查看原文
其他

送一万只鸿雁振翅高飞 | 深圳大学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2024-07-11


告别在盛夏的荔园

以梦为马奔赴远方


7月2日、3日

深圳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

分别在粤海校区元平体育馆

丽湖校区至畅体育馆

隆重举行



线下线上

万余名毕业生与亲朋好友

关心深大建设发展的

社会各界人士

一道见证这里程碑式的时刻

共祝愿毕业生们

此去星辰大海

一路繁花似锦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两院院士魏子卿、范滇元、孟建民、陈湘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月兴,党委副书记吴报水,副校长徐晨、李永华、汪永成、张晓红、周辉,深圳大学董事会董事、1987级财会专业优秀校友、信立泰药业(香港)董事、第一产业集团总经理叶宇筠,深圳大学1985级企业管理专业校友、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吴启超等出席毕业典礼。


典礼同时通过新华网、央视频、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创新南山等媒体直播平台,深圳大学视频号、新浪微博号、抖音、bilibili等深大官方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线上线下观看毕业典礼的人数约500万。


/媒体报道/




 


荔园沃土

  结出累累硕果



上午9时,在深圳大学学术权杖的引领下,校领导和主礼教授缓缓步入会场,现场毕业生全体起立,注目行礼。众主礼教授入座主席台后,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


 

李清泉为优秀毕业生代表

颁发表彰证书


 

毛军发主持拨穗仪式

并颁授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


王月兴在粤海校区宣读深圳大学

关于表彰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吴报水在丽湖校区宣读深圳大学

关于表彰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徐晨主持粤海校区毕业典礼

李永华主持丽湖校区毕业典礼

汪永成宣读深圳大学关于

授予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的决定

张晓红介绍2024届

本科毕业生情况

周辉介绍2024届

毕业研究生情况


近年来,深大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位荔园学子都能在知识的天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2024年深圳大学毕业研究生数量达到4154名,其中,博士75名,硕士4079名。本届研究生163人荣获国家奖学金,48人荣获鹏程奖学金和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221人荣获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340人荣获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在创新能力方面,本届研究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10个奖项,其中国际级、国家级奖项61项,省级奖项45项。75位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98篇学术论文。专利申请34项。在就业升学方面,截至7月1日,1866名毕业研究生签约腾讯、比亚迪、富士康等企业;近两成毕业研究生签约机关事业单位;两百多位毕业研究生将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还有更多的探索者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用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深大高水平大学建设日新月异,本科人才培养硕果累累。2024年,深大共有6570名全日制普高应届本科毕业生。截至6月21日,共有4866名全日制普高本科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专业学习,如期获得毕业证书,并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批准获得学士学位。其中201名学生被授予荣誉学士学位,67名学生被授予辅修学士学位,73名学生获得辅修专业证书。今年,共有385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免生资格。截至6月5日,2024届预毕业生中(不含港澳台)共有1767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占比27.48%。2024届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奖1185项,包括国际级37项、国家级452项和省部级696项。330位学生被评为深圳大学202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899位同学在校期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外,深大还授予2422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以梦为马

   仗剑天涯”


校长毛军发致辞


“今天,我们不喝鸡汤,不诉离殇,在你们即将展开的人生新卷上,我只想为你们写上侠气纵横的4个字:仗剑天涯!”毕业典礼上,毛军发以《仗剑天涯》为题致辞,送一万只鸿雁振翅高飞。毛军发说,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了千古豪杰侠客、文人骚客的精神、情操和追求。他希望即将踏上新征途的同学们,锤炼好、磨炼好、修炼好自己的人生之剑。



锤炼剑品,具有剑的意志和担当。毛军发说,胸中有豪情,手中才会有利剑。仗剑天涯,意味着要视野宽广,志在四方。深圳大学,要立足特区,服务“双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深大学子,不能躺平在狭小的舒适区中,要在更广阔的天地、更广泛的领域取得更璀璨的成就。


磨炼剑锋,具有剑的尖利和刚毅。毛军发谈到,剑的磨练,就是学知识、练本领。这个本领可以涵盖方方面面,但要归结一条标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工科的师生,要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技术,促进自立自强;人文社科的师生要着力解决“伤脑筋”问题,减少精神内耗,建设灵魂居所。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甘坐冷板凳,勤练真本领,打造“蛟分承影,雁落忘归”之剑。


修炼剑气,具有剑的血性和豪迈。“关键时刻还要亮剑。”毛军发认为,守住了底线才可能拓展上限。大到国际,小到人际,对边界的捍卫是维持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不妥协自己的核心利益,不隐瞒自身的根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再谈和光同尘、韬光养晦,这才是文明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毛军发勉励即将“仗剑天涯”的2024届毕业生们,有情怀追求真解决问题,有本领确保问题真解决,有勇气敢于解决真问题。早日闪耀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舞台!



