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广广东省部分学校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品

非花非雾

张将军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

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

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已的人是谁。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

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家程长史。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更奇的是她的聪明。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

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在哪里?

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

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我身若飘萍,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素素拿出程长史印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

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

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敌意已冲淡几分。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其实,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他的后期作品,皆素素捉刀。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白云脱手落在花上,无意中以一朵点画之梅,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

雪如观素素对画若有所思,便以此画为题,细述细评,如亲历亲见素素当日作画一般。及说到长史为生计卖此画时,珠泪盈眶,感同身受。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

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

几名画家拦住,请雪如也画一幅,实际是想让二女一较高低。

雪如便摹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另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

素素击案赞叹,父亲一生突破不了的清寒,被雪如一时冲开。众画家皆以程派画风又攀新高称贺。素素双目含泪,拿出父亲印章、真迹等物,郑重交给雪如。向众人宣称受人之托,转交程氏后人。雪如见物,如获至宝,望定素素。

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

张将军拉素素至侧门,急切地问:你不怕百年后,名落风尘吗?

素素慷慨陈词:英雄不问来路,位卑不掩品高。此女奇才,旷世难逢。我父若在,求她为徒也未必可得。她竞自行研摹、承继至此。我当代父谢她,代已谢她。一己虛名何足惜?

日寇进犯中原,素素倾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素素随张将军转战南北,不再画梅,只描草木虫鱼小品。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素素叹道:这雪如,也是梅中极品了。

张将军便携其玉手,爱由心生:素素逸世通达,竟是梅仙了。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素因担忧家学名落风尘而“垂下泪来”,又因目睹雪如的才华人品而“双目含泪”并以父亲印章、真迹相传。

B. 素素誉雪如为“梅中极品”,不仅言其画技高超,继承程派精髓且有所突破,更赞其在国难当头多行义举的爱国精神。

C. 《梅品》内容丰富,叙述有条不紊,叙事、状物、言情娓娓道来,伏笔、照应自然妥贴,虽然故事平淡,但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D. 这篇小说呈现了动乱时期国人的可贵品质,无论是高贵的将军,还是卑微的女子,都儒雅高洁,为国效力。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雅的张将军精通诗词书画,其言其行其品其趣,对两位女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B. 小说通过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让素素暗自佩服的雪如形象。

C. 文章由人而梅,再由梅而人,梅品即人品,人品即梅品,构思非常巧妙。

D. 本文语言既有文言文的精练雅致,又有口语的明白畅达,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素素和雪如这两个人物的相似之处。

9. 小说中三次写到素素画梅,写法有详有略。请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写作意图。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霸角

李方

第一次去帮扶户赖青久家,是队长龚海鹏陪着去的。车从刘湾、滴垴、下寨几个小队驶过,七扭八拐,从谷底爬上梁顶。道弯路窄,但都已硬化,还不算太难走。远远地看到,山嘴上有几株落完了树叶显得灰黑的树木和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龚队长让停车,说:“前面车不能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挖好了路基,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在天冻了,没法硬化,停工了。”

我只好拿上扶贫手册、各种表格,步行前往。我一边躲避着挖虚的土,一边听龚队长讲赖青久。

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大集体的时候,几乎和队里的每个人都闹过别扭。别说其他人,连跟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都不对付,打架吵嘴住不成邻居,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

我心里一沉。“独霸角”是西海固的土语,谓人性格孤僻,待人生冷硬倔。摊上这么一个扶贫对象,工作怕是难以顺利。

还未到门口,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龚队长说:“看!如何?好端端的人、车走的路,给你用绳子拦了。”

赖青久五十七岁,眼不花,耳不聋,腿脚灵便。赖青久问:“干啥的?扶贫的?拿的啥?”

我说:“今天只是来认个路,见个面,填表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你抽烟吗?不抽?那我也不抽了,免得让你受二手烟的害。”我拿出烟敬他,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见他不抽烟,只好作罢。我又问:“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

赖青久很生气:“硬路挖成了虚土,又不硬化,人来车往,尘土飞扬,挡住,不让他走。”

这是路啊,怎么能挡呢?”我劝他。

赖青久大手一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里不让走,他可以绕着走。山下边还有一条路,全硬化,又不远,不过多走15公里罢了。”

初次见面,不好搞得太僵,了解完大致情况,填好表格,我就道别离开了。

清明前后,栽瓜点豆。抽了空,我第二次去老赖家。这次因为正在硬化道路,施工车辆较多,所以车停得更远,我和陪同的妇女主任一同在人欢马叫的施工路段的边上走。

妇女主任说:“独霸角就是独霸角,说话办事就是跟人不一样。前些年湾里种西瓜,也是个收入。他拉瓜到街上去卖,别人问瓜价:‘多少钱一斤?’他说:‘一毛。’别人说:‘少价吗?’也就是那样随口一说,实际上瓜价人人都知道,就蹲下来挑瓜。结果他说:‘少价。两个五分。’你想谁还买他的瓜?去年搞养殖,他老婆养了头母猪,下了猪娃子,让他用摩托车捎到集上去卖。别人问:‘猪娃子好着吗?’他给人家来一句:‘不好,害着病呢!’”

我说:“这不纯粹跟人抬杠吗?”

妇女主任躲着驶过的车辆笑着说:“就是呀,害得他老婆背篼里装上猪娃子集集不落地去卖,又不会骑摩托,被害惨了。”

好容易到了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进了门,妇女主任说:“老赖啊,市上……”

老赖背着背篼,手里提着铲子要出门。老赖问:“干啥的?扶贫的?”

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

赖青久气得把手里的铲子扔了,说:“拿掉?拿掉还不把我家门口当骡马市场了?化肥是拿来了,往家里抬的时候把袋子扯破了,化肥撒了一路,害得我扫了好半天。”

妇女主任脸上挂不住,说:“他叔,你把路挡着车上不来,这么远的路抬上来,可不得扯破了?”

赖青久仰头怒目:“你又没来,你又没抬,你见了?”

赖青久弯腰拾起铲子回手扔到背上的空背篼里,就要走。

我沉下脸,拦住他:“赖兄,撒了的化肥再补给你一袋都行,但你得把路障撤了。这是众人走的路,你不能这样。”

咦,一袋化肥两卷薄膜就能指挥我了?路是众人的,但家门前这一截儿是我的!”

我们只能跟在他的屁股后头出来,先走了,他在身后恨声恨气地锁着大门。

到了秋天,基础母牛入了栏,非得签字不可。但我心里发冷,不想再上山爬洼到山顶上去。我跟村支书说:“你啥时候去老赖家顺便把扶贫手册带去,让他把字签了。”年轻的支书连忙摆手说:“那绝对不敢。别人的可以,老赖不行。你去了他多少还给点儿面子,我去了那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呢!”

这也是实情。现在村上的工作不好搞,村民和村干部之间,有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膜。我只好憋着气再去。车一直开到赖青久家门前不远。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

村支书说:“我们钻过去吧。”

我说:“不。”

我掏出手机拨打赖青久的手机。

谁?打电话啥事?”

老赖将头从大门里伸出来,望了望,关了手机,向我喊:“基础母牛已经拉回来养在圈里了,没啥事我关门了。”

我厉声喊:“老赖,过来!”

老赖趿拉着棉拖鞋,吸着鼻子,边走边说:“天气冻得人淌清鼻呢,出来干啥呀?”

我说:“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

老赖签了字,手扶着拦路的横木,平视着我的眼睛说:“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

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看着我们,突然就笑了,是那种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的笑,他越笑越畅快。天上飘起了雪花,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

(选编自《小小说》)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对赖青久家的环境描写,“灰黑”的树木,“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既符合季节和农户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冷僻的氛围,为下文写赖青久的性格造势。

B. 小说中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但在面对赖青久这样的独霸角时,也难免灰心、生气,这更好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

C. 赖青久家门前挡路的路障从绳子到竹竿到粗壮的长椽,既体现了他的自私、狭隘,也可以从中看出他故意跟人对着干、唱反调的心理。

D. 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表现了赖青久性格孤僻,生冷硬倔,说话做事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使用有限视角来讲述故事,虽然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能拉近小说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带动读者了解我国的扶贫工作。

B. 小说明线暗线交织相照,明线是“我”对赖青久的帮扶工作,写出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象征脱贫工作即将取得成功。

C. 小说没有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我”三次到赖青久家的扶贫工作都不顺利,情节的摇摆更好地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

D. 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人物的语言贴合其身份特点。比如“跟谁都尿不到一壶”“干啥的?”“害着病呢!”,方言口语的运用使西北农村农民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

8. “我”三次到赖青久家,对赖青久的称呼从“老赖”到“赖兄”再到“老赖”,不同的称呼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9. 小说结尾赖青久笑了,“我”和村支书也笑了。他们的笑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充分运用网络文学、影视剧、游戏等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在现有文化产业链条中形成更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也就是IP,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今,正值以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让更多有技术能力和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传统文化的IP挖掘和培育中,如采取建立传统文化IP扶植基金计划等方式,对重点传统文化的活化项目给予定向引导和支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全面运用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等数字化形式,推动传统文化IP化,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编自范小青《科技助力传统文化IP化》)

材料二:

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野蛮与文明之别,文艺创作必须对传统文化取精去糟,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也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应考虑到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时代性,以艺术手法审美地实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达成时空共鸣。当然,在“两有”的区别准则与“两相”的实践路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在传承与发展路径中处理二者关系的实践准则,这对一些由经典名著改编成的网络文艺作品尤为重要。编剧应当对经典名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精辟见解。这里的“转化”应当是提升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应当顺应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顺应艺术传播的媒介特征;这里的“发展”应当是先进战胜落后、文明战胜野蛮、雅致战胜庸俗。

(摘编自张金尧《当前中国网络文艺的三维探析》)

材料三:

