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改动)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孤立和隔膜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并不是指单个人之间,当然,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C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中国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共10分)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找来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有一年,院儿里的老太太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却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节选自《史铁生作品集》,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十岁后我的作品接连获得成功,而母亲却去世了。母亲去世的原因是上帝认为“她心里太苦了”,上帝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

B.作者闭着眼睛想到母亲,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这里的“是个好兆头”体现了母亲对生活寄予希望,对“我”寄予希望。

D文章结尾说,那个孩子“会跑去看看那棵树”,借每个孩子都拥有母亲和合欢树般的故事,表现情感的牵念,母爱的深远,虽物是人非,母爱却恒在。

5 . 以下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孩子气,这与后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构成对比。

B作者选取了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C文章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前部分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D文章的语言典雅。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真情蕴涵于质朴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6. 这篇小说是如何塑造母亲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7—9小题。(共10分)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7. 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想象,“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是那么遥远和神秘。

B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现了人生易老、年轻不再的沉痛与悲伤。

C第一节的“偶尔抬头”与第二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

D这首诗以人生中不同年龄段的两次“遥望”为基点,表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8. 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年轻时与年老时、到达前与到达后,在今昔对比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

B诗歌结构精工:年轻时与六十岁的两次“遥望”前后照应,回环往复,人生仿佛也兜了一个圈。

C诗歌语言明白晓畅,情感浓烈,如“而今我到达了”看似平白如话却包含了强烈的喜悦之情。

D这首诗篇幅不长却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颇有几分禅意,十分耐人寻味。

9. 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2小题。(共18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D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对管仲很好。

B管仲曾经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

C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使管仲成为了自己的下属,给管仲施展抱负的机会,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D管仲任齐相后,凭借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齐国国富兵强。

1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之谋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共7分)

南归阻雪

【唐】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注)①宛许:泛指今南阳许昌一带。②京豫:指东都洛阳。③十上:指作者十次上京赶考。④裴回:一作“徘徊”。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少年”句诗人为自己少年时只知舞文弄墨、专注于诗词歌赋而心有悔意。

B旷野”“孤烟”“归雁”等意象既勾勒出苍茫的环境,又暗指诗人的心境。

C饥鹰捉寒兔”,貌似写鹰在积雪天的饥饿难耐,实则还隐喻作者自身景况。

D滞宛许”“望京豫”点明诗人滞留的地点及遥望之所,照应了标题的“南归”。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分)

1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中,年老体弱,身体很难调养,尤其害怕天气忽冷忽暖,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                     。

白居易《琵琶行》中,“__                  ,                      ”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

博学固然可贵,但也不能忽视自我反省。《劝学》中强调自我反省具有重要作用的句子是:

                      ,                       。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16.《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身体多病,所以只好戒酒的句子是:“                            ,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强大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基础知识(共12分)

17.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B.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C.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损:损伤。

D.方宅十余亩        方:四周围绕。

18.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凄凄不似向前声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门前冷落鞍马稀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而绝江河

B.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吾尝终日而思矣

C.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风急天高猿啸哀

D.忽魂悸以魄动/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指田界,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田间小路;陌,南北向田间小路。

B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指贬官,降职。“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指的是地方官外调。

C.古人有除了“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一般说来,古时尊者对卑者称名、卑者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者则称字。称字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称周瑜为“公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称孙权为“孙仲谋”。

D.“元和十年”(《琵琶行》),这是年号纪年法。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只有一个。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2012年上升到41.7%,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四、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最近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画面,让无数观众感动泪奔。面对敌人的屠刀,陈延年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最后,被凶残的敌人以乱刀砍死,牺牲时年仅29岁。不久陈乔年遭叛徒背叛不幸被捕。牺牲前,陈乔年却仍然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牺牲时,陈乔年年仅26岁。

材料二:“痛苦到极点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时隔近5年,神舟十二号作为我国最新一艘载人飞船,已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正在太空平稳飞行。这也让人再次回想起18年前杨利伟首次飞天时的那一“未知时刻”。

杨利伟在《太空一日》一文中透露,自己在升空时经历了“黑暗26秒”,身体的极度不适让其感觉“就快要牺牲了”,回到地球后,他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后续其他战友安全进入太空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表达对中国航天员的敬佩之意——“刺激”、“震撼”、“看完才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之为英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许多像陈延年、陈乔年这样的年轻人,为了家国不懈奋斗。在和平崛起的时代,有许多像杨利伟这样的人敢为人先。他们才应该是当代青年应该追逐的精神偶像。

    在这样一个追星的时代,追什么样的星,关乎个人选择,也关乎社会价值取向。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所思所想。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语文答案

