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1年秋季高二第1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年秋季高二第1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9 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计算、学习、推理等能力具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但即使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身体的某些功能,它终究不是人类的身体。而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

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动力。艺术创作的触发是由艺术家主体和外部客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清代画家郑板桥画竹,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院中之竹”后,“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个“画意”就是艺术创作的冲动。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一种能动的选择性。这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虽然人工智能现在也可以通过看图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微软小冰2017年就具有了“看图创作现代诗”的技能,但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的“看”与人类通过身体的“看”具有本质的不同。人工智能的“看”与其说是一种“看”,不如说是“数据分析”。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关于事物的数据、程序、编码等内容。通过分析所“看”之物的数据,人工智能再调动内存数据库,找到合适的模型、编程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会进入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状态。如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已的想象、情感、志向、思想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达出来。而对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来说,其艺术创作过程仅仅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人工智能并不知道自已所“创作”的艺术为何物,对于它们来说,这些艺术仅仅是冰冷的数字与毫无温度的符号而已。与艺术家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不同,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自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毫无疑问,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另一方面对象的特质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正所谓“文如其人”——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时“人如其文”——人也会受到文的反作用。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即使它可以对人工智能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也仅仅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而且这些积累是作为一种数据和符号保存在人工智能的储存器之中,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

以上从身体的角度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身体”不同于人工智能机械化、数字化的“身体”。正因如此,我们才认为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只不过这里的媒介不再是人类的身体和基本的艺术创作工具,而是变成了具有某种智能的工具而已。所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可以表现为: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以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三、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张新科《艺术、身体与人工智能》)

材料二:

在媒体沟通会现场,技术团队展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的部分绘画作品,不论是构图、色彩还是虚实,小冰的作品都已经趋近于真人的绘画表达。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200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相关专业人士评价小冰画作:构图很好,静物抽象的涂抹,动物造型的表现能力,艺术的感觉很准,假装不经意的表现。看起来极其不经意,但是该到的点都到了,而且又都能点到为止,整个画面随意而灵动,敢于大虚大实,敢于让很多东西淹没在黑暗之中。

在小冰的命题创作《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系列中,观众可以惊喜地看到很多绘画先贤的“复活”:比如使用弗兰茨·马尔克的笔法绘制的在稻田中停落的飞机;比如好似莫奈绘画的人物徜徉在花海中,远处却是明灭的灰霾城市。可以想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可以这样认为,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并不应以击败人类为目标,而应着眼于在达到与相应人类创造者的同等水准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优势,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

(摘编自“中国美术家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板桥画竹和微软小冰“看图创作现代诗”都是通过“看”进行艺术创作的,这说明艺术家和人工智能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

B.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过程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

C.从微软小冰创作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看到绘画先贤的“复活”,这是人工智能把自已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

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还能通过学习人类艺术而具有一些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这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

B.“人如其文”这--说法说明了艺术创作对象的特质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艺术创作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

C.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因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艺术创作的。

D.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有助于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优势和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更好的未来。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艺术从主题、形式到技术都令人惊叹,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公众和学界都应保持理性和宽容。”

B.“当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理念、常识或将不复存在,也会导致对人类艺术的取缔。”

C.“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艺术创造里面有多少劳动的成分,人工智能就可以代替多少,并且现在已经实现了。”

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能模仿人脑的某些作用,但仍然不像人类身体那样感知外部环境、进人创作状态,只是‘人工’而非‘人类’行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4 分)

二战时期的爱情

侯发山

那是1938年的初夏,法国青年施罗克利用假期到德国旅行。他喜欢异国他乡的木屋、牧场、葡萄园,还有古堡、钟楼和宫殿,踏着格林兄弟的足迹,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景致中。他在旅途中认识了德国姑娘娜娜,娜娜温柔善良,热情大方。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爱得一塌糊涂恋得如胶似漆。

他们泛舟莱茵河上,一边观赏着矗立在岸边的罗累莱山岩,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施罗克说等他学业结束,就来接娜娜去巴黎,让她见识埃菲尔铁塔的雄姿,领略香榭丽舍大道的风情,感受巴黎圣母院的神秘……娜娜幸福地依偎在施罗克的怀里,脸上洋溢着新娘般的灿烂。她接过施罗克的话题,忘情地说,我们晚上在塞纳河上划着小船,听着肖邦的小夜曲,该是多么浪漫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们的梦粉碎了。施罗克不得不与心爱的娜娜姑娘吻别,匆匆返回了法国。从此,两个人天各一方,失却了音讯。

