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诗文阅读专练01、 通史家风主题练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古诗文阅读专练0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文武官复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谷未丰邪?”曰:“丰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上将幸九成宫,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谏。上曰:“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赐思廉绢五十匹。

监察御史马周上疏,以为:“东宫在宫城之中,而大安宫乃在宫城之西,制度比于宸居,尚为卑小,于四方观听,有所不足。宜增修高大,以称中外之望。又,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今九成宫去京师三百余里,太上皇或时思念陛下,陛下何以赴之?又,车驾此行,欲以避暑;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又,王长通、白明达皆乐工,韦提、斛斯正止能调马,纵使技能出众,正可赍之金帛,岂得超授官爵,鸣玉曳履,与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上深纳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

B.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

C.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

D.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今行计已成\不可复止\愿速示返期\以解众惑

1.【答案】D

【解析】根据文意,该句群采用对比手法说理,意思是陛下所住的宫殿在宫城之中,而太上皇的大安宫却在宫城之西面,建制规模与陛下宫殿相比,还较为窄小,这在天下人的眼中耳里,未免觉得有些不足。所以“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分别为一个意义单位,由此排除ABC两项;“温情之礼”是一个意义单位,据此排除A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文中指对人的敬称,如“荆卿”“旬卿”等。

B.封禅:又名“封祀”、“封峦”“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

C.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温情之礼:出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2.【答案】A

【解析】“卿”在文中指君对臣的美称。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为“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封禅”一事上,群臣不停地请求封禅,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徵认为不可。

B.文中魏征、监察御史马周都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

C.太宗将要去九成宫,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进言赞同,受到了赏赐。

D.监察御史马周在进言中还表示了耻于与乐工、驯马人等比肩而立的思想。

     3.【答案】C

     【解析】由太宗的回答“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推知,姚思廉之“谏”为谏止。

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

(2)岂得超授官爵,鸣玉曳履,与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

4.【答案】(1)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徵认为不可。

(2)怎么能破格授予官爵,让他们佩玉饰、拖着鞋,与士大夫们并肩而立、同座而食呢!与他们为伍我私下感到羞耻。

【解析】(1)注意状语后置点“请之不已”,翻译时要归位;“已”:停止。

(2)得分点:反问语气;“超授”:破格授予官职;“窃”:私下;“耻”:意动用法。

5.简要说明“事遂寝”的原因。

【答案】魏徵极力进谏,反对封禅。(2)正赶上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

【解析】“事遂寝”是这部分的结语,也是结果。前面写双方围绕是否封禅问题展开的对话,魏征极力反对,恰逢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于是这事就停止了。

【参考译文】

  文武百官又请行封禅大礼,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从前秦始皇行封禅礼,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代岂能认为文帝的贤德不如秦始皇吗!而且侍奉上天扫地而祭祀,何必要去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然后才算展示其诚心敬意呢!”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徵认为不可。太宗说:“你不想让朕去泰山封禅,认为朕的功劳不够高吗?”魏徵答道:“够高了!”“德行不厚吗?”答道:“很厚了!”“大唐不安定吗?”答道:“安定!”“四方夷族未归服吗?”答道:“归服了”。“年成没丰收吗?”答道:“丰收了!”“符瑞没有到吗?”答道:“到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礼?”答道:“陛下虽然有上述六点理由,然而承接隋亡大乱之后,户口没有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陛下的车驾东去泰山,大量的骑兵车辇,其劳顿耗费,必然难以承担。而且陛下封禅泰山,则各国君主咸集,远方夷族首领跟从,如今从伊水、洛水东到大海、泰山,人烟稀少,满目草木丛生,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况且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几年免除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象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么能采用呢。”正赶上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于是就停止封禅事。

太宗将要去九成宫,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谏阻,太宗说:“朕有气喘病,一逢暑天就顿时发作加重,便想前去躲避一阵。”赏赐给姚思廉五十匹绢。

