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11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第一至七章。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很浓厚的“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由于古代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的工艺如瓷器、丝绸、家具等的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B.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匠气”,而且需要追求突破创新,这对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义重大。

C.从社会层面而言,弘扬工匠精神应双管齐下,既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风尚,又要构建与之相应的体制。

D.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工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都体现了工匠精神,我国古代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也非常浓厚。

B.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这得益于我国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坚持。

C.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D.两则材料话题相同,但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材料二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3分)

A.钟芳蓉在2020年高考中获取佳绩,不顾非议选取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B.施品芳加工大型客机C919的一个小小零件,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

C.吴书瑞“十年磨一剑”,探索并掌握了古建筑彩绘修复的沥粉技巧。

D.顾秋亮安装深水载人潜水器的零部件,精密程度达到了001毫米

4.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现实紧迫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说“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勋章

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初级军事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作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普斯佳科夫的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中尉骂了几句,然而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他略微拉开皮大衣,看他的胸口。别人的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子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教员想着,嗽了嗽喉咙,“区区一个小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5个卢布,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

普斯佳科夫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赶车的,依他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他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挺起胸脯,昂起头来,走进大厅里。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尤里·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的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来,或者往回跑。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向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沉重地在空椅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法国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他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灵魂里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冒出异常开胃的热气。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天啊,只求这顿饭快点结束才好!我要到饭馆里去吃它一顿!”他对自己说。

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一下法国人。发现对方极其忸怩不安,正瞧着他,也是什么东西都没吃。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低下眼睛看面前的空碟子。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春干杯!”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普斯佳科夫,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

这使得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和勋章上那根揉皱的红丝带终于见了天日!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法国人那边瞥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眼睛里现岀惊讶和疑问的神情,嘴角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原来的困宭神情也渐渐消失了。

尤里·特兰勃良!”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普斯佳科夫看见他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而且是安娜勋章!法国人也在捣鬼!普斯佳科夫高兴地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

“啊啊……嗯!……”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

“是啊!”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特兰勃良!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这可真是怪事!”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出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一枚安娜三级勋章。

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看他的勋章。虽然他饥肠辘辘,可是心里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就会戴上一枚弗拉基米尔勋章。唉,真没想到啊!”

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节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

【注】安娜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勋章高一个等级,而弗拉基米尔勋章又比安娜勋章高一个等级。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枚小小的勋章却让人平添了对普斯佳科夫的敬意,连赶车的见到普斯佳科夫衣服上的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也对他肃然起敬。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描写上达到了强烈对比的效果,从侧面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C.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普斯佳科夫顿时放下了戒心,不再为自己的虚荣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写使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

D.小说《勋章》不仅仅是为了嘲讽像普斯佳科夫这样的教员,更是为了深刻揭露和批判当时俄国的某种社会现实。

7.下列对小说中普斯佳科夫的形象和塑造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斯佳科夫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他去商人家赴宴,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和追求商人的女儿而借勋章,胸口金光闪闪的勋章令他倍感骄傲。

B.普斯佳科夫是一个善良朴实的人。最初戴着勋章时,他感到不安,看到法国同事时,急忙遮盖自己的勋章,表明他尚有羞耻心,善良朴实。

C.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塑造普斯佳科夫。“区区一个小玩意儿……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是心理描写,“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是动作描写。

D.作者通过对普斯佳科夫借勋章参加商人宴会情节的描写,揭露不择手段满足虚荣心的人比比皆是的现象,表达对俄国社会浮夸、贪慕虚荣的批判。

8.小说的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开篇就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斯皮奇金这个人物在文中着笔不多,却至关重要,请分析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改户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调吏部,历验封郎中。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不予。十一年为武会试同考官。屡迁浙江左布政使,入为太常卿,掌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得与科道选,自默发之。历吏部左、右侍郎,代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初焦芳、张彩后,吏部无侍郎拜尚书者。默出帝特简,盖异数也。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会推辽东巡抚,列布政使张臬、谢存儒以上。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劾默徇私,帝为责梦龙。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嵩甚恨。赵文华视师还,默气折之。总督杨宜罢,嵩、文华欲用胡宗宪默推王诰代,两人恨滋甚。初,文华为帝言余倭无几,而巡按御史周如斗以败状闻。帝疑,数诘嵩文华谋所以自解,稔帝喜告讦,会默试选人策问,言“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晚节用匪人而败遂奏默诽谤。帝大怒,下礼部及法司议。奏默偏执自用,失大臣体;所引汉、唐事,非所宜言。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各夺俸三月,而下默诏狱,锢于狱,默竟瘐死,时三十五年二月也。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铨除,与争可否,气甚壮。默既得罪,继之者视嵩父子意,承顺惟谨,吏部权尽失。隆庆中,复默官,予祭葬。万历中,赐谥文愍

