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河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河南省焦作市县级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等,其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而“道”的境界,则决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道”表现为内涵;“技”表现为姿容,“道”表现为意态;“技”表现为工巧,“道”表现为神妙……比如同样是画“深山藏古寺”,在重峦叠嶂中露古刹一角的是“技”,老和尚以瓢舀泉水入桶的则入“道”……

究竟如何才能超越“技”的层面,更上一层楼而抵达“道”的化境?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蔡元培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我国,自古以来,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水乳交融、相互渗透。仁爱、宽恕、谦恭、诚信的道德追求,对立统一、周而复始的圆形思维方式,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的强身健体之道,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文质彬彬”的完美君子人格。先学做人,后学为文,“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

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真真切切地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体悟社会中的美与丑、清与浊、正与邪、真与伪,才能产生充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在当今这样一个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道”蕴藏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多读多学,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传统。只有善于不断从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才能强大自己的心灵、高尚自己的品格、丰沛自己的才情、敏锐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才能在创作时文思泉涌、得心应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将风云之色”,才能拥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

(摘编自赵海菱《文艺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重“道”还是重“技”往往决定了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文艺创作境界的高下。

B.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水乳交融,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君子人格。

C. 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所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D. 想要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必须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分析文艺“技”与“道”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技”而“道”的途径。

B. 文章举出画“深山藏古寺”的“技”与“道”的例子,旨在强调“道”比“技”更重要。

C. 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强调了美育与情感的关系,指出人能通过美育获得全面发展。

D. 文章认为要从社会生活和优秀文化遗产这两个方面中去体察、感悟艺术创作的“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只要拥有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就能达到“道”的境界。

B. 美育是培养人的情感的教育,也是文艺创作超越“技”抵达“道”的化境的唯一路径。

C. 新时代要求文艺作品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文艺工作者要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D. 技”和“道”对文艺创作都很重要,重视“道”的体悟会比重视“技”的训练成就更大。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的语言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作品常常借描写具体场面或景物的语言进行象征和暗喻,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B.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C.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该受到推崇,而一些描写景物时单纯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相对逊色。

D.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里的“画”不仅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画”的背后还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的诗性有多种表现,即便有些日常普通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读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感悟到未直接表达出的潜在内容。

B. 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已经说出的言辞对其隐含着的意思是否有所启发。

C. 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反复铺陈,而诗的语言则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D.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两句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正好体现了诗的语言“言约”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勰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其实是指诗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字里行间隐含着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思考、感悟。

B. 诗的语言往往在已经直接表达出的内容中,还隐含着很多未说出的内容,这一点是诗的语言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重要区别。

C. 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都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常见,成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

D. 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组合意象来表达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因此,“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

 

河南省信阳市多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

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

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20217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

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MOO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1.25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1.5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摘编自胡珉垮《“倍速播放”,赢了时间?》,20201015日《中国科学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倍速播放”选项已然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标配。它能让用户自行选择观看视频时的速度快慢。

B. 倍速播放是观众艺术欣赏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它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C. 肯塔基大学的试验和同年度日本的试验虽然不相同,但都能证明视频播放速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D. 在李葆明教授看来日本、美国及MOOC的实验设计无意义,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只是播放速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你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

B. 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并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重要数据。

C. 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 MOOC的实验结果看,视频播放时有无字幕时视频的播放速度对人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相同,无字幕时影响显著。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倍速播放的相关理念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收看网课时可以1.5倍速度播放视频,但到了关键处正常播放,特别难懂的地方重复播放。

B. 如果出于新奇性就可以用倍速方式,随便看看;而对于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影视作品,就可以按其原速品味。

C. 美国一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多年来一直会把歌曲和内容提高5%速度播放,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

D. 孙玮:倍速播放实际是个体对原作进行了再度创作,特别是电影和音乐,其节奏的快慢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特韵味。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看《哪吒·魔童降世》,到底在看什么?中国的神话,不能单纯当童话故事来看。神仙妖鬼那些事,其实都是人的事。小小的陈塘关里,也包罗着人生百态。

