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言文阅读专题--理解文言虚词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文言文阅读专题--理解文言虚词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讲练学案之

文言文阅读专题

第二讲  理解文言虚词

【知识精讲】

一、考情分析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规定了考查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文言虚词的词性及语法功能。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二、复习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用其他方法进行灵活判断。

1.语境分析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表达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

2.语法分析法

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句中的“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第三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第三句中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3.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表疑问语气)”(《过秦论》)。“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用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代指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4.对应推断法

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应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的“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应是“趁着”的意思。

5.删换判断法

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虚词被删除或替换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此虚词一般是连词;句意表达受到影响的,此虚词一般是介词。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对点精练】

一、归类练习

1.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履至尊而制六合             而母立于兹

  A./////  C.////

  B.////    D.////

1.A【代词,你的;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连词,表转折。】

2.下列句子中“何”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大王来何操?

豫州今欲何至?

其间旦暮闻何物?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A.////       C.////

  B.////       D.////

2.A【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疑问副词,怎么。】

3.下列句子中“乎”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吾尝题乎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A//               B//

C/                D/

3.D【乎”的主要用法是两类,从位置来看主要有句中和句尾。在句中多相当于介词“于”,而句末多是语气助词,可译为“吗”。很明显的“乎”在句中,相当于“于”介词;其他都在句末,是语气助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却)

乃罢会(于是)              骑乃得过(于是)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仅,只)

ABCD

4.A【乃:你的,你们的;这,这样;表判断,是;竟然;才,仅仅;又;甚至;于是,就。乃:乃至,甚至;乃:才。】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失其所与,不知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可怪也欤

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 / //

B./// / //

C.// // //

D./// / //

5.D【人称代词,他、他们;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指自己;人称代词,它的,分别代指“后洞”和“泥”; 指示代词,那些,分别指“好游者”和“疑惑”; 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连词,表示假设,“假如”;音节助词,无实意,凑足音节。】

6.对下列各句中的“且”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不出,火且尽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A.////         B.////

C.////         D.////

6.B【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副词,“将要”;连词,表并列;连词,让步,“尚且”;副词“姑且、暂且”。】

7.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视之,形若土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           B.//

C.///           D.//

7.C【如,像;假如;你;及,比得上。)

8下面句子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某所,而母立于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所以游目骋怀               父去里所,复还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B//////

C//////

D//////

8.C【名词,场所、位置;“所”加动词,构成名词的“所”字结构;“为……所”表被动;“所以”,表原因;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左右;座、套。】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国以礼,其言不让         不足为外人道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如今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                     客何为者

A///       B//////

C////      D////

9.B【动词,担任;介词,替、给;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动词,治理;介词,同、跟;与“所”连用,表被动。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10下列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复驾言兮焉求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盘盘焉,囷囷焉。

且焉置土石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割鸡焉用牛刀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A//////

B//////

C///////

D///////

10.D【兼词,译为“于此”。是代词,译为“什么”。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的语气。是疑问代词,译为“怎么”。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疑问代词,“哪里” 连词,相当于“则”“就”是语气词,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11下列各句中“也”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        B///

C///        D///

11.D【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表示感叹语气。】

12下列对“以”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皆白衣冠以送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宫之奇其族行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丹不忍以己之私                 余船次进

木欣欣向荣                   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A//////

B///////

C//////

D//////

12.B【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动词“率领”;介词,按照;介词,拿,用。介词“按照”; 连词,表修饰;副词,通“已”,已经。

13下列对“因”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罔不因势象形                不如因而厚遇之

变法者因时而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拔刀斫前奏案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今无会因                  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A/////     B//////

C//////    D//////

13.C【介词,依照、根据介词,趁机;介词,通过,经由;连词,于是,就;名词,原因,缘由,机缘;动词,沿袭,继续;介词,依靠、凭借

14.下列对“于”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乃设九宾礼于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君幸于赵王

业精于勤、荒于嬉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燕王欲结于君

A/////     B//////

C//////    D//////

14.D【介词,表处所,在,从介词,表对象,向,对,对于;介词,表被动,“被”;介词,表原因,由于;助词,动词词头,无实义; 介词,表比较,比;介词,与,跟,同。

15.下列对“与”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子非三闾大夫与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唯求则非邦也与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恐年岁之不吾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

B//////

C///////

D///////

15.A【句末语气词;动词,赞同;介词,同、跟;动词,等待;动词,亲近,亲附; 动词,给予;连词,和、与。

16.下列对“则”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此则寡人之罪也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欲速则不达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A///////

B///////

C///////

D///////

16.D【名词,准则、法则连词,表假设,假使、如果;副词,就是、乃;连词,表转折,却、可是动词,效法;副词,仅仅、只;助词,无实意;助词,表疑问,“呢”。

17.下列对“者”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而记游者甚众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用实者成实时采         此三者,吾遗恨也

陈涉者,阳城人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         B.////

C.////         D.////

17.C【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等;代词,用在数词之后,可译作“个、样”;助词,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助词,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8.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齐楚之精英             杳不知其所之也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多于南亩之农夫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夫晋,何厌之有

公将鼓之               句读之不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蚓无爪牙之利

顷之,烟炎张天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A.//// /////

B.// / ///

C./// ////

D.//////

18.A【助词,的;动词,往,到;代词,代指金玉珠宝等物;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助词,词尾,不译。助词,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指示代词,“这”。】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