(节选自《明史·李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B.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C.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D.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员外郎,中国古代的官职,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职位。

B.会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为进士。

C.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D.瘐死,古代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默秉公持正办事坚持原则。他担任吏部验封郎中时,道士邵元节深得皇上信任,地位显贵,请求朝廷封赠诰命,但李默坚决不同意。

B.李默才干突出,受到破格任用。他掌管南京国子监后,博士等官员可以参与科道官的选拔;他接任吏部尚书,改变了吏部多年来没有由侍郎升任尚书的格局。

C.李默刚正不阿,决不同流合污。他以气势力压严嵩的心腹赵文华,坚决抵制严嵩及其同伙结党营私,针锋相对地推举王诰担任总督职务。

D.李默正气凛然,招致奸党忌恨。赵文华谎报军情后,为了自保而诬告李默,皇上听信谗言,责成礼部及司法部门处置,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已意,嵩衔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既得罪,继之者视嵩父子意,承顺惟谨,吏部权尽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默能先后两次执掌吏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古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逆旅:旅舍,旅店。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门”是曾离别的地方,“三改火”交代了离别已有三年,“天涯踏尽”写词人也想离开京城去做地方官。

B.“春温”即春天的温暖。词人与友人再次相聚,分别虽久,情谊弥坚,欢笑之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C.“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叙写了友人的内心始终如古井水般不起波澜,也赞颂了友人的高风亮节。

D.“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写月夜送别友人,渲染了凄清幽冷的氛围,抒发了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

16.请简要分析“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上表现自己客居他乡、多病孤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3)《归园田居(其一)》中采用远景勾画及动静结合的方式写出乡村之宁静祥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吃“解放碑”雪糕、穿老干妈卫衣、涂故宫口红……新一代年轻人正以吃国货、穿国货、用国货定义着时尚,追逐着新潮,推动着“国潮”热滚滚而来。

(    )老字号,焕发第二春,新品牌后来居上,一个个国产品牌强势崛起,迎来空前爆发期。如何抓住“国潮”机遇,顺势而上,在下一波消费潮流涌来时依然乘风破浪,“永”立潮头?这是当下新老国产品牌不断追寻的答案。

走进苏州观前街稻香村首家体验店,现烤现卖区、茶饮休闲区与文化体验区内,人来人往,艺术品般的姑苏糕点____________,使人仿佛置身古今交融的苏州精致生活现代秀场,吸引众多消费者争相“打卡”,体验品尝。“老字号是时代品牌,我们应该屹立于时代潮头,引领时代,而不是____________,怀念从前”,稻香村集团总裁周广军如是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改头换面                          焕然一新                         琳琅满目                            目不窥园

B.推陈出新                          标新立异                         琳琅满目                            倚老卖老

C.改头换面                          标新立异                         目不暇接                            目不窥园

D.推陈出新                          焕然一新                         目不暇接                            倚老卖老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借着这波滚滚而来的“国潮”热,新老国产品牌应抓住机遇,开拓新市场。

B.“国货”与“国潮”紧密相连,它正成为新时代新青年们的新时尚。

C.探究“国货”火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延续当下“国潮”热的根本。

D.借着这波滚滚而来的“国潮”热,在消费市场中几经沉浮的国货又火了一把。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作者独辟蹊径,专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   ①   ,以“乡土”概念来描述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写成此书,对中国基层社会——传统农村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定位。该书所提出的“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费孝通眼中,(    )。如今,现代社会覆盖了中国大多数地方,   ②   ,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所以,《乡土中国》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

B.“乡土社会”走向“现代”是从“乡土”开始的

C.现代社会是“乡土社会”一点点发展而来的

D.现代社会是由“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宇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木石前盟的遇见;“很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是恩格斯和马克思高山流水的遇见;“某天,我读了一本书,我的人生就改变了”,是帕慕克与书籍灵魂相依的遇见;“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院士个人理想和人类美好未来的遇见……