监察御史马周上奏疏,认为:“陛下所住的宫殿在宫城之中,而太上皇的大安宫却在宫城之西面,建制规模与陛下宫殿相比,还较为窄小,这在天下人的眼中耳里,未免觉得有些不足。应当增修扩大,以满足中外人士的愿望。再者说,太上皇年事已高,陛下应当朝夕侍奉御膳。如今九成宫离京城三百多里,太上皇如一时想念陛下,陛下怎么能赶回来呢?另外此次车驾外出避暑,太上皇还留在大暑天气里,而陛下却独居凉爽之处,礼制规定,儿女侍奉父母,要让他们冬暖夏凉,陛下这样做,我很不安。如今行期已定,不能中止,希望尽快昭示归期,以解除众人的疑惑。此外,王长通、白明达都是乐工,韦提、斛斯正也只能驯马,即使他们的技能出众,正可赏赐金银财物,怎么能破格授予官爵,让他们佩玉饰、拖着鞋,与士大夫们并肩而立、同座而食呢!与他们为伍我感到羞耻。”太宗深信其言,并采纳其意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风流子

周邦彦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注】拚(pàn):舍弃。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酒醒”二字可知,此词开篇即从首途前夕饯宴之后写起:一个枫叶飘零的秋晚,抒情主人公就要离开这客居之地而归去,面对山川迢遥,不免情怀凄然。

B.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这里,依稀可辨的一行人影,是尚未远去的前来送别的人们。

C. “酒醒后”三句先写出刚醒来一刹那的怔忡神态,“砧杵韵高”四句摹写梦中的感觉与心情,用笔细微入妙。

D. “牵起馀悲”四字回应篇首“惨将归”,又唤起下片追忆,贯彻篇终,有千钧之力。

【答案】C

【解析】“砧杵韵高”四句承上“酒醒后”三句,继写清醒后的感觉与心情,且由“砧杵韵高,唤回残梦”亦可推知,这几句不是梦境,而是清醒后的感觉。

2.试说说下片加横线的两个词语“偏”“何况”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加横线的两个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构成层进的关系。偏:偏偏(她又),助词。“亭皋(水边平地)分襟地,难拚处”为一层,言临别已觉难以割舍,“偏是掩面牵衣”进一层,写对方呜咽掩泣更使人难堪。何况,表更进一层推论。“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承“掩面牵衣”,再进一层,说明这是诀别,后会难期,从而将痴迷沉痛之感写得细致动人。

【解析】词的下片叙昨晚饯别分襟时彼此种种不堪,属用倒叙手法写追忆之情事。“亭皋(水边平地)分襟地,难拚处”为一层,言临别已觉难以割舍:“偏是掩面牵衣”进一层,写对方呜咽掩泣更使人难堪:“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再进一层,说明这是诀别,后会难期:“想寄恨书中”四句,以一“想”字领起,写别后相思愁恨之深,分从双方著笔。“寄恨书中,银钩空满”,说自己纵然是“恨墨”写至“盈笺”,也写之不尽。“断肠声里,玉筯还垂”,说别时她为我“断肠声里唱《阳关》”,流泪想念?至今未止。而想象对方情状,更是反映自己对彼相思之深。“空”、“还”二字勾勒着意。这种暗密的相思之情,“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一发痴迷沉痛之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词写作者离开客居五年的荆州时同当地一位相好的女子分别时的情景,离愁别绪婉然眼前。

开篇即从首途(上路,启程——编者注)前夕饯宴之后写起。词中虽未明写“都门帐饮”之事,但从下文“酒醒”字见出。一个枫叶飘零的秋晚,抒情主人公就要离开这客居之地而归去,面对山川迢遥,不免情怀凄然。前三句的情景、意念及“楚客”、“将归”等字面,都有意无意从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段虚拟送别的文字能增强联想,烘托气氛。紧接着就写其苍茫暮色中之闻见:“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这里,依稀可辨的一行人影,是尚未远去的前来送别的人们,可知其中有一个“她”,于是“人影参差”四字写景中就寓有无限依依不舍之情。这哀怨的、未安栖或失群的雁的鸣声,与残缺成半的凉月,又成为羁情和离思的象征。