1.【答案】B【解析】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误。根据第③段和第④段内容可知,形成“熟人”社会并不是出于谋生的共同目标。故选B。

2.【答案】C【解析】A.“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B.“因为大家感情深厚”错误。由原文“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原文是说因为“熟悉”。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原文只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作者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故选C。

3.【答案】①不流动性,根植土地(离不开土地);

②地方性(村落之间孤立与隔膜);

③熟悉性,是礼俗社会。

【解析】由原文“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可知,不流动性,根植土地(离不开土地);

由原文“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可知,地方性(村落之间孤立与隔膜);

由原文“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熟悉性,是礼俗社会。

4.【答案】A【解析】A. “母亲去世的原因是上帝认为‘她心里太苦了’,上帝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错,母亲去世的原因不是上帝认为“她心里太苦了”,而是得了肝病。第②段,“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故A错。

5.【答案】D【解析】D. “语言典雅”错误,本文的语言淡雅朴素中蕴含深情,耐人寻味。故D错。

6.【答案】①正面描写:语言描写。“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有点孩子气的性格;肖像描写。“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突出了母亲的操劳,对我的担忧。动作描写。“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表现了母亲为了能治好我的腿坚持不懈、执着坚强的形象。神态描写。“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的性格。(抓住任一种描写手法分析即可)②侧面描写。通过妹妹的转述,突出母亲为了不让“我”担心而隐瞒病情,默默承受病痛的伟大形象。(每点分别2分)

7.【答案】B【解析】B项,“沉痛与悲伤”感情过于沉重,这句话是表现一位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故选B。

8.【答案】C【解析】C项,“包含了强烈的喜悦之情”赏析不正确。这句话蕴含的感情微妙,到达后回望年轻时候,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此是一种亦喜亦悲的复杂情感。故选C。

9.【答案】诗人将生活喻为“海洋”,人生便是一次远航;而“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就是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遥远、神秘而又充满诱惑;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也就恰似航行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这些比喻密切相联,组成一条和谐统一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

【解析】全诗以航海远行这一中心比喻贯穿始终;将生活喻为“海洋”,而“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自然就是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神秘而又充满诱惑。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当然就恰似航行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这些比喻密切联系,和谐统一,组成了一条意蕴丰富,摇曳多姿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

10.【答案】C【解析】“困”修饰“时”,意思为“贫困的时候”,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D;“鲍叔”做“不以”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句子翻译: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11.【答案】C【解析】C.“使管仲成为了自己的下属”错误。由原文“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可知,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由此可知,并非鲍叔牙让管仲做自己的下属,而是鲍叔牙做了管仲的下属。

12.【答案】

(1)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我曾经三次为官三次被君主贬斥(或免职),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是没有遇上好时机。

(3)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

(4)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泥土,向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呀。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也为他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耻,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情愿做管仲的下属。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世禄,十几代有封邑,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因此,政令符合下层百姓的想法,就比较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废除掉。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归:各家说法不一,一说是指交纳给诸侯的市租;一说是台名;一说是三姓女,古称妇女出嫁为归,所以三归就是三个妻子)和国君的宴饮设备(反坫,诸侯之间的礼节,指宴会时,宾主互相敬酒后,把酒杯放在土台上),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13.【答案】A【解析】选项A,专注于诗词歌赋而心有悔意。理解有误。诗文并无体现悔意。诗句的意思是: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故答案选A。

14.【答案】(1)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前四句诗人因风雪滞留异乡,抬头四望却只见一片苍茫,不禁流露出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2)归途滞留的悲凉萧索:中间四句诗人借“孤烟”“归雁”“积雪”“饥鹰”勾勒出苍茫之景,表达了他此刻归途难进处境不堪的悲凉萧索;(3)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后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壮志在胸的少年和屡遭挫败的现状,抒发了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之情。(任答两种情感即可)   

【解析】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现了诗人心情的忧郁和冷漠。

15.【答案】

⑴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⑵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⑶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⑸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6.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7.【答案】C 【解析】损,相当于“极”,表程度很深。

18.【答案】D 【解析】A项,“突出”,古义是突然地冲出;今义是很特别、很醒目的意思。B项,“向前”,古义是以前;今义是向前进,往前的意思。C项,“整顿”,古义是整理;今义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治理。D项,“门前”,古今同义,都是门口前边。

19.【答案】B【解析】 B.“而”,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A.“绝”:动词,停止、止歇/动词,横渡。C.“高”: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处、高山/形容词,高远。

D.“以”:连词,而/连词,用来……的。

20.【答案】C【解析】A阡,南北向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B地方官外调”说法错误。“出官”指的是京官外调。D.“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只有一个”错误,一个皇帝可以用多个年号,明清之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21.【答案】