巴黎沦陷后,施罗克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自愿加入了同盟军,成为一名战斗机的驾驶员。他把对娜娜的思念转化为对法西斯的仇恨。在战斗中,他表现出色,每次都能完成侦查或轰炸任务。每到夜晚,听到前沿阵地上炮弹的呼啸,看到爆炸的火焰照亮天空,他的心就紧紧的,担心娜娜否被卷入了战争,她的正常生活秩序是否被打乱,甚至想到她是否加入了法西斯侵略者的队伍……他不敢想象,但又不能不去想。如果娜娜被强征入伍去当慰安妇或是护士,她肯定会痛苦不堪度日如年的;假如她不助纣为虐,希特勒的追随者会放过她吗?施罗克在祈祷着反法西斯盟军收复失地打败德国的同时,又害怕娜娜受到无辜的伤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美法盟军发起的“龙骑兵”战役出动了近5000架飞机,其中就有施罗克驾驶的一架。伴随着飞机的行动,数百门盟军的大炮昂首齐吼,像闪电一样开始了急袭,天在摇,地在颤,天地似乎要裂开了。施罗克很是激动和兴奋,他完全沉浸在复仇的快感里,飞机一阵俯冲,炸弹成串地朝下面投掷,到处是一片烟和火的海洋。

施罗克驾驶的飞机在低空盘旋着,逡巡着攻击的目标。德军的高射炮似乎发现了他驾驶的这架飞机,“嗖嗖嗖”地发射着炮弹。施罗克镇定、沉着,凭着他娴熟的驾驶技术,躲避着炮弹的袭击。猛然,一枚炮弹从侧面飞来,准确无误地打到了他的飞机上。感觉到飞机剧烈地一抖,他就绝望地两眼一闭,似乎要感觉飞机爆炸的那一瞬间。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飞机只是剧烈地摇摆了几下,并没有意外发生。他大喜过望,心说既然这条命是拣回来的,还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他驾驶着飞机又冲进了敌占区。蓦地,他发现了德军的一个重要军事目标——那是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控制的一座大型兵工厂!飞机俯冲下去,他瞄准目标,随着抛下的炸弹,一声尖利的直刺天空的声音过后,引发了兵工厂内的弹药库里的炮弹,接二连三的爆炸憾天动地,地面成了红色火海。施罗克下意识地看了一下仪表盘,发现飞机油箱的指针在非正常地闪动,他急忙驾机掉头返回了基地。

施罗克驾驶的飞机伤痕累累,惨不忍睹。令战友们惊讶的是,一枚德军的炮弹竟然钻进了飞机的油箱里,就是施罗克看到从侧面打去的那枚炮弹,居然没有爆炸!机械技师小心翼翼地从油箱里取出炮弹,拆开弹体,发现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里面有一张用德语写的小纸条:

我痛恨战争,但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在场的人都哑巴似地沉默不语,脸上充满了对这位反法西斯者的无限敬意。施罗克随意地翻转了一下纸条,突然发现在纸条的背面也有一行字:

亲爱的施罗克,你在哪里?

     想你的娜娜

施罗克的大脑瞬间成了被删除过的存储器,一片空白。当他大脑里的内容恢复后,他的脸扭曲着笑了笑,喃喃自语地重复着几个不连贯的词:炮弹,娜娜,兵工厂,轰炸……

后来,盟军在战场上又发现了十几枚同样没有炸药、有着一样内容的纸条的炮弹。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施罗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一直到死都还是疯疯傻傻的。当然施罗克也不可能知道,在他轰炸那个兵工厂之前,娜娜的反法西斯行为就给察觉而罹难。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二战时期的爱情”为题目,战争的残酷血腥和爱情的浪漫温馨形成巨大反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B.德国童话般的景致,法国巴黎迷人的风情,一实一虚,既营造了和平美好的氛围,又为下面突如其来的战争蓄势。