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加了特效的翻版。太乙真人,也可以称他为太二真人,或者太乙真二。二和可爱是公认的,但也就适合二次元,放在现实中试试?上班睡觉,喝酒误事,把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办成惨剧。肚子吃得溜圆,大脑经常缺弦,关键时刻掉线。这样的爷,我们见得不少,以后也不想再见。上面的仙官稀里糊涂,下面的小仙也就稀里哗啦。两个看守哪吒的的结界兽,推卸责任熟练,内讧搞得热烈,就是守不住结界。全片平均每十分钟放哪吒逃跑一次,闹得百姓生无可恋。

谁是陈塘关最大的定时炸弹?龙王。人最怕的就是不知足。已经拥有了大海,还想着上天。自己这辈子仕途到头,就寄希望于儿子,利用职务影响非法谋取各种资源,帮助儿子往天庭发展。龙王这类人,手握重权,身处要职,却政治野心不小,和申公豹等私欲膨胀的仙官结成小圈子,成天琢磨些不阳光的事情。这种才是真正的魔性,不怕一百个哪吒大闹街巷,就怕一个龙王兴风作浪。

龙王三太子敖丙,全村人的希望之星。天生有神丸加持,颜值武功双高,有爱心有节操,还有最硬龙鳞外套。他勤学苦熬,只为了直上云霄,把龙族带出苦沼。可惜,他建功立业执念太深,为了家族荣耀,朋友、百姓皆可抛。这么冰雪剔透的一个人儿,白惹得一身污糟。有人觉得敖丙黑化得太突然,其实他本就如此,骨子里光宗耀祖的包袱太重,蜕变只在一念之间。

这对龙王父子,深刻诠释了家风家教是多么重要。不过人生不是一登场就能当主角或者大配角,或许最开始只能像李府的小吏和接生婆那样,串个剧情跑个龙套。就怕定力不行还想加戏,被坏人贴上傀儡符利用一下,做了恶事还什么都不知道。

做恶的那么多,但有一个人最该被问责——主要领导元始天尊。想他当初降服了魔丸,一掌劈碎不就全剧终了么,偏要等三年后才引天雷把它毁掉。三年间惹出那么多事端,老爷子倒不知躲到哪逍遥去了。作为一把手,必须养成好习惯:发现问题,迅速解决,抓早抓小,把小妖小魔都扼杀于丸子状态。

那么陈塘关就没有“好人”了?李靖夫妇,经典的好人。整日里扫黑除恶,降妖伏魔,百姓特拥护、领导特器重,不然也不会安排神丸托生到他们家孩子身上。不过他们家最厉害的还是家风,把哪吒这棵歪草,硬是吹到了正道上。哪吒想出去干坏事的时候,李府是制约他的笼子,他被嘲笑排挤的时候,李府是包容他的港湾。如果我们人生迷茫无知的时候,都能遇到这样带路的好领导,有个组织作坚实靠山,那就幸甚至哉,可以唱歌咏志了。

有人幸,有人悲。申公豹,全片最可悲的仔。他生来就不是人,是个豹子精,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他靠着自己打拼,从低微小妖修炼成高级上仙,风光无匹,标准人赢。他努力工作一百年,法术不比太乙真人差,身材比太乙真人好。但是领导就不器重他,把重大任务留给太乙,把嫉妒恨留给申公豹。申公豹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就因为他是妖。他悲伤成四十五度,说了一句经典台词:“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讲真,我们没看到别人的成见,却满屏都是申公豹内心的阴暗。他把名利看得太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觉得要做人上人才能真正变成人,结果自己做的事却越来越妖。