①删掉“发生了”。③删掉“显示”或者“根据”。⑦“截止目前”应必为“截至目前”或“截止到目前”。⑨“人群”应改为“人”。

 22.  作文

【审题】

材料共两则,第一则材料介绍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革命烈士为了理想英勇就义的情境,第二则材料由神舟十二号的发射成功引出介绍杨利伟经历的“黑暗26秒”,体现了他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们才应该是当代青年应该追逐的精神偶像” 。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因此,对追星现象和明星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青少年崇拜的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过去多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吸引年轻人的不仅仅停留在外观美和个性选择上,更多的是在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取向上,追崇那些推动时代进步的人,并努力向他们靠近,即便是达不到其高度,但人生因志怀高远而有动力,因奋斗而多彩。

在全国统筹疫情防控工作,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神舟十二号”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的各行各业的明星们,震撼了年轻人,给年轻人精神的鼓励、奋进前行的力量,让他们从思想、行为去模仿学习。追星行为值得肯定。

在谈“追星”时,应该将“追星”现象放诸一代人,置于时代背景之下谈价值,析利弊,深入阐释“追星”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作用。

【立意】

1.青年当追求富于正能量的精神明星。

2.追星不能迷失方向,盲目崇拜。

3.追随英雄,献身祖国建设。

4.谁感动中国,谁就是青年的明星。

5.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将有专业、有勇气、有担当的人当作明星。

【素材】

1.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粉丝可以入戏,但不要沉溺;追星可以热情,但永不迷航。粉丝不仅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实现“人人相善其群”的格局。让“爱豆”(粉丝对偶像的称呼)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对粉丝群体来说,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有赖于每个人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要求自己。粉丝对于明星“人设”的真正期待是,返璞归真、找到自我,不断打磨技艺、沉淀修养,走出一条更为纯粹的演艺道路。

2.当年,钱三强、郭永怀、钱学森、赵忠尧等数百位科学家都是冲破重重阻力,坚决回到祖国!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正是因为有他们,神州11号、国产航母、大飞机等一个个大国重器震惊世界!他们才是真正的明星!

3.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多点赞钟南山、黄旭华、孙家栋这种货真价实、为民族做贡献的“大明星”;其次,行业协会要强化自律,“德艺双馨”应成为每一个行业的主流评价标准,引导每一个从业人员树立争取的价值导向;除此之外,媒体也要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对于正面人物的报道力度,尤其是对社会和国家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例文:

时代明星展华光,理性追求共成长

纵观古今,历史上有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烈士,我们追而学之;光鲜亮丽的影视明星,我们追而求之;而今像杨利伟等这样的航天英雄,我们追而赞之。追求明星本无错,但关键在于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明星?怎样去追?吾辈应以理性头脑辨别明星之高下,追寻真正的时代明星。

时代明星展华光,明星应传播正能量,树立好榜样。

明星是时代的风向标,是时代精神文明的缩影,更是我们追随的身影。但反观当下,多少“流量主播”“人气明星”以自身的人气向粉丝宣传甚至传播一些负能量的事物。这不仅没有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会带坏很多未成年人。可见,明星应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以自身为模范影响教育他人。如不分昼夜挖掘油田,献身祖国发展事业的王进喜;舍生忘死,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感动中国人物中平凡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每一位英雄,他们都是真正的时代明星,是中国的“领头羊”。因此,时代明星应以榜样之态,引领社会。

时代明星展华光,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追随明星。

近年来,未成年的学生为“打赏”自己喜欢的主播花光家中全部积蓄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究其根本,是他们没有用理性的思维去追寻明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去追随明星的脚步,发现其优点,学习其长处,发扬其精神。如我们尊敬钟南山院士,就应学习他投身医疗事业,不辞辛劳的精神,而不是因他的儿子有一块名牌腰带就讽刺他奢侈浪费。亦如在证实李文亮医生所说为实时,我们应以挽惜、惭愧之意对逝者表达敬意,而非对之前诋毁他的人群起而攻之。凡此种种,皆是我们正确、理性对待明星的态度。健康社会,理性对待明星不可少。

时代明星展华光,国家应礼赞明星,使良好精神在社会蔚然成风。

正如某省为迎接支援武汉的抗疫战士,以“水门”之礼赞赏他们;亦如习近平主席亲自为钟南山院士颁发荣誉勋章,国家应给予时代明星充分赞赏,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英雄献身祖国、报效中华精神之氛围。吾辈青年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以吾辈青年之力量,助力中华复兴,助力中华腾飞!

时代明星是社会精神之向导,亦是我们追随之身影,吾辈应以理性之态度,跟随时代之楷模明星,续写中华民族之精神,鼎助中国之腾飞!


 

 

文章转载自: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