C.施罗克深爱着娜娜,但因为爱国离开了娜娜,当他把思念“转化为对法西斯的仇恨”时,他就不再是战争受害者而是参与者。

D.巧合事件只有反映出必然规律才不至艺术上失真,战场又发现十几枚同样炮弹,使施罗克飞机中弹不毁显得更合理。

5.如何理解“我痛恨战争,但我能做的仅此而已!”(4分)

                                                  

6.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7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 分)

7. 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B.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 若火之始然。                       D.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8.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9.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见贤思齐焉                        盘盘焉,困困焉

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 分)

世宗孝武皇帝建元元年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馀人。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敝,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天子善其对,以伸舒为江都相。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馀,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黯为人,性倔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后病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座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七,有删改)

【注】①世宗孝武皇帝,汉武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B.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C.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D.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策问,是一种取士形式,将政事、经义等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试者作答。

B.礼乐,礼指礼节和规范,乐指音乐和舞蹈,孔子是最早制定礼乐制度的人。

C.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秦汉时九卿不一定是九个人。

D.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借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武帝下诏推举人才,参与的有一百多人,武帝对此事十分重视,亲自出题考察他们,董仲舒参与了这次策问,得到了武帝的认可。

B.董仲舒认为仁义礼乐是实现治国之道的具体方法,古代圣明的君主深明此理,治理国家时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C.董仲舒举例说周朝在厉王、幽王时衰落,宣王时重新振兴,说明治国之道不会消失,遵循它能够治理好国家,否则会导致国家衰败。

D.汲黯任主爵都尉时,曾直接指出武帝表面上施行仁义,可内心欲望很多,惹怒了武帝,大臣们都责备他,他却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甚众。(5分)

(2)黯为人,性倔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5分)

(三)课外古代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归燕诗

张九龄【注】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张九龄:唐玄宗时期名相,直言敢谏。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疏远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句中的“海燕”暗指作者本人,海燕之“微渺”隐喻自己出身不高。

B.颔联“岂知”与“只见”形成对照,突出玉堂在燕子心目中地位很重要。

C.第六句中的“日几回”用数量词写出了燕子在华堂衔泥作巢,整日辛劳。

D.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致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神韵来表达感情。

15.尾联写到的鹰隼有何含义?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6.(1)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2)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国家与家庭关系我们应“               ,             ”。

(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充满自信,其《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明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压迫、限制和文字狱为前提的。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例如被誉为明清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因作者曹雪芹在这部书中影射了自己家族的衰败和对朝政的不满,故而遭禁。(          ),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17.下列语段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望其项背                                  B.飞来横祸

C.危若累卵                                  D.动辄得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字狱制造出了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

B一种非常恐怖的文字狱制造出的氛围

C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被文字狱制造出     

D一种文字狱制造出了非常恐怖的氛围

19.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压迫、文字狱和限制为前提的  

B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C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文字狱和压迫为前提的    

D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文字狱、压迫和限制为前提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目前,地球正在一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危机中挣扎。全球约40%的人口产生的垃圾都没有专业回收途径,只能通过丢到野外或露天焚烧来处理。    ①     ,大多数垃圾最终也不会通过受控方式进行处置。因此,我们要以受控的处理方式取代随意堆弃和露天焚烧,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具可持续性的管理方式。首先要避免废弃物产生。例如,我们可以对产品和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增加重新利用次数。我们还要    ②     ,尽可能将干垃圾与有机垃圾分开,提高二者的回收利用率。最后,我们还要思考     ③     。在许多国家,私营垃圾回收产业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垃圾回收企业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在各国政府和商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将全世界的垃圾清除一空。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用毕生心血,以类似军事化的方式管理学生,逼着学生学习进步,让1804名贫困的山区女生走出大山,改变了原有命运,成就了灿烂人生。张老师制定的校训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则认为,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她说:“我家孩子以后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

作为青年,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人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秋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二第1次阶段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D [解析] D项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200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知正确。A项中“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艺术家的“看”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而人工智能的“看”却与艺术家的“看”有着本质的不同。B项“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可知,影响因素还有“学习能力的强弱”。C项“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

2.C[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C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A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正确;B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正确;D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正确。

3.D [解析] D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对人脑的模仿,但不同于人类身体的感知,能够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的观点。A项表述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艺术应当持有的态度。B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对人类文明和艺术的冲击与颠覆。C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完成和对艺术创造里面劳动成分的代替,与“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的论点相反