一个人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妖,就没有人能帮他做人。申公豹生来是妖,哪吒生来是魔,底子都不好。他俩之间,差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认了命,就成了中年危机的申公豹,精神迷茫,方向错乱;拼了命,就是永远童真的哪吒,活得火热热,死得明亮亮。话说谁初出茅庐时,不是个哪吒呢?急切想得到认可,却免不了被怀疑和刁难;想为别人做点好事,却掌握不好方式方法,造成许多麻烦。善良又暴躁,激情又玻璃心。连那对黑眼圈,都像极了我们熬夜加班的容颜。

你看到了谁的影子,你又活成了谁的样子?还好更多时候,我们只是陈塘关的围观群众。爱转发谣言,人云亦云,经常被成见牵着鼻子走,用键盘侠的武功伤人。但也爱憎分明,对李靖这样的好官,衷心爱戴,虽然怕哪吒怕到要死,还是看在李靖的情面上,来参加小魔头的惊悚生日趴。当哪吒从敖丙手中救下陈塘关,我们也会感激一跪。正印证了哪吒母亲那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善用自己的神力替他们斩妖除魔,百姓又岂会把你当妖怪?”得了人心,才算得上完美大结局。

(选自人民日报《<哪吒>里,你看到人生百态了吗?》)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能把《哪吒》单纯当童话故事来看,它包罗着人生百态。

B. 敖丙是全村人的希望之星,骨子里光宗耀祖的包袱太重。

C. 申公豹内心阴暗,把名利看的太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D. 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能是陈塘关的围观群众。

2. 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定时炸弹”龙王和李靖夫妇相关事例,得出“得了人心,才算得上完美的结局”的结论。

B. 文章以中国的神话都是人的事,自然地引出“哪吒里,包罗着人生百态”这一观点。

C. 文章第六自然段,先举例论证元始天尊应为最该被问责之人,而后推出养成防微杜渐的好习惯的必要性。

D. 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文章通过申公豹的台词论证了其悲剧根源在于他人的成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于太乙真人这样的人持否定态度,这种人做领导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

B. 文章关于龙王和李靖夫妇的家风的论证很好地诠释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道里。

C.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遇到李靖夫妇这样的领导,是人生之幸事,就可以无忧高歌了。

D. 龙王和现实生活中那些手握权力却假公济私的官员一样,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创作的源泉来自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深入生活,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

文艺根植于生活,不是被动反映生活,也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在高空翱翔俯视。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在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经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已经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就不能飞得高远。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节选自庞井君《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与文艺的关系是土壤与禾苗、果实的关系,创作的源泉来自脚下的土地、砥砺前行的脚步和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

B. 如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可以端正文艺创作的态度,作家的作品也才能流动着最真挚的情感。

C. 作家要正确认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根植于生活但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

D. 文艺创作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与文艺的关系,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化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浴火重生,有赖于中华文化的支撑。

2. 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在生活的沃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迸发出最动人的力量。

B. 艺术家要在扎根生活基础上,借助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C. 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

D. 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导致新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不断涌现,中华美学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的土壤是生活,文艺只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B. 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其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等。

C. 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气质、价值和结构,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

D. 如今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等,文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读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要读懂《乡土中国》,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作者却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及一套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需要我们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作深刻的研究,认清乡土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如果能清楚乡村建设者们的主张和学说,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

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乡土中国》属于论述类文体,这是由本书的写作目的决定的。它不是一本文学类的作品,而是一本以论述为主的学术专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篇文章,是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这些文章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来分析,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把握这一特点。

为了读懂《乡土中国》,我们还需要对这本书的写法做一些认识,它最大的写法有些什么呢?其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即从生活中的事例讲起,逐步分析这些个别现象的特点以及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归纳出自己的结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文章中多有体现。

比如《无讼》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形态中维持社会治理的方式,围绕讼师(律师)在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作论述,判然划分出了礼治社会和法治社会对打官司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从而得出结论:都市社会,法律必不可少,律师地位很重要,而在乡土社会里,的发生,则是社会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人们凭借心中的良知,就可以处理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可以维持和谐的社会治理。

