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高考小说虚构与真实系列专练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刘建超《从人到猿(节选)》

从人到猿

刘建超

我刚刚写下“从猿到人”的题目,门便被敲响了。打开门,我吃了一惊,差点将手中的笔扔掉——门口赫然站着我文章中的主人公猿人。我揉揉眼睛,再细看,没错,一个毛茸茸的猿人龇牙咧嘴地站在我对面。

 我瞠目结舌竟无了知觉。

猿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张开的嘴才合拢归位,忙拉出一把椅子说:"请坐、请坐。”猿人也不客气,一抬腿蹦上椅子。

“老祖宗驾到,有失远迎,不知您是为何事而来?”

猿人说:“看到你写的从猿到人的文章,觉得你犯了个逻辑性的大错误,特赶来纠正,以免   贻害后人。纠正一下,我不是你的老祖宗,恰恰相反,你是我的老祖宗。”

我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呢,您生活在 50 万年以前,我们现代人就是经过这漫长的进化 过程而延续下来的。”

“此言差矣,我生活在距你们 50 万年以后,你们经过漫长的进化而使我们延续下来的。”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人类不断在进步,怎么能倒退呢。”

“倒退?怎么能是倒退,恰恰是实实在在根根本本完完全全的进步。”

原来是跟我理论来了。我给猿人开了一瓶纯净水,在屋里踱了几步说:

“你瞧,我现在直立行走,这就是进化的表现。”

“站立行走迟早要被爬行所代替。站立行走改变了人类正常的发育肌理,造成你们现在的  

人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心脏病、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症状。现在人类已发现每天爬行

一段时 间有益于健康,人逐渐要进化到爬行的。”猿人说罢还得意地摇了摇尾巴。 

“您瞧,您长着尾巴,而我没有。人的进化把没用的尾巴蜕化掉了。”

“你也长着尾巴呀。”猿人鄙夷地瞟了我一眼。

“没有,我是绝没有尾巴的。”我把屁股不礼貌地对着猿人用手使劲拍了拍,

“如果我长尾巴,那就是返祖现象,它充分证明我是从您进化而来的。”

“你们都有尾巴,只是你们信奉‘夹着尾巴做人'的信条,妨碍了它的生长。尾巴是用来保

持平衡的,也是尊严的象征,而你们却把尊严夹起来,做什么事都是瞻前顾后,婆婆妈妈,怕  

留下话柄,怕被人揪着小尾巴,这极大地影响了你们的发展和进化,要不然,从你进化到我也  

用不了 50 万年。现在有的人长尾巴,浑身长毛,这不是返祖,恰恰相反,是人类进化成猿的证  

明。看我:尾巴想摆就摆,想摇就摇,想伸就伸,不怕天,不惧地,活得多自在!哈哈

……”

我急忙转移话题:“人类的进步朝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怎么能越来越向你们低级动物发展呢,现在的人研制出了电脑、核能、卫星、洲际导弹、登上了月球……”  

猿人摆着那双毛茸茸的大手:“高科技不正在把人推向危险的绝地吗?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核武器不是越来越使发明者感到畏惧吗?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限制它的发展甚至取消它?过多发射卫星已形成了太空垃圾,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空间。” 猿人说着有些激动,抓起桌上的饮料呷了一口,立刻便“呸呸”地吐了起来:“这是什么玩意儿,这怎么能喝? ”

我笑了:“这是纯净水,也是利用高科技制造出来的。”

“笑话,纯净水会制造出来?制造出来的东西怎么能说它纯和净呢,50 万年以后,我们猿人洗澡刷牙的水都比这纯净几百倍。”

“污染当然是有的,但人类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不可能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  

响。”我斟酌了词句。

“错,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致命的破坏。森林滥砍乱伐,无序开采污染江河,水土流失。可笑的是人类现在却开始呼吁绿色食品了,偌大的地球竟找不到一块纯净之地了。”

“人类已注意到自己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己经在着手治理保护自己的家园。”  

“怎么治理了——不是吆喝声音大,实际动作小吗? ”

我没话。

猿人推开双手:“能给我描绘一下你想象中美好家园吗? ”