4.C[解析]C项“但因为爱国离开了娜娜”无中生有,“他就不再是战争受害者而是参与者”也错,应该是“他既是战争受害者又是参与者”。故选C。

5.①娜娜痛恨战争的残酷,但她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结束战争的斗争中。②表现了娜娜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期盼,更表现了娜娜的善良、勇敢、大爱和牺牲精神。(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6.(1)明线是法国青年施罗克的遇爱——参战——发疯的过程,(1分)暗线是德国姑娘娜娜遇爱——反战——罹难的过程。(1分)(如果答明线是战争,暗线是爱情,可酌情给分)

(2)①明线可以反映战争的残酷,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娜娜高尚的品格,丰富小说的主题;(2分)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脉络清晰,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2分)两条线索并行,丰富、拓展了作品内容。(1分)

7.D[解析]A选项知:同“智”。B选项内:同“纳”,接纳,交纳。C选项然:同“燃”,燃烧。

8.D[解析]A、B、C选项为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非所以于孺子之父母内交,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D选项“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

9.C[解析]A项,表顺承,译为“就”;B项,表转折,译为“却”。于是,于此,就;译为“……的样子”;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10.B【解析】“在”的宾语是“东海”,应断句,可排除AC;“黯多病”表意完整,“闺阁”是“卧”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故选B。

11.B【解析】孔子不是最早制定礼乐制度的人。故选B。

12.D【解析】D项“大臣们都责备他”错误,不是大臣们都责备他,是有一部分大臣责备他,原文“群臣或数黯”。故选D。

13.(1)凡是君主,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国家能安宁长存,可是政治混乱、国家危亡的却很多。(莫、安存、危各1分,句意2分)

(2)汲黯做人,性情倔傲,缺少礼数,当面批评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倔、面、容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命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进谏的人才,武帝亲自出题,围绕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道”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有一百多人。董仲舒回答说:“所谓的道,是指由此而达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推行道的具体方法。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去世之后,可他的后代可以长期统治天下,国家几百年太平无事,这都是礼乐教化的功绩。凡是君主,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国家能安宁长存,可是政治混乱、国家危亡的却很多;所任用的人不恰当,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正道,因此国家政治一天比一天接近灭亡。周王朝在幽王、厉王时期出现衰微,这并不是由于治国之道不存在了,而是由于幽王、厉王不遵循治国之道。到了周宣王在位时,他仰慕过去先王的德政,恢复先王善政,弥补残缺,发扬周文王、周武王的功业,周代的王道再次焕发出灿烂的光彩,这是日夜不懈地推行善政而取得的成效。孔子说:‘人可以发扬道,而不是道弘扬人。’所以,国家的治乱兴亡在于君主自己,只要不是天意要改朝换代,统治权就不会丧失;君主的作为悖理错误,就会丧失统治地位。做君主的人,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来整肃朝廷,整肃了朝廷才能整肃百官,整肃了百官才能整肃天下百姓,整肃了天下百姓才能整肃四方的夷狄各族。四方的夷狄各族都已整肃完毕,远近没有敢不统一于正道的,就没有邪气冲犯天地之间,因此阴阳谐和,风调雨顺,生物安和相处,百姓繁衍生息,所有象征幸福的事物,可以招致的吉祥事,没有不出现的,这就是王道的最佳境界了!”汉武帝认为他的回答非常好,任命他担任江都相。

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他在东海郡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任用他们,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汲黯身体多病,躺在内室中不出门。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百姓交口称赞汲黯。武帝听到了,召汲黯入朝,担任主爵都尉,位列在九卿之中。他处理政务,主张清静无为,从大的方向引导,不拘泥法令条文。汲黯做人,性情倨傲,缺少礼数,当面批评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当时武帝正招揽文学之士和儒家学者,武帝说:“我想要怎样怎样。”汉黯应声回答说:“陛下心中藏着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唐尧虞舜那样的治绩呢!”武帝沉默不语,接着勃然大怒,脸色很难看地宣布结束朝会。武帝退朝回到宫内,对左右侍从说:“汲黯的愚直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立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吗?况且,我既然已经处在公卿的位置上,纵然爱惜自己,怎么能够让朝廷受辱呢!”汲黯身体多病,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14.D【解析】本诗没有细致描写燕子的体态和神韵,而是多用叙述与议论抒发感情。故选D。