其次,我们还要对《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做一些分析。《乡土中国》有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述,比如讲到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或讲述一个案例的时候;但讲到某种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时,的确是有些艰涩难懂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我们要紧扣文章的标题来读,因为文章的标题是全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提炼。比如在《血缘与地缘》一文中,开头一段先讲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的权力,第二段则论述生育是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作者写这些,一是为了论述清楚乡土社会血缘的特点,二是为后文写地缘的特点作铺垫,因为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它们之间必然有本质不同的地方,地缘社会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大方向。

至于论述方面,作者通常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纵的方面是作者的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方面则是对事实与案例联系的综合与分析,有时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述更加丰富有力,往往在横的方面展开过多,导致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这时我们要注意回顾前文的论点,并与之进行对照,看看其论点是平行的还是推进的。这样来读,也就不难理解内容了。

(摘编自戴庆华《怎样读懂(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中国》针对中国人“愚、弱、穷、私”四大痼疾,提出要依据中国乡土社会的地域特点及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来进行治理。

B.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论著,共有十四章,它不属于文学作品;虽以论述为主,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C. 《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论著,有时语言通俗易懂,如文中所讲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案例,形象生动,有文学性;但文中也不乏晦涩难懂之处。

D. 《乡土中国》阐述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是维持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展开,主体部分从时代背景、文体等多方面阐述了读懂《乡土中国》的具体方法。

B. 本文运用例证法,举《无讼》一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在写法上有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结论的特点。

C. 文章在分析《血缘与地缘》时先概述其首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再概括作者写这些的两个目的,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D. 《乡土中国》在论述方式上通常纵横交错,纵的是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是对事实与案例的综合与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中国》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全书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

B. 《乡土中国》在论述时有时往往横的方面展开较多,读者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不对文章前后观照就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C. 在乡土社会里,“讼”的发生是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里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

D. 《乡土中国》一书,结合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质,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对推进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河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河南省焦作市县级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等,其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而“道”的境界,则决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道”表现为内涵;“技”表现为姿容,“道”表现为意态;“技”表现为工巧,“道”表现为神妙……比如同样是画“深山藏古寺”,在重峦叠嶂中露古刹一角的是“技”,老和尚以瓢舀泉水入桶的则入“道”……

究竟如何才能超越“技”的层面,更上一层楼而抵达“道”的化境?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蔡元培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我国,自古以来,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水乳交融、相互渗透。仁爱、宽恕、谦恭、诚信的道德追求,对立统一、周而复始的圆形思维方式,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的强身健体之道,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文质彬彬”的完美君子人格。先学做人,后学为文,“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

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真真切切地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体悟社会中的美与丑、清与浊、正与邪、真与伪,才能产生充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在当今这样一个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道”蕴藏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多读多学,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传统。只有善于不断从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才能强大自己的心灵、高尚自己的品格、丰沛自己的才情、敏锐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才能在创作时文思泉涌、得心应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将风云之色”,才能拥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

(摘编自赵海菱《文艺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重“道”还是重“技”往往决定了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文艺创作境界的高下。

B.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水乳交融,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君子人格。

C. 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所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D. 想要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必须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分析文艺“技”与“道”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技”而“道”的途径。

B. 文章举出画“深山藏古寺”的“技”与“道”的例子,旨在强调“道”比“技”更重要。

C. 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强调了美育与情感的关系,指出人能通过美育获得全面发展。

D. 文章认为要从社会生活和优秀文化遗产这两个方面中去体察、感悟艺术创作的“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只要拥有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就能达到“道”的境界。