 “青山绿水、碧空蓝天、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空气清爽澄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贪婪、凶残、狡诈、冷酷、掠夺、战争。全球同此凉热……”  

猿人叫道:“对喽,这正是进化到猿人时代的情景。”

猿人蹿到我的书桌前,用手指蘸着 墨水在我的稿纸上写了四个大字:从人到猿。

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有删改)

1.小说看似荒诞,却蕴含真实,请简要分析小说中“荒诞”与“真实”的关系。(6 分)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以“我”和猿人的对话为主要形式,通过猿人与“我”的辩驳,使小说叙事场景 更加集中,叙述节奏紧凑明快,极为巧妙地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

B.小说注意细节的精心设置与安排,前文写“我”请猿人喝纯净水,看似不经意的闲笔, 实则是为下文猿人批判纯净水埋下伏笔,前后照应,颇具匠心。

C.小说多处运用反讽手法,如“你是我的老祖宗”“人类不断在进步,怎么能倒退呢” “站立行走迟早要被爬行所代替”等,趣味横生,寓意深刻,富有个性。

D.小说末尾通过“我”描述想象中的理想家园和美好愿景,既有对诗意的自然美景的向 往,又有对人性的深刻反省,寓意着对美好家园和健康人性的呼唤。

3.小说以“从人到猿”为标题,有何妙处?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①真实是荒诞的土壤,是荒诞的现实基础。小说情节和“猿人”的形象虽然荒诞,但内容是对人性异化、环境破坏、科技隐患等现代性问题的曲折反映,荒诞中蕴含着作者对现实问题的理性反思。

②荒诞是对真实的艺术化处理,是对真实的超越与提升。小说通过假定性情境进 行虚构,运用反讽等艺术手法,赋予猿人以现代人的思想、口吻和细节描写,让读者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思想的启迪。(每点 3 分)

2.C

3.①小说标题与常理相悖,产生陌生化的阅读体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文章以 “从猿 到人”开启,结尾以“从人到猿”收束,首尾圆合,形成强烈的错位与反转效果。③暗示小说 主旨,引发读者对科技、环境、人性等问题的思考。(每点 2 分。)

二、刘庆邦《爱器(节选)》

爱器(节选)