在顶层设计方面,把国学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来认识并逐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把传统文化精髓纳入中小学统编教材、教案和课程设置,同时可授权省级教育部门结合区域特点、民族特色编印必要的辅助教材或课外读物。

在教学内容设置中兼顾诗、书、画等经典传统文化元素。加强教师的国学知识培训、进修、考核等,让教师深刻领会国学精华,真正为人师表,更好地传授国学知识,并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摘编自何学彬《重视国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4. 下列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让传统文化IP化,可以使传统文化资源形成更受欢迎的文化符号,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B. 运用数字化手段让传统文化IP化,就能打造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

C. 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文艺作品,要取精去糟、去伪存真,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D. 把传统文化精髓纳人中小学统编教材、教案和课程设置,可以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文化艺术品位。

B. 只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

C. 对经典名著创造性地转化,要注意顺应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顺应艺术传播的媒介特征。

D.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的国学知识培训等,能更为深入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6. 如何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彩虹

毕飞宇

老铁和虞积藻是大学老师,退休了。他们说不上有什么成就,但孩子争气。大儿子旧金山,二儿子温哥华,最小的是女儿,慕尼黑。这丫头,虞积藻让她跟了自己,姓虞。可是,小棉袄六年前就姓了弗朗茨。

老头子说,退休后,什么都不干,就在“地球上走走”。可是,虞积藻摔了一跤,站不起来了。她躺在床上,脾气坏了,一天到晚叫嚣着要到“地球上去”。老铁关节不好,不能背她下五楼。虞积藻便开始叫三个孩子的名字。老铁是浪漫的,他买来四只石英钟,把时间分别拨到了北京、旧金山、温哥华和慕尼黑,挂在墙上。虞积藻盯着那些钟,动不动就说“吃午饭了”“下班了”“吃午饭了”。老铁想,这样下去不是事。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慕尼黑、旧金山和温哥华,向全世界庄严宣布:“都给我回来,给你妈买房子!”

虞积藻住上了新房,二十九层,有电梯,坐上电动轮椅,一个人都能下楼逛街。可虞积藻却不想动,一天到晚盯着外孙女的相片,并开始学起了德语。老铁有些不知所措,他习惯了虞积藻的折腾,她不折腾,老铁反而不自在,丹田失去了动力和活力。房子很高,很大,老铁的不知所措被放大了,架在了高空。怎么办?老铁趴在阳台上,打量起脚底下的车水马龙。它们遥远,又深不可测。老铁有时想,这个世界和他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看,站得高高的,远远的,看看。嗨,束之高阁喽。

一天,老铁发现,在阳台上能看到隔壁的窗户。窗后有个小男孩,常趴在玻璃背后,朝远处看。老铁望着小男孩,有时会花上很长时间,但小家伙从没看老铁一眼。有一回小男孩似乎朝老铁这边看过一眼,老铁刚想把内心的喜悦搬运到脸上,可还是迟了,小家伙早把脑袋转了过去。

老铁从超市带回一瓶泡泡液。他到阳台上,拉开玻璃,顶着炎热的气浪,吹起了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这是无声的喧嚣,节日一般热烈。小男孩果然转过脑袋,专心看着老铁这边。老铁很快乐。然而,快乐维持不到二十分钟。小男孩拉开窗门,站在椅子上也吹起了肥皂泡。这太危险了。

老铁来到隔壁,敲了半天门,防盗门终于打开了,也只是一道小小的缝隙。小男孩堵在门缝里,脖子上挂了把钥匙,机警地盯着老铁。“你是谁?”老铁笑笑,蹲下去说:“我就是隔壁阳台上的老爷爷。”“你要干什么?”老铁说:“让我进去帮你把窗前的椅子挪开。”“我妈说了,不许给陌生人开门。”老铁的目光越过小男孩,小男孩家境不错。“你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铁树,钢铁的铁,树林的树。你呢?”小男孩招了招手,要过老铁的耳朵,轻声说:“我妈不让我告诉陌生人。”“你妈呢?”“出去了。”“你爸呢?”“也出去了。”

你怎么不出去呢?”

我爸说了,我还没到挣钱的时候。”这孩子逗,老铁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一个人在家干什么?这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老铁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笑容里面充满了巴结和讨好。小男孩很不客气地看了他一眼,“咚”地一声,把门关死了,“干什么?有什么好干的?生活真没劲!”

电话来得突然,老铁的午觉只睡了一半。他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没任何动静。这个中午,电话不停地响,就是没回音。响到第九遍,电话终于开口了:

把你的泡泡液送给我吧。”

你是谁?”

你听不出来?”

你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

我打114问的。”

这孩子聪明。老铁故意拉下脸,说:“你想干什么?”

我的泡泡液用光了,把你的送给我。”

小男孩来了。老铁弓了身子,和他握手,拉他到虞积藻床前。虞积藻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上学没有?”“没有。”小男孩又补了一句,“我已经说英语了。”他挺起肚子,一口气,把二十六个字母全背出来了。虞积藻刚要鼓掌,小家伙已把学术问题引向了深入。他伸出食指,十分严肃地指出:“如果是拼音,要读成aoe……”这孩子有意思。虞积藻痛痛快快地换了一口气,痛痛快快地呼了出去,无声地笑了,满脸的皱纹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菊花,她眼泪都出来了。虞积藻给小男孩鼓了掌,老铁也给小男孩鼓了掌。虽然躺在床上,可虞积藻觉得自己已经站起来了。她一把把小男孩搂了过来,抱在怀里,怀里实实在在的。实实在在的。小男孩把她推开了。虞积藻没有生气,她望着他。这小家伙真是个小太阳,他一来,屋子里顿时就亮堂了。虞积藻手忙脚乱了起来,她要找吃的,她要找玩的,她要把小家伙留在这里,她要看着他,她要听见他说话。

小男孩对老铁说:“把泡泡液给我。”

什么泡泡液?给他呀,还不快给。”

老铁走到虞积藻面前,耳语了几句。虞积藻来了劲,她要到轮椅上去,她要到地球上去。她要看老伴和小家伙一起吹泡泡,她要看泡泡们像气球一样飞上天,像鸽子一样飞上天。虞积藻在客厅大声宣布:“我们到广场上去吹泡泡。”

小男孩脸阴沉下来了,说:“我不下楼。爸爸说,外面危险。”

那我们吃西瓜?”

吃冰激凌?”……

隔壁的门铃是这个时候响起来的。“老师来了,我要上英语课。”

老铁和虞积藻被丢在了家里,屋子顿时安静下来。虞积藻说:“我们下楼去,吹泡泡。”

还没出门,电话响了。虞积藻拿起电话,似乎只听了一两句话,那头电话就挂了。她看了一眼老铁,目光却从老铁的脸上挪开了,转移到卧室里,转移到墙上,最后,盯住了那一排石英钟。

谁呀?”

小男孩。”

说什么了?”

他说,我们家的时间坏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九楼”,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多向的,一方面它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有着象征的意味,象征两个家庭逸出常轨的处境。

B. 童心未泯的老铁、少年老成的小孩,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在境遇和精神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样的情节设计赋予小说更为丰富的内涵。

C. 小男孩来了后,小说连用五个“她要”写虞积藻的反应,这种不避繁复的描写突出了她的喜出望外,但这热情背后又隐含着她深重的情感失落。

D. 虞积藻“叫嚣要到地球上去”,老铁“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小家伙“把学术问题引向深入”,这些幽默而风趣的语言并没有冲淡小说伤感的底色。

8. 小说写老铁吹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9. 契诃夫在谈剧本创作时说:“你如果在第一幕里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你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这把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请据此简要分析小说中有关“时钟”的情节设计及其意图。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鲍鹏山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就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我们由他知道,那么一个洪荒时代,也发生着我们今天一样的事情: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世态炎凉。

孔子生活的时代确实是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些纵横天下的称霸诸侯,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人说梦。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当他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四面飚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孔子死后,鲁哀公装模作样地悲痛一番,写了一篇诔文:“上天太不公平啦。不肯留下一位老人陪我,让我一人在鲁国孤零零的,唉,多么悲痛。”孔子的弟子子贡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其实,岂止一位鲁哀公?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有谁用他呢?他老先生拿着一把过时的且是万古不变的尺子,东量量,西测测,这也不合“礼”,那也不合“乐”,别人对他敬而远之也是很自然的。正如韩非嘲笑他的,不是根据脚的大小来选鞋,而是“宁信度”而返归取之。子贡以他的经济实力和外交天才,到处为老师打点鼓吹,也没有什么效果。子贡的悲痛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责备鲁哀公不能用孔子,就不大合情合理啦。

孔子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老冉冉而将逝,才抱定“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与日逐走,学而不厌。同时又把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弟子们,诲人不倦的他已是明白地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了!鲁迅晚年自知不久于人世,便一再告诫自己要“赶紧做”。孔子也是在与自己的生命赛跑,赶紧做呵。

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为之深深恸哭。不久,有消息传来,仲由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他被人剁为了肉酱。仲由是孔子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赳赳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仲由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晖最后一次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的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文学史中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家,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把这些作家和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心灵中的某种真实展现出来,这才是所有人都有感受、都会感动的东西。就文学及其历史而言,物理的真实固然很重要,是基础,但我们更需要一种心灵的真实,因为这种真实才能超越时空,超越一个作家自身经历经验和作者之间的隔膜。而且,我觉得,心灵的真实才是本质的真实。我们物理地探讨一个作家的生平和某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很重要;但是,让所有人共鸣的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和个人经历下心灵的震颤。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民族的文学来看一看这个民族的心灵?这不仅需要事实的考据,还需要心灵对心灵的体察、体谅和体味。如果我们把文学史看作是一套知识体系,我觉得这套知识体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你把文学看成是人类心灵的表现,让每个人面对生活的时候,都能从文学中找到类似的情感经历,他就会因此而心灵丰富。