B. 美育是培养人的情感的教育,也是文艺创作超越“技”抵达“道”的化境的唯一路径。

C. 新时代要求文艺作品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文艺工作者要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D. 技”和“道”对文艺创作都很重要,重视“道”的体悟会比重视“技”的训练成就更大。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因果倒置,依据原文第四段“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真真切切地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可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天活水,所以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旨在强调‘道’比‘技’更重要”错,依据原文第一段“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道’表现为内涵;‘技’表现为姿容,‘道’表现为意态;‘技’表现为工巧,‘道’表现为神妙……比如同样是画‘深山藏古寺’……”可知,文章列举画“深山藏古寺”的“技”与“道”的例子,旨在让读者明白何为“技”与“道”。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创作者只要……,就能……”说法绝对,依据原文第一段“而‘道’的境界,则决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可知,“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是必要条件,但不等于有就能达到“道”的境界。

B.“抵达‘道’的化境的唯一路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一段“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可知,不能说是“唯一路径”。

D.“重视‘道’的体悟会比重视‘技’的训练成就更大”于文无据,依据原文最后一段“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可知,文章强调二者同等重要。

故选C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的语言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作品常常借描写具体场面或景物的语言进行象征和暗喻,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B.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C.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该受到推崇,而一些描写景物时单纯注重形似的作品则相对逊色。

D.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里的“画”不仅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画”的背后还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的诗性有多种表现,即便有些日常普通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读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感悟到未直接表达出的潜在内容。

B. 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已经说出的言辞对其隐含着的意思是否有所启发。

C. 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反复铺陈,而诗的语言则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D.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两句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正好体现了诗的语言“言约”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勰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其实是指诗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字里行间隐含着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思考、感悟。

B. 诗的语言往往在已经直接表达出的内容中,还隐含着很多未说出的内容,这一点是诗的语言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重要区别。

C. 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都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常见,成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

D. 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组合意象来表达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因此,“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都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错误,无中生有。根据原文“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表明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的;但无证据表明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的。根据原文“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其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只是这首诗的其中两联。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错误,据第二段“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可知,这是对诗歌创作的要求,而实际上,作家们水平不一,创作出来的诗歌中,并不全是“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欠妥,最后一段“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看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隐蔽的情趣和境界,而不是对景象的反复铺陈。

故选D。

河南省信阳市多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

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

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20217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

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MOO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1.25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1.5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摘编自胡珉垮《“倍速播放”,赢了时间?》,20201015日《中国科学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倍速播放”选项已然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标配。它能让用户自行选择观看视频时的速度快慢。

B. 倍速播放是观众艺术欣赏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它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C. 肯塔基大学的试验和同年度日本的试验虽然不相同,但都能证明视频播放速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D. 在李葆明教授看来日本、美国及MOOC的实验设计无意义,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只是播放速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你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

B. 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并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重要数据。

C. 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 MOOC的实验结果看,视频播放时有无字幕时视频的播放速度对人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相同,无字幕时影响显著。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倍速播放的相关理念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收看网课时可以1.5倍速度播放视频,但到了关键处正常播放,特别难懂的地方重复播放。

B. 如果出于新奇性就可以用倍速方式,随便看看;而对于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影视作品,就可以按其原速品味。

C. 美国一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多年来一直会把歌曲和内容提高5%速度播放,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

D. 孙玮:倍速播放实际是个体对原作进行了再度创作,特别是电影和音乐,其节奏的快慢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特韵味。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 实验设计无意义”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而且材料中还指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指出,有些播放平台将长故事切割,重新剪辑为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所以“唯一”表述错误;另外,材料一第二段中说倍速播放让观众体会到的是音乐的陌生感,并非“陌生的音乐”。

B.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数据”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指出,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平台的是“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而不是不倍速的数据被精准捕捉。

C.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太过肯定,材料二第二段说“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因此学习效果较好”。是一种可能性判断,而不是肯定性判断。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C.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错误,该项认为倍速播放的目的是为投放广告腾出更多时间,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一理念在两则材料中都未提及。

故选C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看《哪吒·魔童降世》,到底在看什么?中国的神话,不能单纯当童话故事来看。神仙妖鬼那些事,其实都是人的事。小小的陈塘关里,也包罗着人生百态。