遇见是一切故事的开端,遇见是人生的一个岔路口。是否有一次遇见令你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请以“那一次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A项,“正是由于”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离不开”;“我国的工艺如瓷器、丝绸、家具等的水平”范围扩大,材料中说的是“一些工艺水平”。B项,不仅需要‘匠气’”错误,材料一第三段是说“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D项,“主要力量”错误,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2BB项,“得益于我国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坚持”错误,“220多种”强调的是产量,而工匠精神强调的是质量创新精神。)

3ABCD三项都能体现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而A项体现的是钟芳蓉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专业,这和工匠精神无关。)

4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国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不多,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5敬业,把提高技艺水平当作头等大事。热爱,应发自肺腑热爱,专心如一。肯付出,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超今冠古。专注,冰心一片,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信念,要技进乎道,超然达观。重实践。格物致知,脚踏实地。(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6DA项,“一枚小小的勋章却让人平添了对普斯佳科夫的敬意……”错误,原文第四段“赶车的,依他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中的“依他看来”,说明这只是普斯佳科夫的看法,是他虚荣心的表现。B项,“侧面”表述有误,这些都是对普斯佳科夫的正面描写。C项,“这样写使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分析不恰当,因为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作者这样写起到了揭示主题的作用。)

7BB项,“普斯佳科夫是个善良朴实的人”错误,文章通过对普斯佳科夫借勋章去参加宴会的行径的描写,讽刺了其爱慕虚荣的心理。)

8.内容:普斯佳科大请求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借勋章给他,好去参加商人斯皮奇金的家宴。(1分)

作用:交代故事的开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每点1分)

9斯皮奇金这个人物从侧面衬托出主人公的趋炎附势、贪慕虚荣。正是为了参加他的宴会,接近他的女儿主人公才想方设法借勋章,想要接近他所代表的上流社会。对斯皮奇金这个人物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参加宴会到主人公胸前的勋章暴露再到法国教员的勋章暴露,都是由斯皮奇金的言行来推动的。这个人物折射出小说的社会环境。斯皮奇金是一个用勋章来判断别人的好坏、决定自己对人的态度的势利商人,对斯皮奇金言行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虚伪和不平等的本质,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

10C(本题中,“默掌铨仅七月”“默”指李默,是本句的主语,前面应断开,排除AD两项;“命入直西内”“入直西内”是“命”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C项。)

11BB项,“及格者称为进士”错误。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经殿试合格后称进士。)

12DD项,“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错误。由“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各夺俸三月”可知,皇帝责罚礼部尚书王用宾等袒护,并各被剥夺薪俸三个月,故不是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

13.(1)严嵩掌政时,独揽官员升降大权,李默总是坚持已见,严嵩因此怀恨他。(“柄”“擅黜陟权”“衔”各1分,句意1分)

2)李默获罪以后,他的继任者遇事都顺从严嵩父子的意见,谨慎地依顺他,吏部的权力尽失。(“既”“继之者”“承顺”各1分,句意1分)