(摘选自鲍鹏山《文学史就是心灵史》)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残烛”很形象,其中“烛”指孔子,也指孔子带给世界的光明,与“黑暗”形成对比;“残”则写孔子的衰弱。

B.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孔子就……一盏明灯”运用了比喻手法,“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运用了夸张手法。

C. 鲁迅晚年以“赶紧做”自我警示,文本以之类比孔子,表明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一般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D. 文末“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千秋万代”,是说从孔子死的那一刻起,其伟大思想开始大放异彩,对中国人产生影响。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其不可而为之”语出《论语·宪问》,作者认为孔子此精神虽可贵,但并不具有社会价值,不过是一种悲剧精神罢了。

B. 《论语·子罕》中的“逝者如斯夫”,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眼见礼崩乐坏而发的慨叹,慨叹淳厚的古风已随周王朝的衰颓如水东逝了。

C. 《韩非子》中“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只信教条而不顾实际的人,本文作者以这则寓言批评了孔子的脱离现实、一味泥古。

D. 孔子的绝命歌中,“太山”指周王朝,“梁柱”即各路诸侯,“哲人”是其自许;末句透露了孔子对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悲伤。

8. 从文本二看,在评论一个作家的创作时,应注意到哪些“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 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孔子的哪些思想情感让作者感受到了“心灵的震颤”。

 

 

广东省东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

(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

《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

其《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活”的化身。

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

(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

材料三: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红楼梦》,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摘编自《蒋勋说<红楼梦>》)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

B. 《红楼梦》因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感动了很多人,所以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

C.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D. 《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

5. 《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人化,浑朴天成。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B. 《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方便阅读。

C. 《红楼梦》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

D. 《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

6. 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林语堂为什么最喜欢探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

B. 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

C. 小说以“暮鼓”为题,富有艺术魅力,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使文章情节紧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在结束部分以此点明主旨。

D. 小说情节平实,语言简约洗练,比喻生动形象,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让人感动,字里行间让人领会出人生启悟。

8. 从“她”眼中的“老头”到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设计十分巧妙。试结合全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 最后三段呼应标题,着意写“暮鼓”。结合全篇,从不同层面探究“暮鼓”的意蕴。

【答案】7. D    8. 情节上,运用戏剧性反差手法,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人物上,突出了老母亲作为打工人独特的“男性化”外貌,侧面描写了农民工劳作、生存的艰辛。③主题上,为后文体现“暮年而不屈服现实的倔强”的主题做铺垫。“爸与妈”双重角色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打工老母亲身上“父亲般坚韧刚强”。   

9. ①“暮鼓”是黑暗中会所的演奏,更象征着虽迫近黑暗却坚强有力、催人振奋的生命鼓声。②“暮鼓”寓指打工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像父亲一样艰辛劳作的坚韧顽强的品格。③“暮鼓”和暮鼓般的母亲给“她”心灵的鼓舞,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顽强奋进的姿态。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芳的灯

王安忆

走在那条湿淋淋的小街上,家家门户紧闭。雨滴敲在水泥路面上,滴滴答答,在空寂的街上溅起回声。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半启着门,老人在门前择莱,小孩在门前嬉闹。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我走过这里,望见一扇大敞着的门里,似乎已经是午饭以后很久了,可桌上依然杯盘狼藉。一条壮汉横在竹榻上,睡得烂熟,苍蝇停在他的脸上,十分安然的样子。一个老妇人,像是壮汉的母亲,背着门在踩一架沉重的缝纫机,粗钝的机器声盖住了汉子的鼾声。满屋都是叫不出名目的破烂东西,我甚至嗅到了一股腐臭味,于是便扭回头,走了过去。

后来,我搬进新居,开始一日三回地在这条街上往来,因为上班的需要。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这街上多了一个小小的水果摊,摆在临街的一扇窗下。摊边坐着一个女孩,留着日本娃娃式的头发,浓浓的刘海儿罩着活泼泼的眼睛,面容十分清秀,只是略显苍白,可是,唇却有天然的红润。她穿的也是红颜色的衣服,一朵红云似的停在黄的梨、青的苹果、黑色的荸荠旁边,静静地看一本连环画或是织一件不仅限于红色的毛衣。如有人走过,她便抬起半掩在乌黑的额发后面的眼睛,如那人迟疑了脚步,她就站起来,静静地却殷殷地期待着。很少有人会辜负这期待。

有一次,她见我过来,就迎上来:“今日的哈密瓜好得很,昨晚才从十六铺码头进来的,虽然贵了一些,可是划得来的。”

我没买哈密瓜,而是挑了几只苹果。我看见她举秤的手是极大的,关节突出,掌心有些干枯。她的脸却是极其年轻的,脸颊十分柔滑、白皙,眼睛明澈极了。她称好苹果,爽快地免了零头,帮我装进书包。

天黑以后,这里的生意便忙了许多,除了女孩,还有个男人在帮忙,叫她阿芳。我猜想这个男人是她丈夫,可又觉得她委实太年轻,远不该有丈夫。有一日,我忽然觉得阿芳有些异样,来回走了几趟,才发现她的腰身粗壮了,显然有了身孕。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很惋惜似的,又很感动。再看他们这一对,也觉得颇为美好。他结实健壮,而她清秀苗条,叫人羡慕。他干活不如阿芳利索,态度也欠机灵,可是,对人的殷切却是一样的。

有一日,我问阿芳:“水果是谁弄来的呢?不会是你自己吧。”

她说:“是我男人。他下班以后,或者上班以前,去十六铺。”

那么执照是你的了?”我问。

是的,我是待业的嘛!”她回答,脸上的孕斑似乎红了一下,我便没有再多问。

有了阿芳和她的水果摊,这条街上似乎有了更多的生机,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

后来,水果摊收起了,大约是阿芳分娩了。这条街便格外地寂寞与冷清了。阿芳的门关起来了。关起来的门,如同汇入大海的水滴,退进那一长排、面目如一的门里。我竟再也不记得哪一扇才是阿芳的门。偌大的世界中,一个小小的阿芳,又算得上什么呢?几个来回以后,我便也淡忘了。

一天傍晚,我忽然看见了阿芳。她依然是罩到眼睛的刘海儿,眸子明亮,皮肤白皙,穿了一件红花的罩衫,安然地守着一个色彩缤纷的水果摊。她怀里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有着和她一样鲜艳的嘴唇,看上去是那样惹人喜爱。她似乎并没认出我,用一般的热切的声音招呼:“买点儿什么吧。 ”

我挑了一串香蕉,她将孩子放进门前的童车里,给我称秤。我看见她的无名指上多了一枚粗大的赤金的戒指,沉甸甸的,发出微弱的光芒。

从此,这里又有水果摊了,又有了阿芳、阿芳的男人,还有阿芳的孩子。阿芳也渐渐地认识了我,或是说记起了我,过往都要招呼,要我买些什么,或问我昨日的瓜果甜不甜。我还可以自由地在那里赊账,虽然我从来不赊。

毛头渐渐地大了起来,阿芳也渐渐地圆润起来,却依然容貌俏丽,只是脖子上又多了一条粗重的金项链,腕上也有了一只小巧的手镯。夜晚,她男人将电灯接出门外,灯光下,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摊上的水果四季变化,时常会有些稀奇而昂贵的水果,皇后般地躺在众多平凡的果子中间。

这一幅朴素而和谐的图画,常常使我感动,从而体会到一种扎实的人生力量与丰富的人生理想。

一天夜间,下着大雨。忽听有人招呼我,原来是阿芳的男人,正站在门口。他说,今日有极好极好的香瓜,不甜不要钱,或者买回吃了再付钱。我朝他笑一笑,便收了伞进去。毛头睡着了,盖着一条粉红色的毛毯,伸出头,口里还含着手指头。阿芳在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越剧大奖赛的实况,那是一台二十英寸的彩电。屋里有冰箱、双缸洗衣机、吊扇、录音机等。我从筐里挑好香瓜,付完钱,阿芳的男人又邀我坐一坐,避过这阵大雨。

我站着与他说话。我问他:“就你们自己住这里吗?”

他说是的,姆妈在去年去世了。

水果赚头还好吗?”我问道。

没有一定的,”他说,“像去年夏天的西瓜,太多了,天又凉快,价钱一下子压了下来,蚀了有几百呢!国营商店蚀得就更多了。”他笑了一下。他虽长得粗壮,眉眼间却还有一丝文气,像读过书的样子,就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只不过是车工罢了,插队回来,顶替姆妈的。

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想起很多年以前,从这里经过,有一扇门里的邋遢而颓败的景象。那里有一个儿子,也有一个母亲。或许就是这里,就是这里,一定是这里。我激动起来。阿芳随着电视里的比赛选手在唱“宝玉哭灵”,她是那么投入,以至竟然没有在乎我这个陌生人的闯入。我看着她,心里想着,难道是她拯救了那个颓败的家,照耀了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黯淡的生计,并且延续了母与子的宿命与光荣?