“同学们,启程吧,以梦为马,仗剑天涯!”在临别之际,毛军发叮嘱同学们:将毕业礼物启程饭盒打包带上,在人生奋斗的疆场上懂得照顾好自己,好好干饭,好好生活;像种子一样扎根生长,一生向阳!拼搏获得常有时差,人生际遇自有花期。偶尔感到倦怠和迷茫时,不妨回来母校深大,看看来时的路,找找熟悉的人,感受感受梦想最初的气息。“要记住,母校是你们崇剑的殿堂、磨剑的工坊、亮剑的后方!”





“深大拥抱每一个

   勇敢探险的我们”



学生代表发言

在粤海校区,传播学院本科毕业生朱梓鹏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临别之际,他深情回顾了每一位深大人在荔园的“意义探险”。朱梓鹏说,“意义探险”的第一关,是在真理哲思的学海之上乘风破浪、中流击水。深大人走出象牙塔看见世界的参差多态,也知晓了新生一代可以努力的方向。“意义探险”的第二关,是在繁花似锦的旷野之中绘梦青春、结交挚友。关爱学生的老师、一路同行的挚友都被珍藏心中。“意义探险”的最后一关,便是从荔园走向社会。

多年前我们勇敢选择深大,而今她拥抱每一个勇敢探险的我们。

朱梓鹏说,荔园“脚踏实地”的气质早已融贯深大人探险的路途。只要始终在“意义探险”的路上,就能以切身体验去丰富宏大叙事,为时代的真问题提供与众不同的答案。

在丽湖校区,医学部本科毕业生郭奕彤为毕业生代表发言。郭奕彤回顾大学时期的收获,将试错、沉淀与成长作为自己探索人生的“精进”之道的“关键词”。她结合自己所学药学专业,将人生比作“一场持续不断的药物研发和优化过程”,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需要一颗“抓住机会、敢于试错”的大心脏,每一次的“不放弃”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实现它的价值。她以自己最喜欢的国际象棋为喻,认为与强者对弈是练习直面失败和提高应对复杂棋局能力的好方法。郭奕彤说,许多努力也许短时间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不要焦虑,们不是没有成长,我们是在扎根。临别,她忆起初到深大的那个十八岁的夏天,再次表达了对母校深厚的情感:

深圳大学,这个永远鼓励我们追梦、给予我们勇气的地方,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怀念和热爱。


教师代表发言

在粤海校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黄惠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能够见证一群年轻而又充满希望的学子完成他们求知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他们共同迎接人生的新起点,是一名教师充满喜悦和骄傲的时刻。

她以《勇者不惧,希望至美,热爱永恒》为题,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带来鼓励。勇者不惧,不惧者幸福。一个人若能无惧于心,便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享受每一个当下。万物之中,希望至美。无论未来是在科学研究中遭遇瓶颈,还是在工作生活中饱受考验,只要希望不灭,就有破局的力量,人生随时可以重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必须要有持久的热情和不断的探索精神,怀揣对知识、对技术最深沉的热爱,才能在这不断变革的时代大潮中立于不败。

在丽湖校区,法学院教授蔡元庆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蔡元庆向毕业生们表达殷殷嘱托和祝福。他鼓励大家创新引领、探索前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以发展之翼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学无止境、攀登高峰,在未来的生涯中保持好奇与求知,持续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用实践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心怀感恩,回馈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专长,实现个人价值,并成为社会价值之泉的源泉。蔡元庆祝愿毕业生们永远怀揣梦想,勇闯未来。

愿深圳大学“自立、自律、自强”之精神伴随着你们,愿母校的祝福与关切陪伴着你们!


嘉宾代表发言

在粤海校区,叶宇筠作为嘉宾代表发言。毕业后在多个行业领域有过就业和创业成功经验的她,向即将毕业的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与见解,鼓励他们在前行路上直面挑战。叶宇筠说,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要保持乐观,坚定信心;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要认准方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要谨遵校训,脚踏实地,务实再务实;要学会换位思考,利他共赢,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无论涉足何种行业,我始终坚守深大人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不忘初心,着眼长远,诚信为人,踏实做事。正是母校赋予我的精神力量,让我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

她鼓励毕业生们勇敢追梦,“30万校友资源是你们坚实的后盾。无论行至何处,母校永远是你们最温馨的港湾!”

在丽湖校区,吴启超作为嘉宾代表发言。作为一名创业企业家,吴启超回顾自己带领公司成功上市和收购老牌亏损企业并实现逆转的历程。“感恩、成长”是他对毕业生们的寄语和期待,感恩时代的发展和母校的培养,也要明白“成长永远比成功更重要”。他说,深大“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始终激励着他,教会他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年轻的意义就是成长。只有成长之后的成功,才会持续持久!