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加了特效的翻版。太乙真人,也可以称他为太二真人,或者太乙真二。二和可爱是公认的,但也就适合二次元,放在现实中试试?上班睡觉,喝酒误事,把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办成惨剧。肚子吃得溜圆,大脑经常缺弦,关键时刻掉线。这样的爷,我们见得不少,以后也不想再见。上面的仙官稀里糊涂,下面的小仙也就稀里哗啦。两个看守哪吒的的结界兽,推卸责任熟练,内讧搞得热烈,就是守不住结界。全片平均每十分钟放哪吒逃跑一次,闹得百姓生无可恋。

谁是陈塘关最大的定时炸弹?龙王。人最怕的就是不知足。已经拥有了大海,还想着上天。自己这辈子仕途到头,就寄希望于儿子,利用职务影响非法谋取各种资源,帮助儿子往天庭发展。龙王这类人,手握重权,身处要职,却政治野心不小,和申公豹等私欲膨胀的仙官结成小圈子,成天琢磨些不阳光的事情。这种才是真正的魔性,不怕一百个哪吒大闹街巷,就怕一个龙王兴风作浪。

龙王三太子敖丙,全村人的希望之星。天生有神丸加持,颜值武功双高,有爱心有节操,还有最硬龙鳞外套。他勤学苦熬,只为了直上云霄,把龙族带出苦沼。可惜,他建功立业执念太深,为了家族荣耀,朋友、百姓皆可抛。这么冰雪剔透的一个人儿,白惹得一身污糟。有人觉得敖丙黑化得太突然,其实他本就如此,骨子里光宗耀祖的包袱太重,蜕变只在一念之间。

这对龙王父子,深刻诠释了家风家教是多么重要。不过人生不是一登场就能当主角或者大配角,或许最开始只能像李府的小吏和接生婆那样,串个剧情跑个龙套。就怕定力不行还想加戏,被坏人贴上傀儡符利用一下,做了恶事还什么都不知道。

做恶的那么多,但有一个人最该被问责——主要领导元始天尊。想他当初降服了魔丸,一掌劈碎不就全剧终了么,偏要等三年后才引天雷把它毁掉。三年间惹出那么多事端,老爷子倒不知躲到哪逍遥去了。作为一把手,必须养成好习惯:发现问题,迅速解决,抓早抓小,把小妖小魔都扼杀于丸子状态。

那么陈塘关就没有“好人”了?李靖夫妇,经典的好人。整日里扫黑除恶,降妖伏魔,百姓特拥护、领导特器重,不然也不会安排神丸托生到他们家孩子身上。不过他们家最厉害的还是家风,把哪吒这棵歪草,硬是吹到了正道上。哪吒想出去干坏事的时候,李府是制约他的笼子,他被嘲笑排挤的时候,李府是包容他的港湾。如果我们人生迷茫无知的时候,都能遇到这样带路的好领导,有个组织作坚实靠山,那就幸甚至哉,可以唱歌咏志了。

有人幸,有人悲。申公豹,全片最可悲的仔。他生来就不是人,是个豹子精,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他靠着自己打拼,从低微小妖修炼成高级上仙,风光无匹,标准人赢。他努力工作一百年,法术不比太乙真人差,身材比太乙真人好。但是领导就不器重他,把重大任务留给太乙,把嫉妒恨留给申公豹。申公豹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就因为他是妖。他悲伤成四十五度,说了一句经典台词:“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讲真,我们没看到别人的成见,却满屏都是申公豹内心的阴暗。他把名利看得太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觉得要做人上人才能真正变成人,结果自己做的事却越来越妖。

一个人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妖,就没有人能帮他做人。申公豹生来是妖,哪吒生来是魔,底子都不好。他俩之间,差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认了命,就成了中年危机的申公豹,精神迷茫,方向错乱;拼了命,就是永远童真的哪吒,活得火热热,死得明亮亮。话说谁初出茅庐时,不是个哪吒呢?急切想得到认可,却免不了被怀疑和刁难;想为别人做点好事,却掌握不好方式方法,造成许多麻烦。善良又暴躁,激情又玻璃心。连那对黑眼圈,都像极了我们熬夜加班的容颜。