可我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不是那里。这里所有的门,都是那样的相像。我极想证实,又不敢证实。我怕我的推测会落空,就像怕自己的梦想会破灭。我很愿意这就是那个家,我一心希望事情就是这样。于是,我决定立刻就走。雨比刚才更大、更猛,阿芳的男人极力地挽留我,连阿芳都回过头来说道:“坐一会儿好了。”

可我依然走了。我逃跑似的跑出阿芳的家,阿芳的灯从门里幽幽地照了我好一程路。我没有再回头。我怕我忍不住会发问、去证实,这是那么多余而愚蠢。我不愿这个美丽的故事落空,我要这个美丽的故事与我同在。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写雨后的小街上门户紧闭和雨滴的声音,晴天的小街上老人和小孩的活动,这些环境描写表现出小街上人们生活的平和和闲适。

B. “留着日本娃娃式的头发”“活泼泼的眼睛”“面容十分清秀”“穿的也是红颜色的衣服”等神态外貌描写,表现了水果摊女孩的清秀俏丽,有诗意美。

C. “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很惋惜似的,又很感动”,“惋惜”是因为女孩年轻俏丽,身边的男人结实健壮年纪大,与她不般配,“感动”是因为男人和女孩对人一样的殷切,共同为生计操劳,颇为美好。

D. 文章写的虽是小街上一个水果摊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小事,而女主人公善良热情、勤劳坚韧的形象,一家人平静温馨的生活,让“我”感动,体会到扎实的人生力量和丰富的人生理想。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三段写“我”走过小街看到的一扇门里邋遢颓败的生活景象,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阿芳的加入使这个家庭获得生机和活力做铺垫。

B. 文末写“我极想证实,又不敢证实”的矛盾心理,是因为我害怕证实会出现不是预设的情况,整个故事就无法成立,“我要这个美丽的故事与我同在”,从而深化主旨,表达了对阿芳扎实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C. 文中多处描写阿芳的眼睛,突出强调了她眼睛的活泼、明澈、明亮,表现了阿芳的年轻纯真,乐观热情。

D.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叙述人,起到见证故事、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主旨的点化和升华起到重要作用。

8. 简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9. 小说以“阿芳的灯”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广东省部分学校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品

非花非雾

张将军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

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

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已的人是谁。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

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家程长史。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更奇的是她的聪明。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

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在哪里?

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

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我身若飘萍,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素素拿出程长史印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

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

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敌意已冲淡几分。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其实,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他的后期作品,皆素素捉刀。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白云脱手落在花上,无意中以一朵点画之梅,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

雪如观素素对画若有所思,便以此画为题,细述细评,如亲历亲见素素当日作画一般。及说到长史为生计卖此画时,珠泪盈眶,感同身受。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

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

几名画家拦住,请雪如也画一幅,实际是想让二女一较高低。

雪如便摹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另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

素素击案赞叹,父亲一生突破不了的清寒,被雪如一时冲开。众画家皆以程派画风又攀新高称贺。素素双目含泪,拿出父亲印章、真迹等物,郑重交给雪如。向众人宣称受人之托,转交程氏后人。雪如见物,如获至宝,望定素素。

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

张将军拉素素至侧门,急切地问:你不怕百年后,名落风尘吗?

素素慷慨陈词:英雄不问来路,位卑不掩品高。此女奇才,旷世难逢。我父若在,求她为徒也未必可得。她竞自行研摹、承继至此。我当代父谢她,代已谢她。一己虛名何足惜?

日寇进犯中原,素素倾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素素随张将军转战南北,不再画梅,只描草木虫鱼小品。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素素叹道:这雪如,也是梅中极品了。

张将军便携其玉手,爱由心生:素素逸世通达,竟是梅仙了。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素因担忧家学名落风尘而“垂下泪来”,又因目睹雪如的才华人品而“双目含泪”并以父亲印章、真迹相传。

B. 素素誉雪如为“梅中极品”,不仅言其画技高超,继承程派精髓且有所突破,更赞其在国难当头多行义举的爱国精神。

C. 《梅品》内容丰富,叙述有条不紊,叙事、状物、言情娓娓道来,伏笔、照应自然妥贴,虽然故事平淡,但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D. 这篇小说呈现了动乱时期国人的可贵品质,无论是高贵的将军,还是卑微的女子,都儒雅高洁,为国效力。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雅的张将军精通诗词书画,其言其行其品其趣,对两位女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B. 小说通过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让素素暗自佩服的雪如形象。

C. 文章由人而梅,再由梅而人,梅品即人品,人品即梅品,构思非常巧妙。

D. 本文语言既有文言文的精练雅致,又有口语的明白畅达,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素素和雪如这两个人物的相似之处。

9. 小说中三次写到素素画梅,写法有详有略。请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写作意图。

【答案】6. C    7. B   

8. 从二人对程派画都做出了创新可看出二人都聪明颖悟、对画梅都有很高的造诣;从二人惺惺相惜,对对方的才华都表现出钦佩之情可看出二人都慧眼识才;从二人在抗战中的表现可看出二人都具有爱国情怀。   

9. 第一次写素素画梅是略写,因为这一情节只是引出下文雪如假冒素素身份,而素素要去找雪如辨明身份的引子,所以不用详写;
而第二次对素素创作出“梅中梅”绝技的过程则是详写,其中交代了程长史后期的作品都是素素代作,而且素素在创作中掌握了“梅中梅”的绝技,这为后文素素向雪如传授“梅中梅”的绝技埋下伏笔,对突出素素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次写素素传授雪如“梅中梅”的绝技则是略写,因为素素传授雪如“梅中梅”的绝技这一举动即可表明素素的人物特点,不必再详细写她具体的传授过程。正是作者的有详有略的写法,让小说重点突出,节奏明快,情节上丝毫没有拖沓的感觉。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读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C.    故事平淡”错误,应为曲折。小说先写素素作画,张将军惊叹,其次两人谈及雪如,素素表明身份后,很气愤,并要将军昭雪,到素素和雪如见面后相惜,再到素素干脆把父亲物品交于雪如,向世人表明雪如就是长史之女,可见小说情节一波三折。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小说通过语言描写”错误。文中对程雪如没有语言描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特点的分析能力。

雪如与素素是小说中的主要描写的两位女性人物,在两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相似的特点。比如,从小说中“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皆素素捉刀。……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雪如便摹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另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可知,两人对画梅都有独到的心得,都有很高的造诣;而从“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中可知,两人惺惺相惜,都佩服对方的才华和人品,从中可知二人慧眼识才;而从后来二人在抗战中的表现“日寇进犯中原,素素倾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可知,二人都具有爱国思想,为祖国抗战奉献自己的力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设置特点的分析能力。

小说中作者共三次写到素素画梅,第一次“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这是略写,这一情节引出了下文素素的真实身份的揭示,同时也引出了雪如这一人物,还未下文素素为辨明身份而去南京找雪如埋下伏笔。这一情节只是下面情节的引子,没有必要详细写素素画梅的过程,所以作者采用略写。而第二次则是对素素创作出“梅中梅”绝技的过程进行了详写,“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白云”脱手落在花上,……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对这一过程的详写,突出了素素对画梅的高深造诣,与下文“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另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的情节形成了对比,由此可知素素与雪如都是画梅高手,而且惺惺相惜,为下文素素项雪如传授“梅中梅”的绝技埋下伏笔,对突出素素和雪如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第三次作者对素素传授雪如“梅中梅”的绝技则是一笔带过,因为素素传授雪如“梅中梅”的绝技这一举动已经表明素素的慧眼识人与大度的人物特点,如果详写传授过程则让小说的叙述显得拖沓累赘,故只要略写即可。这样,小说在整体上叙述详略得当,让读者得到很好的阅读体验。

广东省江门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霸角

李方

第一次去帮扶户赖青久家,是队长龚海鹏陪着去的。车从刘湾、滴垴、下寨几个小队驶过,七扭八拐,从谷底爬上梁顶。道弯路窄,但都已硬化,还不算太难走。远远地看到,山嘴上有几株落完了树叶显得灰黑的树木和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龚队长让停车,说:“前面车不能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挖好了路基,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在天冻了,没法硬化,停工了。”

我只好拿上扶贫手册、各种表格,步行前往。我一边躲避着挖虚的土,一边听龚队长讲赖青久。

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大集体的时候,几乎和队里的每个人都闹过别扭。别说其他人,连跟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都不对付,打架吵嘴住不成邻居,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

我心里一沉。“独霸角”是西海固的土语,谓人性格孤僻,待人生冷硬倔。摊上这么一个扶贫对象,工作怕是难以顺利。

还未到门口,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龚队长说:“看!如何?好端端的人、车走的路,给你用绳子拦了。”

赖青久五十七岁,眼不花,耳不聋,腿脚灵便。赖青久问:“干啥的?扶贫的?拿的啥?”

我说:“今天只是来认个路,见个面,填表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你抽烟吗?不抽?那我也不抽了,免得让你受二手烟的害。”我拿出烟敬他,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见他不抽烟,只好作罢。我又问:“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

赖青久很生气:“硬路挖成了虚土,又不硬化,人来车往,尘土飞扬,挡住,不让他走。”

这是路啊,怎么能挡呢?”我劝他。

赖青久大手一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里不让走,他可以绕着走。山下边还有一条路,全硬化,又不远,不过多走15公里罢了。”

初次见面,不好搞得太僵,了解完大致情况,填好表格,我就道别离开了。

清明前后,栽瓜点豆。抽了空,我第二次去老赖家。这次因为正在硬化道路,施工车辆较多,所以车停得更远,我和陪同的妇女主任一同在人欢马叫的施工路段的边上走。

妇女主任说:“独霸角就是独霸角,说话办事就是跟人不一样。前些年湾里种西瓜,也是个收入。他拉瓜到街上去卖,别人问瓜价:‘多少钱一斤?’他说:‘一毛。’别人说:‘少价吗?’也就是那样随口一说,实际上瓜价人人都知道,就蹲下来挑瓜。结果他说:‘少价。两个五分。’你想谁还买他的瓜?去年搞养殖,他老婆养了头母猪,下了猪娃子,让他用摩托车捎到集上去卖。别人问:‘猪娃子好着吗?’他给人家来一句:‘不好,害着病呢!’”

我说:“这不纯粹跟人抬杠吗?”

妇女主任躲着驶过的车辆笑着说:“就是呀,害得他老婆背篼里装上猪娃子集集不落地去卖,又不会骑摩托,被害惨了。”

好容易到了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进了门,妇女主任说:“老赖啊,市上……”

老赖背着背篼,手里提着铲子要出门。老赖问:“干啥的?扶贫的?”