14为人正直,原则性强:忠于职守,能力突出;皇上看重,破格选用。(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嘉靖初年,改任为户部主事,升为兵部员外郎调到吏部,任验封郎中。道士邵元节受到皇帝宠爱而显贵,请求皇帝封赠诰命,李默坚决不肯给予。十一年又任武举会试同考官。后来逐渐升为浙江左布政使,回京任太常卿,掌管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能参与科道选拔,从李默开始。历任吏部左、右侍郎,代替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年初期焦芳、张彩以后,吏部没有从侍郎升为尚书的人。李默是皇帝特别选拔的,实属特殊的礼遇。严嵩掌政时,独揽官员升降大权,李默总是坚持己见,严嵩因此怀恨他。正逢推举辽东巡抚,李默列出布政使张臬、谢存儒做人选。皇帝问严嵩,严嵩说他们不能胜任。皇帝便剥夺李默的官职降为庶民,以万镗代替。李默主管吏部仅仅七个月。第二年,万镗被罢官,皇帝特别降旨又起用李默。之后,下令李默入值西内,赐予值宿的房子,允许在苑中乘马。不久进而为太子少保。未过多长时间,又命李默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弹劾李默徇私,皇帝为此斥责梁梦龙。正值大规模考察各地官吏,李默告诫下属谢绝宾客,也不与当值的大臣私下相见。严嵩甚为恼恨。赵文华视察军队回来,李默挫折他的气势。总督杨宜被罢官,严嵩、赵文华想荐用胡宗宪,李默推荐王诰代替,严、赵两人对李默更为恼恨。起初,赵文华对皇帝说剩余的倭寇不多,但巡按御史周如斗却向皇帝报告官军战败的消息。皇帝有所怀疑,多次诘问严嵩。赵文华谋求自解的计策,熟悉皇帝喜欢揭人隐私,恰巧李默考核选人时策问出题,说“汉武、唐宪因为英明睿智成就盛业,但晩年因用错人而衰败”,赵文华于是上奏李默诽谤皇上。皇帝大怒,下令礼部及法司讨论这件事。他们上奏说李默偏执专断,丧失大臣体统;所引用的汉、唐之事,是不适宜的。皇帝责罚礼部尚书王用宾等袒护,并各被剥夺薪俸三个月,将李默下诏狱,被囚锢于狱中,后竟病死在狱中,当时是嘉靖三十五年二月。李默文雅有才辩,生平意气豪迈。李默自有倚仗,不依附严嵩。凡遇到任免官吏的事,总是与严嵩争论去留,气势旺盛。李默获罪以后,他的继任者遇事都顺从严嵩父子的意见,谨慎地依顺他,吏部的权力尽失。隆庆年间,恢复李默官职,并准予祭葬。万历年中,赐李默谥号文愍。

15AA项,“‘天涯踏尽’写词人也想离开京城去做地方官”错误。“天涯踏尽”写的是钱穆父三年来的奔波。)

16.含意:在这离别之际,请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像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2分)

思想情感:体现了词人的豪放性格,表达了他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词人对仕途坎坷的淡淡惆怅和对身世飘零的慨叹之情。(每点2分)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毎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B[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这里用来形容国货的新发展,用“推陈出新”恰当。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这里用来形容新品牌为吸引客户的做法,用“标新立异”恰当。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这里是形容艺术品般的姑苏糕点多,用“琳琅满目”恰当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倚老卖老:仗着自己年纪大而任意放纵,卖弄老资格。这里用来形容老国货不应该肆意妄为,用“倚老卖老”恰当。]

19D(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国产品牌的爆发,括号后的内容“一个个国产品牌强势崛起,迎来空前爆发期”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这里还没有探究国货爆发的原因,故排除BC两项。再者,文段并没有说新老品牌开拓市场,只是强调国货的“火”,故排除A项。)

20.构成:“吃‘解放碑’雪糕、穿老干妈卫衣、涂故宫口红”“吃国货、穿国货、用国货”“‘定义着时尚,追逐着新潮推动着国潮’热滚滚而来”分别构成排比句。(2分)

效果:内容上,使文章层次清楚,表达了年轻人接受国货的丰富多彩性。(2分)结构上,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1分)

21A(前文围绕“乡土社会”概念展开叙述,故句首为“乡土社会”与前文衔接更紧密,排除CD两项;“现代”与后文“如今,现代社会”衔接紧密,故选A项。)

22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是我们必读的“经典”(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3.【审题】“遇见”的意思是“遇到,碰到”,是具有偶然性的,不是约好的相见。“那一次”修饰“遇见”表明所写的“遇见”只能是一次,而且是特指“那一次”,不能在文章中写到几次“遇见”。考生要思考“那一次遇见”谁,“遇见”时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事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从立意上来看,考生可以在“那一次遇见”中凸显“爱”“成长”这两大主题,将这两个方向具体化。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平凡的工人,却在“挑战吉尼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却通过努力成了“草根明星”;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却遭到了人类的迫害……本题遇见的对象是一种泛指,可以是人如身边的亲人朋友,或素不相识的人,甚至历史人物、名著人物、影视剧中的人物等;也可以是无法言语却意义非凡的物品。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加以确定,选好切入点,写出那一次遇见后的非同一般的感受……

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那一次遇见“什么”的角度:遇见好心人;遇见陌生人的爱;遇见我崇拜的历史人物;遇见生命的美妙。

那一次遇见的“意义”角度:那一次遇见让我成长;那一次遇见让我感受到美的存在;那一次遇见让我的人生有了转折。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