他鼓励毕业生们永远积极乐观,保持正能量;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剧变的时代保持思考能力;并学会做时间的朋友。

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数十万深大校友站在你身后!




歌声中告别荔园

   换戎装奔赴军营



曾跨越万水千山而来

即将奔赴各自的春暖花开


依依惜别时

对母校的眷恋

对青春的感怀

和对前方的憧憬

都浓缩在句句深情的歌声里


/暖场演出/

 

毕业典礼开始前

毕业生及辅导员代表

深情演唱

荔园的爱陪你

直到世界尽头

昨日青空的深大记忆

投去最深情的回望

祝愿毕业生们一路生花

在万里江山挥洒青春汗水

即将分离之际

再说一句突然好想你

母校永远希望你被世界爱着


/主礼教授与毕业生大合唱/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和你

……

悠扬的骊歌回荡在体育馆上空

全场大合唱

让不少毕业生湿了眼眶

再见

前方海阔天空

我们一起歌唱祖国


 


愿今后披星光,踏重浪

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最“燃”变装/

 


在粤海校区学士学位颁授环节,最后一位上场的毕业生袁锐麟在礼成后完成了一场令全场震撼的“变装”——毕业即将入伍奔赴军营的他脱下学位服,亮出一身戎装,向师长和同学们敬礼。



台下,12位退伍兵毕业生起立,共同敬礼。强国有我,请祖国放心,请学校放心!”台上台下同样铿锵的誓言和有力的敬礼,是依依送别,更是责任的交接。“我在这人生的重要时刻换上迷彩服,象征着我即将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军人,标志着我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我将以新的身份继续努力!”袁锐麟说。


/温情一刻/

毕业生们为辅导员、图书馆老师、实验室老师、校医、安保、保洁、园林管理师、校巴司机等一线教职工代表献上鲜花,感谢他们为创造美好的校园生活默默付出。


/毕业生眼中的母校

是什么颜色/

法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陈文真用“荔枝红”形容母校。走进深大校园,荔枝红无处不在,盛夏时节不仅有荔枝果挂满枝头,还有学校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荔枝红既代表着深大的热烈,又蕴含着沉稳。”她说,“深大多元自由的育人环境为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机会,让我不仅在专业领域深耕,还能不断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祝愿深大永谱华章,期待深大人续写更多灿烂的荔园故事!”

“红色”是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林坤林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总结的底色。他说:“这四年我在深大的生活是热烈而充实的,就像红色一样热情似火。”他用校长毛军发致辞“以梦为马,仗剑天涯”来勉励自己,永葆好奇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磨砺成长之剑。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黎子晴用“白色”形容大学生活:“深大真的可以为你提供一张勾勒了很多线条的白纸,然后由你自己涂上你自己想象的颜色。”她说,深大让学生能够“收放随心”,自己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陈月莲则用“粉色”来描绘学习生活的图景。她说,在深大这三年她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回望这段学习经历,就像粉色一样如梦如幻。“在荔园的生活总是很快乐,遇到了很好的师门,见识了更广阔的风景,也更加期待在荔园的下一段学习生活。”

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麦浩麟眼中的深大是“金色”的,“是那种朝气蓬勃的颜色,在深大的学习生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深大一定会越来越好!”

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徐秀秀用“蓝色”来形容在深大的日日夜夜,深大清晨的蔚蓝、日落时的深蓝、深夜相伴的暗蓝色,见证了她在深大奋斗的日夜。她说:“深大和深圳这座城市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视野、自信和对万事万物的包容和好奇。”离别之际,她想对母校说:“希望母校永远像这样自由和热烈!”

外国语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梁梓琪则用“彩色”形容自己的深大生活:“深大带给我的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心态上不断成熟,更是直面可能性的勇气。”

还有更多的毕业生眼中的深大是“绿色”的:“希望母校一直自由、四季常青,充满青春的力量,蓬勃向上生长!”


不诉离殇

仗剑赴山海茫茫

祝2024届全体毕业生

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文字 | 李世卓 王若琳 周翊欣 林静怡

图片 | 庞审 张颖卓 廖熙洁

蒋鼎文 祁鼎城 李汶希

视频 | 肖仕豪 陈家豪 李汶希

编辑 | 林海音 廖熙洁

责编 | 廖楷狄 林海音

审校 | 杨振宇 李翔 李世卓 王若琳



深圳大学全媒体平台长期接收投稿

来稿请标明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 szuxcb@szu.edu.cn



深圳大学捐赠平台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