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

赖青久气得把手里的铲子扔了,说:“拿掉?拿掉还不把我家门口当骡马市场了?化肥是拿来了,往家里抬的时候把袋子扯破了,化肥撒了一路,害得我扫了好半天。”

妇女主任脸上挂不住,说:“他叔,你把路挡着车上不来,这么远的路抬上来,可不得扯破了?”

赖青久仰头怒目:“你又没来,你又没抬,你见了?”

赖青久弯腰拾起铲子回手扔到背上的空背篼里,就要走。

我沉下脸,拦住他:“赖兄,撒了的化肥再补给你一袋都行,但你得把路障撤了。这是众人走的路,你不能这样。”

咦,一袋化肥两卷薄膜就能指挥我了?路是众人的,但家门前这一截儿是我的!”

我们只能跟在他的屁股后头出来,先走了,他在身后恨声恨气地锁着大门。

到了秋天,基础母牛入了栏,非得签字不可。但我心里发冷,不想再上山爬洼到山顶上去。我跟村支书说:“你啥时候去老赖家顺便把扶贫手册带去,让他把字签了。”年轻的支书连忙摆手说:“那绝对不敢。别人的可以,老赖不行。你去了他多少还给点儿面子,我去了那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呢!”

这也是实情。现在村上的工作不好搞,村民和村干部之间,有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膜。我只好憋着气再去。车一直开到赖青久家门前不远。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

村支书说:“我们钻过去吧。”

我说:“不。”

我掏出手机拨打赖青久的手机。

谁?打电话啥事?”

老赖将头从大门里伸出来,望了望,关了手机,向我喊:“基础母牛已经拉回来养在圈里了,没啥事我关门了。”

我厉声喊:“老赖,过来!”

老赖趿拉着棉拖鞋,吸着鼻子,边走边说:“天气冻得人淌清鼻呢,出来干啥呀?”

我说:“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

老赖签了字,手扶着拦路的横木,平视着我的眼睛说:“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

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看着我们,突然就笑了,是那种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的笑,他越笑越畅快。天上飘起了雪花,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

(选编自《小小说》)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对赖青久家的环境描写,“灰黑”的树木,“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既符合季节和农户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冷僻的氛围,为下文写赖青久的性格造势。

B. 小说中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但在面对赖青久这样的独霸角时,也难免灰心、生气,这更好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

C. 赖青久家门前挡路的路障从绳子到竹竿到粗壮的长椽,既体现了他的自私、狭隘,也可以从中看出他故意跟人对着干、唱反调的心理。

D. 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表现了赖青久性格孤僻,生冷硬倔,说话做事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使用有限视角来讲述故事,虽然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能拉近小说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带动读者了解我国的扶贫工作。

B. 小说明线暗线交织相照,明线是“我”对赖青久的帮扶工作,写出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象征脱贫工作即将取得成功。

C. 小说没有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我”三次到赖青久家的扶贫工作都不顺利,情节的摇摆更好地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

D. 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人物的语言贴合其身份特点。比如“跟谁都尿不到一壶”“干啥的?”“害着病呢!”,方言口语的运用使西北农村农民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

8. “我”三次到赖青久家,对赖青久的称呼从“老赖”到“赖兄”再到“老赖”,不同的称呼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9. 小说结尾赖青久笑了,“我”和村支书也笑了。他们的笑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6. D    7. B   

8. (1)第一次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2)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3)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   

9. (1)赖青久的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2)“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3)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D.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错。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主要是表现赖青久为人生冷硬倔,喜欢与人抬杠,两次买卖做不成不能片面地推断为致贫的真实原因。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错。最后一公里没有硬化,到正在硬化,到车开到了赖青久家门前不远,展示了扶贫的时代背景,不是小说的暗线;且“即将取得成功”说法刻意拔高,路通了是扶贫工作的进步,不代表扶贫工作即将成功。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

第一次去老赖家之前,“我”听队长龚海鹏介绍老赖,“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当时“我心里一沉”,知道这是个不好做工作的扶贫对象;走到他家门口时果然“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因此见到老赖的时候“我”先拿烟敬他,套近乎,然后说“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这时候“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

第二次去老赖家之前,妇女主任又跟“我”说了老赖卖瓜和卖猪仔的事,让“我”对老赖的孤僻又有了进一步了解;然后看到“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这时候“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

第三次给了扶贫户一万多的牛之后,“我”去找老赖签字,结果看到“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我”当时觉得这人不知好歹,于是拒绝了村支书要求“钻过去”的说法,而是厉声喊“老赖,过来!”。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结尾意蕴和作用的能力。

考生要分析老赖“笑”的原因和“我”与村支书“笑”的原因。

结合原文“我”批评老赖,“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而老赖却抬杠“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当看到“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突然就笑了”。这“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

结合“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

这“笑”与前几次接触时老赖的表现形成对比,表明在“我”和村干部的努力下,老赖对我们的敌意逐渐消除。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充分运用网络文学、影视剧、游戏等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在现有文化产业链条中形成更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也就是IP,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今,正值以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让更多有技术能力和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传统文化的IP挖掘和培育中,如采取建立传统文化IP扶植基金计划等方式,对重点传统文化的活化项目给予定向引导和支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全面运用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等数字化形式,推动传统文化IP化,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编自范小青《科技助力传统文化IP化》)

材料二:

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野蛮与文明之别,文艺创作必须对传统文化取精去糟,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也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应考虑到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时代性,以艺术手法审美地实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达成时空共鸣。当然,在“两有”的区别准则与“两相”的实践路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在传承与发展路径中处理二者关系的实践准则,这对一些由经典名著改编成的网络文艺作品尤为重要。编剧应当对经典名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精辟见解。这里的“转化”应当是提升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应当顺应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顺应艺术传播的媒介特征;这里的“发展”应当是先进战胜落后、文明战胜野蛮、雅致战胜庸俗。

(摘编自张金尧《当前中国网络文艺的三维探析》)

材料三:

在顶层设计方面,把国学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来认识并逐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把传统文化精髓纳入中小学统编教材、教案和课程设置,同时可授权省级教育部门结合区域特点、民族特色编印必要的辅助教材或课外读物。

在教学内容设置中兼顾诗、书、画等经典传统文化元素。加强教师的国学知识培训、进修、考核等,让教师深刻领会国学精华,真正为人师表,更好地传授国学知识,并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摘编自何学彬《重视国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4. 下列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让传统文化IP化,可以使传统文化资源形成更受欢迎的文化符号,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B. 运用数字化手段让传统文化IP化,就能打造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

C. 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文艺作品,要取精去糟、去伪存真,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D. 把传统文化精髓纳人中小学统编教材、教案和课程设置,可以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文化艺术品位。

B. 只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

C. 对经典名著创造性地转化,要注意顺应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顺应艺术传播的媒介特征。

D.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的国学知识培训等,能更为深入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6. 如何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6. 科技助力传统文化IP化;②坚守与创新相结合;③重视国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就能打造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文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全面运用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等数字化形式,推动传统文化IP化,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分析可知,原文语意是“希望能全面运用数字化形式,从而推动传统文化IP化,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并无一定能够做到之意,故选项中的“就能”表述绝对化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从而提高文化艺术品位”理解有误,阅读材料一可知,“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但并无“从而提高文化艺术品位”之意。依据材料二“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里的‘转化’应当是提升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可知,只有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文艺作品,要取精去糟、去伪存真,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不是“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提高文化艺术品位”,故此种说法曲解原文文意了。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从材料一“充分运用网络文学、影视剧、游戏等数字化手段,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在现有文化产业链条中形成更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也就是IP,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概括,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从材料二文句“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野蛮与文明之别,文艺创作必须对传统文化取精去糟,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可概括,只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

3)从材料三文句“在顶层设计方面,把国学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来认识并逐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可概括,国家要重视国学教育,从而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考生若能结合三则材料里的内容,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彩虹

毕飞宇

老铁和虞积藻是大学老师,退休了。他们说不上有什么成就,但孩子争气。大儿子旧金山,二儿子温哥华,最小的是女儿,慕尼黑。这丫头,虞积藻让她跟了自己,姓虞。可是,小棉袄六年前就姓了弗朗茨。

老头子说,退休后,什么都不干,就在“地球上走走”。可是,虞积藻摔了一跤,站不起来了。她躺在床上,脾气坏了,一天到晚叫嚣着要到“地球上去”。老铁关节不好,不能背她下五楼。虞积藻便开始叫三个孩子的名字。老铁是浪漫的,他买来四只石英钟,把时间分别拨到了北京、旧金山、温哥华和慕尼黑,挂在墙上。虞积藻盯着那些钟,动不动就说“吃午饭了”“下班了”“吃午饭了”。老铁想,这样下去不是事。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慕尼黑、旧金山和温哥华,向全世界庄严宣布:“都给我回来,给你妈买房子!”

虞积藻住上了新房,二十九层,有电梯,坐上电动轮椅,一个人都能下楼逛街。可虞积藻却不想动,一天到晚盯着外孙女的相片,并开始学起了德语。老铁有些不知所措,他习惯了虞积藻的折腾,她不折腾,老铁反而不自在,丹田失去了动力和活力。房子很高,很大,老铁的不知所措被放大了,架在了高空。怎么办?老铁趴在阳台上,打量起脚底下的车水马龙。它们遥远,又深不可测。老铁有时想,这个世界和他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看,站得高高的,远远的,看看。嗨,束之高阁喽。

一天,老铁发现,在阳台上能看到隔壁的窗户。窗后有个小男孩,常趴在玻璃背后,朝远处看。老铁望着小男孩,有时会花上很长时间,但小家伙从没看老铁一眼。有一回小男孩似乎朝老铁这边看过一眼,老铁刚想把内心的喜悦搬运到脸上,可还是迟了,小家伙早把脑袋转了过去。

老铁从超市带回一瓶泡泡液。他到阳台上,拉开玻璃,顶着炎热的气浪,吹起了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这是无声的喧嚣,节日一般热烈。小男孩果然转过脑袋,专心看着老铁这边。老铁很快乐。然而,快乐维持不到二十分钟。小男孩拉开窗门,站在椅子上也吹起了肥皂泡。这太危险了。

老铁来到隔壁,敲了半天门,防盗门终于打开了,也只是一道小小的缝隙。小男孩堵在门缝里,脖子上挂了把钥匙,机警地盯着老铁。“你是谁?”老铁笑笑,蹲下去说:“我就是隔壁阳台上的老爷爷。”“你要干什么?”老铁说:“让我进去帮你把窗前的椅子挪开。”“我妈说了,不许给陌生人开门。”老铁的目光越过小男孩,小男孩家境不错。“你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铁树,钢铁的铁,树林的树。你呢?”小男孩招了招手,要过老铁的耳朵,轻声说:“我妈不让我告诉陌生人。”“你妈呢?”“出去了。”“你爸呢?”“也出去了。”

你怎么不出去呢?”