你看到了谁的影子,你又活成了谁的样子?还好更多时候,我们只是陈塘关的围观群众。爱转发谣言,人云亦云,经常被成见牵着鼻子走,用键盘侠的武功伤人。但也爱憎分明,对李靖这样的好官,衷心爱戴,虽然怕哪吒怕到要死,还是看在李靖的情面上,来参加小魔头的惊悚生日趴。当哪吒从敖丙手中救下陈塘关,我们也会感激一跪。正印证了哪吒母亲那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善用自己的神力替他们斩妖除魔,百姓又岂会把你当妖怪?”得了人心,才算得上完美大结局。

(选自人民日报《<哪吒>里,你看到人生百态了吗?》)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能把《哪吒》单纯当童话故事来看,它包罗着人生百态。

B. 敖丙是全村人的希望之星,骨子里光宗耀祖的包袱太重。

C. 申公豹内心阴暗,把名利看的太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D. 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能是陈塘关的围观群众。

2. 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定时炸弹”龙王和李靖夫妇相关事例,得出“得了人心,才算得上完美的结局”的结论。

B. 文章以中国的神话都是人的事,自然地引出“哪吒里,包罗着人生百态”这一观点。

C. 文章第六自然段,先举例论证元始天尊应为最该被问责之人,而后推出养成防微杜渐的好习惯的必要性。

D. 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文章通过申公豹的台词论证了其悲剧根源在于他人的成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于太乙真人这样的人持否定态度,这种人做领导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

B. 文章关于龙王和李靖夫妇的家风的论证很好地诠释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道里。

C.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遇到李靖夫妇这样的领导,是人生之幸事,就可以无忧高歌了。

D. 龙王和现实生活中那些手握权力却假公济私的官员一样,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 只能是陈塘关的围观群众”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段,“还好更多时候,我们只是陈塘关的围观群众”。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 其悲剧根源在于他人的成见”错,由“讲真,我们没看到别人的成见,却满屏都是申公豹内心的阴暗。他把名利看得太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见,申公豹悲剧的根源为其阴暗的内心。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 就可以无忧高歌”于文无据,原文表述是“如果我们人生迷茫无知的时候,都能遇到这样带路的好领导,有个组织作坚实靠山,那就幸甚至哉,可以唱歌咏志了。”选项对“唱歌咏志”理解有误,遇到好领导只是人走出迷茫的外因,个人仍需有“志”。

故选C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但是承载着国民精神的文艺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耕耘于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创作的源泉来自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深入生活,文艺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

文艺根植于生活,不是被动反映生活,也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升华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在高空翱翔俯视。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在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中华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已经在艺术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已经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坚守的精神家园。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就不能飞得高远。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引导。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于是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加强文艺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

(节选自庞井君《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与文艺的关系是土壤与禾苗、果实的关系,创作的源泉来自脚下的土地、砥砺前行的脚步和大千世界里活色生香的生活。

B. 如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可以端正文艺创作的态度,作家的作品也才能流动着最真挚的情感。

C. 作家要正确认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根植于生活但不是机械复制生活,它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

D. 文艺创作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与文艺的关系,生活是文艺的土壤,文化是文艺的家园。中华民族能浴火重生,有赖于中华文化的支撑。

2. 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在生活的沃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迸发出最动人的力量。

B. 艺术家要在扎根生活基础上,借助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作品。

C. 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

D. 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导致新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不断涌现,中华美学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的土壤是生活,文艺只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B. 艺术只有来源于生活,其力量才能让人得以在面对外在强大力量挑战时做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等。

C. 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气质、价值和结构,孕育滋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

D. 如今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等,文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如果作家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可以端正文艺创作的态度”错误,属于强加关系,原文第一段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 “中华美学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说法错误,偷换概念,文章第四段原文为“由于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的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是“文艺评论”,不是“中华美学”。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此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发出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理解错误,属于强加因果,二者在文中并没有因果关系。