“酒醒后”到上片煞拍,与前数句时间上有一个跳跃而情景暗换,写独处一室清夜梦回所闻见,大致相当于柳词“今宵酒醒何处”一节内容。词主人公醒来,眼前残烛曳,帘幕随见舒卷;清晰的捣衣声驱散残梦,梦想中的“她。忽从”我“身边消逝,不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凤蜡”字面出于《南史》,史载王僧绰少时与兄弟聚会,采蜡烛泪为凤凰;“泪花”指蜡泪,诗词多以象征离愁《(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金泥”指帘幕上的烫金;“绮罗香”指女子衣裙上的香气。这几句典辞华美,通过环境的富艳反衬人物心境,形出更强烈的孤寂感。“酒醒后”三句先写出刚醒来一刹那的怔忡神态,“砧杵韵高”四句继写清醒后的感觉与心情,用笔细微入妙。“绮罗香减”继“残梦”二字吐出,便不只实写与女方的诀别,而兼暗示中宵梦想,笔致空灵。“牵起馀悲”四字回应篇首“惨将归”,又唤起下片追忆,贯彻篇终,有千钧之力。

过片叙昨晚饯别分襟时彼此种种不堪,属用倒叙手法写追忆之情事。“亭皋(水边平地)分襟地,难拚处”为一层,言临别已觉难以割舍:“偏是掩面牵衣”进一层,写对方呜咽掩泣更使人难堪:“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再进一层,说明这是诀别,后会难期:“想寄恨书中”四句,以一“想”字领起,写别后相思愁恨之深,分从双方著笔。“寄恨书中,银钩空满”,说自己纵然是“恨墨”写至“盈笺”,也写之不尽。“断肠声里,玉筯还垂”,说别时她为我“断肠声里唱《阳关》”,流泪想念?至今未止。而想象对方情状,更是反映自己对彼相思之深。“空”、“还”二字勾勒着意。这种暗密的相思之情,“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一发痴迷沉痛之感慨。

这首词化实为虚,将离情别苦写得回味无穷。用笔密致,典朴,拙丽,相得益彰。 


 

通史家风主题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纪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辨正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 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不能够体现通史精神的是(3分)

  A.吕不韦《吕氏春秋》     B. 司马光《资治通鉴》

  C.白寿彝《中国通史》     D. 翦伯赞《中国史纲》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1.D(A项,“前者更有价值”错,文中无此意。B项,“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错,根据原文“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风的核心应是“通古今之变”。C项,“‘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错,“会通”是汇集文献资料,“横通”是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丰富拓展”错,文中无此意)

2.D(“运用不同的编纂模式和时间观念”错,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念编纂历史是创新历史编撰模式的一种体现;“才”错,条件关系不成立)

3. A(《吕氏春秋》虽有“春秋”二字,但不是一部史书,《四库全书》把它归为“子部”)

4.首先明确史书分类,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进而从理论层面阐释通史之“通”的多层涵意。然后通过分析“通”“变”“理”的关系阐释通史精神的内涵。最后提出通史撰述的宗旨和追求。(共4分。每点1分)

5.把握“通、变、理”的内在联系,体现“别识心裁”的撰述宗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撰述理念、编撰模式,阐述多方面的历史内容。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新成果的话语体系。易于中外读者接受,便于推广传播。(共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通史家风”这一概念,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总结中国史学传统时提出来的。他在《文史通义》篇中评价创作了《通志》的宋代史学家郑樵:“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于是遂欲匡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

  司马迁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司马迁看来,历史是在变化中进行的,《史记》正是呈现出了这种变化。《汉书》作者班固对司马迁多有微辞,但他也肯定“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在班固之后《汉纪》的作者荀悦和《后汉纪》的作者袁宏,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或原则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班固的《汉书》是纪传体皇朝史,荀悦的《汉纪》、袁宏的《后汉纪》是编年体皇朝史,它们都不是《史记》那样贯通的历史著作。他们强调“通古今”的必要性,一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宗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是“通古今”也是当时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王充指出:“‘五经’比于上古,犹为今也。徒能说经,不晓上古,然则儒生所谓盲瞽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背景下,荀悦等史家所倡言的“通古今”并非一定是要体现著作内容上的“通古今”,而是重在对现实的关注。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梁武帝的《通史》则是最早以“通史”名书的通史撰述,它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史学上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南宋史学家郑樵是阐发史学之追求——“通”的名家,他的《通志》是这方面的名作。首先,郑樵强调“会通之义大矣哉”,他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并在书志领域有重大发展。其次,郑樵竭力批评班固,认为其“全无学术”“断代为史”,“会通之道,自此失矣”。应当指出,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在史学发展上是不能成立的。