我爸说了,我还没到挣钱的时候。”这孩子逗,老铁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一个人在家干什么?这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老铁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笑容里面充满了巴结和讨好。小男孩很不客气地看了他一眼,“咚”地一声,把门关死了,“干什么?有什么好干的?生活真没劲!”

电话来得突然,老铁的午觉只睡了一半。他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没任何动静。这个中午,电话不停地响,就是没回音。响到第九遍,电话终于开口了:

把你的泡泡液送给我吧。”

你是谁?”

你听不出来?”

你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

我打114问的。”

这孩子聪明。老铁故意拉下脸,说:“你想干什么?”

我的泡泡液用光了,把你的送给我。”

小男孩来了。老铁弓了身子,和他握手,拉他到虞积藻床前。虞积藻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上学没有?”“没有。”小男孩又补了一句,“我已经说英语了。”他挺起肚子,一口气,把二十六个字母全背出来了。虞积藻刚要鼓掌,小家伙已把学术问题引向了深入。他伸出食指,十分严肃地指出:“如果是拼音,要读成aoe……”这孩子有意思。虞积藻痛痛快快地换了一口气,痛痛快快地呼了出去,无声地笑了,满脸的皱纹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菊花,她眼泪都出来了。虞积藻给小男孩鼓了掌,老铁也给小男孩鼓了掌。虽然躺在床上,可虞积藻觉得自己已经站起来了。她一把把小男孩搂了过来,抱在怀里,怀里实实在在的。实实在在的。小男孩把她推开了。虞积藻没有生气,她望着他。这小家伙真是个小太阳,他一来,屋子里顿时就亮堂了。虞积藻手忙脚乱了起来,她要找吃的,她要找玩的,她要把小家伙留在这里,她要看着他,她要听见他说话。

小男孩对老铁说:“把泡泡液给我。”

什么泡泡液?给他呀,还不快给。”

老铁走到虞积藻面前,耳语了几句。虞积藻来了劲,她要到轮椅上去,她要到地球上去。她要看老伴和小家伙一起吹泡泡,她要看泡泡们像气球一样飞上天,像鸽子一样飞上天。虞积藻在客厅大声宣布:“我们到广场上去吹泡泡。”

小男孩脸阴沉下来了,说:“我不下楼。爸爸说,外面危险。”

那我们吃西瓜?”

吃冰激凌?”……

隔壁的门铃是这个时候响起来的。“老师来了,我要上英语课。”

老铁和虞积藻被丢在了家里,屋子顿时安静下来。虞积藻说:“我们下楼去,吹泡泡。”

还没出门,电话响了。虞积藻拿起电话,似乎只听了一两句话,那头电话就挂了。她看了一眼老铁,目光却从老铁的脸上挪开了,转移到卧室里,转移到墙上,最后,盯住了那一排石英钟。

谁呀?”

小男孩。”

说什么了?”

他说,我们家的时间坏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九楼”,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多向的,一方面它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有着象征的意味,象征两个家庭逸出常轨的处境。

B. 童心未泯的老铁、少年老成的小孩,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在境遇和精神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样的情节设计赋予小说更为丰富的内涵。

C. 小男孩来了后,小说连用五个“她要”写虞积藻的反应,这种不避繁复的描写突出了她的喜出望外,但这热情背后又隐含着她深重的情感失落。

D. 虞积藻“叫嚣要到地球上去”,老铁“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小家伙“把学术问题引向深入”,这些幽默而风趣的语言并没有冲淡小说伤感的底色。

8. 小说写老铁吹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9. 契诃夫在谈剧本创作时说:“你如果在第一幕里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你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这把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请据此简要分析小说中有关“时钟”的情节设计及其意图。

【答案】7. B    8. 肥皂泡和彩虹美丽而令人向往,暗示老铁夫妇和小男孩的互动带来的满足;但它们是虚幻的,难以持久的,暗示老铁摆脱孤独、寂寞处境的努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境况。   

9. 小说开始,写老铁为安慰虞积藻,买了四只石英时钟,分别拨到自己和三个孩子所在城市的时间,揭示了老人试图以此获得安慰的心理。②小说结尾,孩子的天真戳破了时钟带给老人安慰的虚幻性,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尴尬的现实。③作者用夸张的寓言式的情节设计,突出了空巢老人内心难以弥补的失落,以及老人与孩子之间无法消除的隔膜,并能引发读者对这一社会问题(因时代发展而致中国传统家庭面临解体)的思考。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童心未泯的老铁”“对比”“他们在境遇和精神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说法不准确,老铁吹泡泡是为了吸引男孩儿,而并非他童心未泯,所以也二者之间也不是对比。老人因缺少子女的陪伴晚年孤独寂寞;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生活单调也显孤独,二者有相似性,不能说是高度一致性。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意蕴的能力。

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作者把肥皂泡描写的非常美丽,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终于招来了小男孩的关注并因此互动。所以肥皂泡和彩虹美丽而令人向往,暗示老铁夫妇和小男孩的互动带来的满足。

但肥皂泡易碎,彩虹易逝,它们都是虚幻的,难以持久的,一时的满足终究解决不了常年的孤寂,暗示老铁摆脱孤独、寂寞处境的努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境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相关情节及作用的能力。

契诃夫的话的意思是,小说里的细节安排或物象设置,都有作者的匠心,都和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或者主题有关。据此分析即可。

小说开始,写老铁为安慰虞积藻,买了四只石英时钟,分别拨到自己和三个孩子所在城市的时间,揭示了老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想要借此来获得安慰。

小说结尾,孩子因为看见时钟才说“时间坏了”,他的天真话语让老人意识到以时钟获得安慰只能是自欺欺人,最终还是要面对尴尬的现实。

关于“时钟”情节的设计和现实生活比较有些夸张,但其中寓意深刻。老人难以克制对子女的思念,居然想出用时钟调成子女所在地时间的办法来寻求安慰,突出了空巢老人内心难以弥补的失落;而这是无法向一个孩子言说的,也是孩子无法理解的,这种老人和孩子的隔阂无法消除,从而引发读者对因时代发展而致中国传统家庭面临解体的问题的思考。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鲍鹏山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就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我们由他知道,那么一个洪荒时代,也发生着我们今天一样的事情: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世态炎凉。

孔子生活的时代确实是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些纵横天下的称霸诸侯,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人说梦。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当他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四面飚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孔子死后,鲁哀公装模作样地悲痛一番,写了一篇诔文:“上天太不公平啦。不肯留下一位老人陪我,让我一人在鲁国孤零零的,唉,多么悲痛。”孔子的弟子子贡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其实,岂止一位鲁哀公?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有谁用他呢?他老先生拿着一把过时的且是万古不变的尺子,东量量,西测测,这也不合“礼”,那也不合“乐”,别人对他敬而远之也是很自然的。正如韩非嘲笑他的,不是根据脚的大小来选鞋,而是“宁信度”而返归取之。子贡以他的经济实力和外交天才,到处为老师打点鼓吹,也没有什么效果。子贡的悲痛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责备鲁哀公不能用孔子,就不大合情合理啦。

孔子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老冉冉而将逝,才抱定“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与日逐走,学而不厌。同时又把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弟子们,诲人不倦的他已是明白地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了!鲁迅晚年自知不久于人世,便一再告诫自己要“赶紧做”。孔子也是在与自己的生命赛跑,赶紧做呵。

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为之深深恸哭。不久,有消息传来,仲由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他被人剁为了肉酱。仲由是孔子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赳赳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仲由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晖最后一次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的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文学史中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家,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把这些作家和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心灵中的某种真实展现出来,这才是所有人都有感受、都会感动的东西。就文学及其历史而言,物理的真实固然很重要,是基础,但我们更需要一种心灵的真实,因为这种真实才能超越时空,超越一个作家自身经历经验和作者之间的隔膜。而且,我觉得,心灵的真实才是本质的真实。我们物理地探讨一个作家的生平和某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很重要;但是,让所有人共鸣的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和个人经历下心灵的震颤。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民族的文学来看一看这个民族的心灵?这不仅需要事实的考据,还需要心灵对心灵的体察、体谅和体味。如果我们把文学史看作是一套知识体系,我觉得这套知识体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你把文学看成是人类心灵的表现,让每个人面对生活的时候,都能从文学中找到类似的情感经历,他就会因此而心灵丰富。

(摘选自鲍鹏山《文学史就是心灵史》)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残烛”很形象,其中“烛”指孔子,也指孔子带给世界的光明,与“黑暗”形成对比;“残”则写孔子的衰弱。

B.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孔子就……一盏明灯”运用了比喻手法,“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运用了夸张手法。

C. 鲁迅晚年以“赶紧做”自我警示,文本以之类比孔子,表明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一般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D. 文末“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千秋万代”,是说从孔子死的那一刻起,其伟大思想开始大放异彩,对中国人产生影响。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其不可而为之”语出《论语·宪问》,作者认为孔子此精神虽可贵,但并不具有社会价值,不过是一种悲剧精神罢了。