15.(1)“鹰隼”暗指李林甫等人。(2)①诗人告诫李林甫等人,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②表达自己要忠于朝廷,尽力为朝廷做事的想法;③自知不是李林甫等人对手,不得不退让,心中有牢骚和无奈。(第一问2分;第二问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16.(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望其项背,比喻追得上或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语境是说明代人无法赶上清代学者的知识积累,使用正确。B飞来横祸,意外的灾祸;语境是说清代的只言片语可能会招来意外的灾祸,使用正确。C危若累卵,危险的情形,一般不与人搭配,所以此处使用对象不当,可改为人人自危D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语境是说文人士大夫动不动就遭受指摘,使用正确。故选C

18.A【解析】“一种”修饰“氛围”,且语境不适合用被动。

19.B【解析】应该按“限制、压迫和文字狱”的逻辑顺序,程度逐步深化。

20.①就算(即使)有人收垃圾②大力推行垃圾分类③如何将垃圾转化为资源(每句2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①文中把地球面临的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危机,比拟为人在痛苦中挣扎,说明问题不易解决,表现了对地球现状的担忧;②使表达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答出第①点给3分,答出第②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例文】:

选择适合孩子的人生

刚刚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国人。张桂梅老师说:“拼了,不停地刷题,人家说刷题对孩子们不好,但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啊。不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去不了浙大、厦大、武大和川大。”“我们不拿出这样拼的架势,孩子们怎么和外面条件好、基础好的孩子比?”这就是张桂梅老师鲜明的教育理念。

而与此相反,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在演讲中却亮出了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老师说: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过上自己想要过上的那种人生。

其实张桂梅和刘瑜两位老师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都有道理。他们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看问题,可以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没有奋斗就没有出路。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学习就是唯一的选项。考学几乎是走出社会底层的、通往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唯一途径!所以张桂梅老师要求学生拼命学习,拼命刷题,一点都没有错。

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最适合学习,最适合做学问,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成功,都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有的孩子适合干这,有的孩子适合做那,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强项,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都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所以,请允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条条道路通罗马,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此路不通走彼路,硬要赶鸭子上架是不科学的,硬要逼迫瘸子成为百米冠军也是违背规律,违背人性,徒劳无益的!

教育具有普惠性,更要人性化,科学化。师长鼓励孩子要尽其所能,能达到什么层次就达到什么层次,能达到什么高度就达到什么高度,但是教育孩子也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看别人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你就逼迫自己的孩子也去考清华北大,那是绝对不科学的!每个孩子的潜质和个性都不同,发展状况也各异,承认差异,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沙子攥得太紧,反倒漏得越快,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学啥样是啥样,不要刻意逼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这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清华大学刘瑜老师说的是正确的,不这样做,一味强逼孩子成功成才,势必酿出更多学生因学轻生,母亲被害的惨剧!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兔子训练短跑科学,让兔子训练游泳就是不科学;让老鼠训练打洞科学,让老鼠训练和老牛拔河就是不科学。训练动物如此,教育孩子更是如此!为人师,为人父母的既要倾其所能为学生、为孩子创造成长进步的在外条件,尽最大可能培养教育孩子成才成功,但是也要有一颗平常之心,要顺其自然,要勇于接受孩子的平凡甚至平庸,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只要尽其所能,都能在不同的位置上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审题】

这是一则时评类材料,给我们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张桂梅校长逼迫学生拼命学习,逼着他们改变命运,成就灿烂人生;而刘瑜教授却让孩子听从内心的召唤,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考生首先要理解这两种教育观念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概括为:底层的焦虑执念,精英的随遇而安。对于张桂梅和她的学生而言,身处大山,贫困像大山一样沉重,贫困农村的娃,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也要先走出去再说。而刘瑜老师,本科和研究生在人大,博士和博士后在美国,如今在清华任教,丈夫周濂是人大教授,女儿就读清华附小。不同的阶层,势必导致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处境,势必衍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势必形成不同的见识;不同的见识,势必催生不同的言行。考生不必去争论这两种教育观念的对与错,而是要从中找出自己对于这两种人生的看法。比如,肯定拼搏、奋斗的价值,或者指出适合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立意】

1.在该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2.不要做佛系青年3.平凡人生也很美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