      要理解“通史家风”的核心内涵为何,必须回到古代史学家对“通史”的理论认识中去。“纵通”,即贯通古今,追源溯流。杜佑撰《通典》,上起黄帝,下迄唐天宝之末,是典制体通史的代表作。其“纵通”的特点非常鲜明,即“原始察终”“通古今之变”。“会通”是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其“会通”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会”,即广搜材料;二是古今历史的“通”。“横通”则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内容的考量与论述。

 其实,当我们以“断代为史”为参照审视“纵通”“会通”和“横通”,就会发现,文献资料上的“会通”和历史内容上的“横通”都不足以反映“通史家风”的主旨,因为断代史家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两点。在中国史学史上,无论是通史还是断代,只要是优秀的史著,都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这样才能留传后世。可见,“通史家风”是围绕“通古今之变”而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真正的通史精神。

 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之分,只有在通史编纂中才能做到“衡鉴至公,庶几笔削平允,而折衷定矣”。历史上对同一史事的记述也存在详略不同,以致“首尾交错,互有出入”而产生“抵牾”,这种情况也只有在通史的编纂中“统合为编”,定其去取,以提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从史学史上考察,某些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往往是通史著作提出来的,并在学术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上的“通史家风”笔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学诚一方面高度赞扬了郑樵的博雅与卓识,另一方面也肯定了他“自为经纬”的创新精神。

B.在班固对司马迁的评价中,“贯穿经传”指思想内容的“通”,“驰骋古今”指时间上的“通”。

C.断代史家也可以做到“会通”与“横通”,所以这两点不能体现“通史家风”真正的精神内涵。

D.《史记》一书虽然不是最早以“通史”名书的通史类典籍,却存在着巨大的史学价值与影响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综合运用举例、引用的论证方法,说明“纵通”是把历史当作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呈现历史的演变与联系。

B.文章对“通史家风”概念的提出、通史著作的发展、“通史家风”的内涵、通史著作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C.文章既肯定了郑樵继承“通”的宗旨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他对以班固为代表的皇朝史书的批评是有失偏颇的。

D.文章通过论述通史著作相较于断代史更具有“平是非”“去抵牾”的意义,来说明史学工作者要以研究通史为主。

 

(3)下列选项中,符合“通史家风”真正内涵的一项是(  )

A.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强调在史书的编纂过程中要“征求异说,采摭群言”。

B.郑樵《通志总序》中称,要“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同天下之文”。

C.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史书要“君道在焉,国是在焉,民情在焉,臣节在焉”。

D.郑樵在《通志》中陈述他以“贯二帝三王而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为著述目的。

1.C

2.D

3.D

【考点】

分析论证结构

分析评价作者态度

文学常识

小说阅读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

“断代史家也可以做到‘会通’与‘横通”“错误,原文第四自然段中强调“会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会,即广搜材料;二

是古今历史的‘通’”,“横通”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一个是“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内容的考量与论述”。在原

文第五段的表达是:“文献资料上的‘会通’和历史内容上的‘横通’都不足以反映‘通史家风’主旨,这是因为断代史家也完全可以做到

这两点。”“这两点”指的是会通中的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横通中对历史内容的考量与论述,因为断代史也可以做到,所以这两点不

足以反映“通史家风”,但是会通与横通中还有“古今历史”的“通”和“通古今之变”的基础,这是断代史家不一定能做到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的能力。

D项,

“来说明史学工作者要以研究通史为主“于文无据,不构成因果关系。由最后一段“这种情况也只有在通史的编纂中“统合为编,定其

去取,以提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从史学史上考察,某些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往往是通史著作提出来的

,并在学术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明“史学工作者要以研究通史为主”。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内涵。

A项,

“征求异说,采搪群言”是广泛收集材料;

B项,

“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是广泛搜集材料;

C项,

“君道在焉,国是在焉,民情在焉,臣节在焉”指历史著作要有对社会各个方面内容进行考量与论述;

D选项“贯二帝三王而为一家”有“通古今”的跨度与“通”的意识,“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有“变”的意识,体现了“通史家风”的真正内涵

故选D.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