B. 《论语·子罕》中的“逝者如斯夫”,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眼见礼崩乐坏而发的慨叹,慨叹淳厚的古风已随周王朝的衰颓如水东逝了。

C. 《韩非子》中“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只信教条而不顾实际的人,本文作者以这则寓言批评了孔子的脱离现实、一味泥古。

D. 孔子的绝命歌中,“太山”指周王朝,“梁柱”即各路诸侯,“哲人”是其自许;末句透露了孔子对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悲伤。

8. 从文本二看,在评论一个作家的创作时,应注意到哪些“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 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孔子的哪些思想情感让作者感受到了“心灵的震颤”。

【答案】6. D    7. D   

8. 通过事实的考据,物理地探讨一个作家的生平和某一作品的创作背景(物理的真实);
②通过心灵对心灵的体察、体谅和体味,展现作家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和个人经历下心灵的震颤(心灵的真实)。
   

9. 身处乱世,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②年华易老,壮志难酬的伤逝之悲;
③惜时如金,勤勉不怠的生命精神;
④爱生如子,惜才如命的师者情怀。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D. 其伟大思想开始大放异彩”错误。孔子的思想在他生前就已经开始影响中国人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千秋万代”的意思是,孔子死了,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并不具有社会价值”错误。原文是“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作者是赞扬孔子的精神的,只是为他不得重用、大道难以推行而感到悲哀。

B.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眼见礼崩乐坏而发的慨叹,慨叹淳厚的古风已随周王朝的衰颓如水东逝了”错误,“逝者如斯夫”是孔子慨叹人生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C.批评”错误。作者并无批评孔子之意,而只是在直陈其事,表达的是对孔子处境的同情。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题干是“从文本二看,在评论一个作家的创作时,应注意到哪些‘真实’”,可见答题区间在文本二,学生需要筛选出作家创作应注意的“真实”。

由“就文学及其历史而言,物理的真实固然很重要,是基础”“我们物理地探讨一个作家的生平和某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很重要”可以概括出“物理的真实”。

由“但我们更需要一种心灵的真实,因为这种真实才能超越时空,超越一个作家自身经历经验和作者之间的隔膜”“但是,让所有人共鸣的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和个人经历下心灵的震颤”可以概括出“心灵的真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和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孔子的哪些思想情感让作者感受到了‘心灵的震颤’”,因此,答题区间在文本一,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分析孔子的精神,并分点作答。

由“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可知,在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汲汲奔走,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让作者感动。

由“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可知,孔子大道难行,年华逝去,壮志难酬,让作者感到悲哀。

由“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老冉冉而将逝,才抱定‘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与日逐走,学而不厌。同时又把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弟子们,诲人不倦的他已是明白地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了”可知,孔子惜时如金,勤勉不怠的生命精神让作者感动。

由“‘天丧予!天丧予!’孔子为之深深恸哭”“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仲由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等句可知,孔子爱生如子,惜才如命的师者情怀让作者感动。

广东省东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

(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

《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

其《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活”的化身。

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

(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

材料三: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红楼梦》,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摘编自《蒋勋说<红楼梦>》)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

B. 《红楼梦》因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感动了很多人,所以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

C.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D. 《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

5. 《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人化,浑朴天成。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B. 《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方便阅读。

C. 《红楼梦》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

D. 《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

6. 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林语堂为什么最喜欢探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B   

6.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②探春聪明,大器,她极力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处事公正不徇私,展现出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③探春的形象符合林语堂的思想取向,探春是林语堂尊崇的生命典型。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信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扩大范围,“其研究集中在……”错误,“集中”前少了“绝大多数”。

B.因果混乱,《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是因为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D.曲解原意,“《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的说法不对,林语堂不喜欢妙玉,原文是“《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相关信息能力。

B.《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不是《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的原因。原文具体表述是“《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是《红楼梦》风靡世界的表现。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相关信息,归纳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

依据原文“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分析,可以得出“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探春的形象符合林语堂的思想取向,探春是林语堂尊崇的生命典型”;

依据原文“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分析,可以得出“探春聪明,大器,她极力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处事公正不徇私,展现出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

B. 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

C. 小说以“暮鼓”为题,富有艺术魅力,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使文章情节紧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在结束部分以此点明主旨。

D. 小说情节平实,语言简约洗练,比喻生动形象,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让人感动,字里行间让人领会出人生启悟。

8. 从“她”眼中的“老头”到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设计十分巧妙。试结合全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9. 最后三段呼应标题,着意写“暮鼓”。结合全篇,从不同层面探究“暮鼓”的意蕴。

【答案】7. D    8. 情节上,运用戏剧性反差手法,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人物上,突出了老母亲作为打工人独特的“男性化”外貌,侧面描写了农民工劳作、生存的艰辛。③主题上,为后文体现“暮年而不屈服现实的倔强”的主题做铺垫。“爸与妈”双重角色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打工老母亲身上“父亲般坚韧刚强”。   

9. ①“暮鼓”是黑暗中会所的演奏,更象征着虽迫近黑暗却坚强有力、催人振奋的生命鼓声。②“暮鼓”寓指打工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像父亲一样艰辛劳作的坚韧顽强的品格。③“暮鼓”和暮鼓般的母亲给“她”心灵的鼓舞,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顽强奋进的姿态。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错,文章第一段“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显示“她”对年龄有一种担忧。

B.仅仅是因为”不正确,更重要的是在“她”的眼里和感觉中,在路边站着用餐的母亲虽是暮年却仍辛勤劳作,坚韧不屈,有“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更像一位父亲。

C.是串联故事的线索”错,“暮鼓”没有贯穿小说始终,只出现在小说结尾部分,起点题作用。“暮鼓”在小说中有双重含义:既是指会所里“引人驻足”的庆典或者某场欢宴的鼓声,更是为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村老母亲奏响的坚强乐观美好的生命鼓点。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情节设置的作用的能力。

情节方面:根据文章第四段“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可知,“她”开始看到这位母亲的时候,认为是一个老头;而当年轻人喊“妈”时,她误以为是喊自己,认为年轻人认错人了;结果,等到看到年轻人走到“老头”面前时,她才知道“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前后的反差设置了悬念,使得情节起伏跌宕,造成了戏剧性的效果,情节的反转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人物方面:这位母亲的头发落满了灰尘,满脸皱纹,甚至有男性化特征,让人误以为是个老头,与在城市中生活的她完全不同,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民工劳作、生存的艰辛。

主题方面:这位母亲不仅有着男性化的外貌特征,且从她拉着铁锨走路可知,她仍在劳动,与儿子一起在工地上吃简陋的饭菜,母子俩连吃根胡萝卜都是奢侈。“爸与妈”双重角色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打工老母亲身上“父亲般坚韧刚强”,突出了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含义及多角度探究小说意蕴的能力。

意蕴”指所包含的意思,一般从表面意开始,继而思考其深层意、比喻意、象征意等。

暮鼓”,本义是指“暮色中的鼓声”,从文中来看,指的是小说结尾部分从会所传来的鼓声,“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暮”说明临近结束,而“鼓”又给人坚强有力的感觉,催人奋进;因此这里的“暮鼓”更象征着虽迫近黑暗却坚强有力、催人振奋的生命鼓声。

从整个故事看,与“暮”相关的有“她”,有农民工的母亲,这位母亲“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年纪已经不小,还在工地上干活,和儿子这样的年轻小伙子一起吃工地上的伙食。从农民工母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到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暮鼓”烘托了这一人物形象;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她”从“暮鼓”和农民工那里受到心灵的警醒与鼓舞。原来的她注重的是外表的年轻,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然而在看到农民工母亲之后,她的精神有所改变,“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她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奋进态度,“暮鼓”也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华中师大海丰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芳的灯

王安忆

走在那条湿淋淋的小街上,家家门户紧闭。雨滴敲在水泥路面上,滴滴答答,在空寂的街上溅起回声。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家家户户半启着门,老人在门前择莱,小孩在门前嬉闹。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我走过这里,望见一扇大敞着的门里,似乎已经是午饭以后很久了,可桌上依然杯盘狼藉。一条壮汉横在竹榻上,睡得烂熟,苍蝇停在他的脸上,十分安然的样子。一个老妇人,像是壮汉的母亲,背着门在踩一架沉重的缝纫机,粗钝的机器声盖住了汉子的鼾声。满屋都是叫不出名目的破烂东西,我甚至嗅到了一股腐臭味,于是便扭回头,走了过去。

后来,我搬进新居,开始一日三回地在这条街上往来,因为上班的需要。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这街上多了一个小小的水果摊,摆在临街的一扇窗下。摊边坐着一个女孩,留着日本娃娃式的头发,浓浓的刘海儿罩着活泼泼的眼睛,面容十分清秀,只是略显苍白,可是,唇却有天然的红润。她穿的也是红颜色的衣服,一朵红云似的停在黄的梨、青的苹果、黑色的荸荠旁边,静静地看一本连环画或是织一件不仅限于红色的毛衣。如有人走过,她便抬起半掩在乌黑的额发后面的眼睛,如那人迟疑了脚步,她就站起来,静静地却殷殷地期待着。很少有人会辜负这期待。

有一次,她见我过来,就迎上来:“今日的哈密瓜好得很,昨晚才从十六铺码头进来的,虽然贵了一些,可是划得来的。”

我没买哈密瓜,而是挑了几只苹果。我看见她举秤的手是极大的,关节突出,掌心有些干枯。她的脸却是极其年轻的,脸颊十分柔滑、白皙,眼睛明澈极了。她称好苹果,爽快地免了零头,帮我装进书包。