C.“中华文化代表着人类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理解错误,偷换概念,第三段原文为“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将“中华民族”偷换为“人类”,扩大了范畴。

D.“文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理解错误,属于混淆时态,原文为“文艺正发生着重大变革”。

故选B

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读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要读懂《乡土中国》,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作者却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及一套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需要我们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作深刻的研究,认清乡土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如果能清楚乡村建设者们的主张和学说,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

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乡土中国》属于论述类文体,这是由本书的写作目的决定的。它不是一本文学类的作品,而是一本以论述为主的学术专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篇文章,是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这些文章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来分析,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把握这一特点。

为了读懂《乡土中国》,我们还需要对这本书的写法做一些认识,它最大的写法有些什么呢?其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即从生活中的事例讲起,逐步分析这些个别现象的特点以及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归纳出自己的结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文章中多有体现。

比如《无讼》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形态中维持社会治理的方式,围绕讼师(律师)在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作论述,判然划分出了礼治社会和法治社会对打官司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从而得出结论:都市社会,法律必不可少,律师地位很重要,而在乡土社会里,的发生,则是社会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人们凭借心中的良知,就可以处理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可以维持和谐的社会治理。

其次,我们还要对《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做一些分析。《乡土中国》有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述,比如讲到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或讲述一个案例的时候;但讲到某种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时,的确是有些艰涩难懂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我们要紧扣文章的标题来读,因为文章的标题是全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提炼。比如在《血缘与地缘》一文中,开头一段先讲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的权力,第二段则论述生育是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作者写这些,一是为了论述清楚乡土社会血缘的特点,二是为后文写地缘的特点作铺垫,因为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它们之间必然有本质不同的地方,地缘社会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大方向。

至于论述方面,作者通常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纵的方面是作者的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方面则是对事实与案例联系的综合与分析,有时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述更加丰富有力,往往在横的方面展开过多,导致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这时我们要注意回顾前文的论点,并与之进行对照,看看其论点是平行的还是推进的。这样来读,也就不难理解内容了。

(摘编自戴庆华《怎样读懂(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中国》针对中国人“愚、弱、穷、私”四大痼疾,提出要依据中国乡土社会的地域特点及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来进行治理。

B.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论著,共有十四章,它不属于文学作品;虽以论述为主,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C. 《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论著,有时语言通俗易懂,如文中所讲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案例,形象生动,有文学性;但文中也不乏晦涩难懂之处。

D. 《乡土中国》阐述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是维持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展开,主体部分从时代背景、文体等多方面阐述了读懂《乡土中国》的具体方法。

B. 本文运用例证法,举《无讼》一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在写法上有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结论的特点。

C. 文章在分析《血缘与地缘》时先概述其首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再概括作者写这些的两个目的,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D. 《乡土中国》在论述方式上通常纵横交错,纵的是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是对事实与案例的综合与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中国》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全书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

B. 《乡土中国》在论述时有时往往横的方面展开较多,读者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不对文章前后观照就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C. 在乡土社会里,“讼”的发生是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里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

D. 《乡土中国》一书,结合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质,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对推进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A.《乡土中国》针对中国人‘愚、弱、穷、私’四大痼疾”错误,由原文“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可知扩大范围,不是所有内容都针对这四大痼疾来阐述,是许多内容。

B.《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章”错误,由原文“《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篇文章,是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这些文章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来分析,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可知曲解原意,不是十四章,是十四篇文章。

D.血缘是维持社会结构稳定性重要因素”错误,由原文“生育是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可知曲解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A.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错误,由原文“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其次,我们还要对《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做一些分析”可知文中使用的总分结构,后文没有总结。

故选A

3题详解】

本文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错误,由原文“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作者却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及一套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需要我们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作深刻的研究,认清乡土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可知张冠李戴,这应该是乡村建设学派的做法。

故选D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