天黑以后,这里的生意便忙了许多,除了女孩,还有个男人在帮忙,叫她阿芳。我猜想这个男人是她丈夫,可又觉得她委实太年轻,远不该有丈夫。有一日,我忽然觉得阿芳有些异样,来回走了几趟,才发现她的腰身粗壮了,显然有了身孕。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很惋惜似的,又很感动。再看他们这一对,也觉得颇为美好。他结实健壮,而她清秀苗条,叫人羡慕。他干活不如阿芳利索,态度也欠机灵,可是,对人的殷切却是一样的。

有一日,我问阿芳:“水果是谁弄来的呢?不会是你自己吧。”

她说:“是我男人。他下班以后,或者上班以前,去十六铺。”

那么执照是你的了?”我问。

是的,我是待业的嘛!”她回答,脸上的孕斑似乎红了一下,我便没有再多问。

有了阿芳和她的水果摊,这条街上似乎有了更多的生机,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

后来,水果摊收起了,大约是阿芳分娩了。这条街便格外地寂寞与冷清了。阿芳的门关起来了。关起来的门,如同汇入大海的水滴,退进那一长排、面目如一的门里。我竟再也不记得哪一扇才是阿芳的门。偌大的世界中,一个小小的阿芳,又算得上什么呢?几个来回以后,我便也淡忘了。

一天傍晚,我忽然看见了阿芳。她依然是罩到眼睛的刘海儿,眸子明亮,皮肤白皙,穿了一件红花的罩衫,安然地守着一个色彩缤纷的水果摊。她怀里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有着和她一样鲜艳的嘴唇,看上去是那样惹人喜爱。她似乎并没认出我,用一般的热切的声音招呼:“买点儿什么吧。 ”

我挑了一串香蕉,她将孩子放进门前的童车里,给我称秤。我看见她的无名指上多了一枚粗大的赤金的戒指,沉甸甸的,发出微弱的光芒。

从此,这里又有水果摊了,又有了阿芳、阿芳的男人,还有阿芳的孩子。阿芳也渐渐地认识了我,或是说记起了我,过往都要招呼,要我买些什么,或问我昨日的瓜果甜不甜。我还可以自由地在那里赊账,虽然我从来不赊。

毛头渐渐地大了起来,阿芳也渐渐地圆润起来,却依然容貌俏丽,只是脖子上又多了一条粗重的金项链,腕上也有了一只小巧的手镯。夜晚,她男人将电灯接出门外,灯光下,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摊上的水果四季变化,时常会有些稀奇而昂贵的水果,皇后般地躺在众多平凡的果子中间。

这一幅朴素而和谐的图画,常常使我感动,从而体会到一种扎实的人生力量与丰富的人生理想。

一天夜间,下着大雨。忽听有人招呼我,原来是阿芳的男人,正站在门口。他说,今日有极好极好的香瓜,不甜不要钱,或者买回吃了再付钱。我朝他笑一笑,便收了伞进去。毛头睡着了,盖着一条粉红色的毛毯,伸出头,口里还含着手指头。阿芳在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越剧大奖赛的实况,那是一台二十英寸的彩电。屋里有冰箱、双缸洗衣机、吊扇、录音机等。我从筐里挑好香瓜,付完钱,阿芳的男人又邀我坐一坐,避过这阵大雨。

我站着与他说话。我问他:“就你们自己住这里吗?”

他说是的,姆妈在去年去世了。

水果赚头还好吗?”我问道。

没有一定的,”他说,“像去年夏天的西瓜,太多了,天又凉快,价钱一下子压了下来,蚀了有几百呢!国营商店蚀得就更多了。”他笑了一下。他虽长得粗壮,眉眼间却还有一丝文气,像读过书的样子,就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只不过是车工罢了,插队回来,顶替姆妈的。

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想起很多年以前,从这里经过,有一扇门里的邋遢而颓败的景象。那里有一个儿子,也有一个母亲。或许就是这里,就是这里,一定是这里。我激动起来。阿芳随着电视里的比赛选手在唱“宝玉哭灵”,她是那么投入,以至竟然没有在乎我这个陌生人的闯入。我看着她,心里想着,难道是她拯救了那个颓败的家,照耀了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黯淡的生计,并且延续了母与子的宿命与光荣?

可我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不是那里。这里所有的门,都是那样的相像。我极想证实,又不敢证实。我怕我的推测会落空,就像怕自己的梦想会破灭。我很愿意这就是那个家,我一心希望事情就是这样。于是,我决定立刻就走。雨比刚才更大、更猛,阿芳的男人极力地挽留我,连阿芳都回过头来说道:“坐一会儿好了。”

可我依然走了。我逃跑似的跑出阿芳的家,阿芳的灯从门里幽幽地照了我好一程路。我没有再回头。我怕我忍不住会发问、去证实,这是那么多余而愚蠢。我不愿这个美丽的故事落空,我要这个美丽的故事与我同在。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写雨后的小街上门户紧闭和雨滴的声音,晴天的小街上老人和小孩的活动,这些环境描写表现出小街上人们生活的平和和闲适。

B. “留着日本娃娃式的头发”“活泼泼的眼睛”“面容十分清秀”“穿的也是红颜色的衣服”等神态外貌描写,表现了水果摊女孩的清秀俏丽,有诗意美。

C. “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很惋惜似的,又很感动”,“惋惜”是因为女孩年轻俏丽,身边的男人结实健壮年纪大,与她不般配,“感动”是因为男人和女孩对人一样的殷切,共同为生计操劳,颇为美好。

D. 文章写的虽是小街上一个水果摊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小事,而女主人公善良热情、勤劳坚韧的形象,一家人平静温馨的生活,让“我”感动,体会到扎实的人生力量和丰富的人生理想。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三段写“我”走过小街看到的一扇门里邋遢颓败的生活景象,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阿芳的加入使这个家庭获得生机和活力做铺垫。

B. 文末写“我极想证实,又不敢证实”的矛盾心理,是因为我害怕证实会出现不是预设的情况,整个故事就无法成立,“我要这个美丽的故事与我同在”,从而深化主旨,表达了对阿芳扎实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C. 文中多处描写阿芳的眼睛,突出强调了她眼睛的活泼、明澈、明亮,表现了阿芳的年轻纯真,乐观热情。

D.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叙述人,起到见证故事、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主旨的点化和升华起到重要作用。

8. 简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9. 小说以“阿芳的灯”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用“圆润”“俏丽”“多”等形容词,用“又”“也”等虚词,表现了阿芳家生活质量的提升。②多用短句,简洁干净,富有节奏感。③运用排比,写出了阿芳家平静的生活状态;用比喻、对比,赋予水果丰富的意味。④语言朴素,展示了生活中平淡而和谐的图画。   

9. 阿芳门前的那盏灯,照亮了阿芳的水果摊及夜行人;②象征着阿芳为改变家境而积极进取的精神;③象征着希望,给“我”和“我们”以温暖和力量。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C项,“‘惋惜’是因为女孩年轻俏丽,身边的男人结实健壮年纪大,与她不般配”错误。结合“他结实健壮”“他干活不如阿芳利索,态度也欠机灵,可是,对人的殷切却是一样的”等分析,“惋惜”的原因分析有误,男人结实健壮正确,“年纪大”于文无据。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矛盾心理”错误,“可我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不是那里”“我极想证实,又不敢证实。我怕我的推测会落空,就像怕自己的梦想会破灭。我很愿意这就是那个家,我一心希望事情就是这样”“我怕我忍不住会发问、去证实,这是那么多余而愚蠢”等分析,“我”的心理并非矛盾,因为“我”认为这样做是“多余而愚蠢”的。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段语言特色的能力。

抓住“圆润”“俏丽”“多了一条粗重金项链”“一只小巧的手镯”等分析,运用形容词和虚词,从阿芳的形体、容貌、穿戴等方面来写阿芳的生活的变化,透过阿芳生活的变化可知这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抓住“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摊上的水果四季变化”等分析,划线语段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

结合“灯光下,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分析,运用排比手法,写了阿芳、阿芳男人、毛头等的日常生活,写出了阿芳家平静的生活状态。结合“摊上的水果四季变化,时常会有些稀奇而昂贵的水果,皇后般地躺在众多平凡的果子中间”分析,把“水果”比作“皇后”,运用比喻修辞;“稀奇而昂贵的水果”和“平凡的果子”,运用对比手法,赋予水果丰富的意味。结合“毛头渐渐地大了起来,阿芳也渐渐地圆润起来”“她男人将电灯接出门外”“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摊上的水果四季变化”等分析,语言朴素,展示了一幅朴素而和谐的图画。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

结合“她男人将电灯接出门外,灯光下,阿芳织毛衣,阿芳的男人看书,毛头在学步车里学步”“阿芳的灯从门里幽幽地照了我好一程路”等分析,“阿芳的灯”的表层含义指的是照亮了阿芳的水果摊及夜行人的具象的灯。

深层含义指的是象征意义,主要有两层,一层从阿芳自己的精神层面分析,另一层从阿芳给大家的影响角度分析。分析时注意紧扣“灯”的形象以及作用。结合“有一次,她见我过来,就迎上来:‘今日的哈密瓜好得很,昨晚才从十六铺码头进来的,虽然贵了一些,可是划得来的’”“用一般的热切的声音招呼:‘买点儿什么吧’”“我看着她,心里想着,难道是她拯救了那个颓败的家,照耀了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黯淡的生计,并且延续了母与子的宿命与光荣”等分析,阿芳努力,对顾客热情、周到,带动着丈夫做好水果生意,引领着这个家渐渐走出黯淡,象征着阿芳为改变家境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结合“有了阿芳和她的水果摊,这条街上似乎有了更多的生机,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后来,水果摊收起了,大约是阿芳分娩了”“我不愿这个美丽的故事落空,我要这个美丽的故事与我同在”等分析,“阿芳的灯”象征着希望,带给生活生机,带给“我”美丽的感觉,给“我”和“我们”以温暖和力量。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