刘庆邦

刘本省头上戴的是高粱篾子编的帽壳,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脚上穿的是尖口鞋,跟普通农民似乎没什么两样。值得注意的是他肩头扛着的一把铁锨。铁锨是用冰铁制成的,锨的正面和背面都闪着镜子一样的光亮。这样的铁锨,仿佛对树能照见鸟,对水能照见鱼;白天能照见太阳,夜间能照见月亮。别的下地干活儿的社员,肩上扛的也有铁锨,他们的铁锨上面不是沾了泥,就是沾了土,铁锨的正面和背面都灰秃秃的,一点儿光亮都没有。所谓爱器,并不是他喜欢什么器皿,他也不搞什么收藏,只是愿意打磨他日常用的劳动工具而已。那么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呢,就是在干活儿之前保持他的工具一尘不染,一锈不生,闪闪发光。在干完活儿之后,仍要保持他的工具发光闪闪。我不止一次听这位堂叔以炫耀的口气夸耀他的铁锨: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每当听见他以顺口溜的形式显摆自己的铁锨,把铁锨和太阳相提并论,我都禁不住想笑,不就是一把用来在土里刨食的铁锨嘛,又不是关云长手里的青龙偃月刀,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呢!
      黄黄的秋阳普照着秋天的田野,豆茬地里还弥漫着豆子和豆叶的香味,刘本省走进地里,开始撒粪。烂糟糟的粪肥是很脏的,里面还充满了微生物和毒素,刘本省手中的铁锨那么干净、亮堂,他怎么舍得把铁锨插进粪堆里去呢?这个不用替刘本省发愁,他懂得,磨刀是为了砍柴,把刀磨快,是为了砍更多的柴。他把铁锨整得如此光亮,当然也不是为了当摆设,而是为了撒粪撒得更快、更利索、更均匀。他把铁锨贴着地皮铲进粪堆里去了,一铲就是满满一锨。他像在场院里打豆子、扬豆子时做的那样,把粪扬到空中,哗地扬成一个扇面,让粪均匀地落在地上。他又像用撒网在鱼塘里撒鱼做的那样,铲在铁锨里的粪肥好比是缩在一起的渔网,长长的铁锨把好比是网纲,他把“网纲”一抡,纲举目张,“渔网”就张圆了,罩在地面上。在没有撒粪之前,土地是黄色的。撒过粪之后呢,地上就有了一朵一朵的黑色。这样一来,他撒粪又像是撒花,金色的土地上很快开满了黑色的花。
      这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进一步领略到刘本省对工具的爱护。一个拖拉机手,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塘边的地里犁地。他看见一棵老树的树洞旁拖着一条长长的蛇皮,断定蜕去皮的蛇就藏在树洞子里,想把蛇从树洞子里驱赶出来。当长长的枣花蛇脱洞而出的那一刹那,人们似乎有些害怕,不禁惊呼起来。蛇出了树洞,就蜿蜒着向塘底逃去。
     有人喊:打死它!
     有人喊:斩了它!
     刘本省也过来了,拳不离手地提着他的铁锨。
     拖拉机手把手向刘本省一伸说:把铁锨给我!
     刘本省拒绝了:不行!你用别人的铁锨吧!
  就用你的铁锨,因为你的铁锨最利。拖拉机手说着,抓住了刘本省手中的铁锨的锨把子,欲把铁锨从刘本省手中夺走。
     刘本省态度坚决,死死地抓住锨把子不放,声明他的铁锨不能沾血!
     沾血怎么了,斩长虫又不是斩人。关老爷的大刀就是用来沾血的,沾血越多越有灵气。
     谁想沾血谁沾血,反正我的铁锨不能沾血,一沾血就再也洗不干净了!
     刘本省对自己工具的爱护近乎神圣,别说用他的铁锨斩蛇了,连一条泥鳅都不愿意斩。塘泥表面是硬的,中层是软的,下面是稀的。在稀的那一层里,藏有一些泥鳅。那些泥鳅暂时在泥巴窝里睡大觉,等雨水到来,坑塘里充满了水,它们会重新活跃起来。刘本省在刨塘泥时,难免会刨到泥鳅。每发现泥鳅时,他决不会用铁锨把泥鳅斩断,也不会连同塘泥把泥鳅甩到干岸上去,而是任凭泥鳅往稀泥的深处钻,继续存活。
     到了冬天,大雪封地,地里没啥活儿可干了,被称为挂锄的季节。锄头用不着了,好多农具也都被闲置起来。说是挂锄,其实好多人家并不是真的把农具挂起来,而是随便把农具往墙角里、屋檐下,或茅房里一扔,就拉倒了。一冬过去,潮袭水浸,农具往往锈得不成样子。刘本省的挂锄,是真正的挂锄。他在西间屋的山墙上钉了一排木头橛子,把十八般农具都并排挂在橛子上。他不是把农具高高挂起就完了,而是经常性地对他的农具进行检视,如果发现哪样农具有生锈的迹象,他会立即把那样农具取下来,进行擦拭,直到擦出亮光为止。给我的感觉,他好像在举办农具展览,把西间屋变成了农具展览馆。
      2018年秋后的一天上午,我从北京回到老家,在村口遇见了干活儿归来的刘本省。刘本省虽然已是年近八旬的人,但他腰板挺直,步履稳健,不显任何老态。我特别注意到他肩头所扛的一把铁锨,锨面还是锃亮锃亮,一尘不染。我热情地向本省叔问好,称赞他的铁锨还是那么明亮,并背出了他的顺口溜: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
  本省叔一听就笑了,说:你这孩子就是记性好!
                                 (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

1.本文是刘庆邦“叔辈的故事”系列纪实小说中的一篇。小说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在文中如何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的标题为“爱器”,作者把刘本省的铁锨称为“器”,庄重的称谓隐含了对主人公的尊重,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B.文中细致而夸张地描绘了刘本省铁锨的光亮程度,并与别的社员的铁锨进行对比,表现了刘本省对劳动工具的爱惜。
C.刘庆邦善于写农村生活,文中撒粪的劳动情景,与《边城》端午节捉鸭子比赛一样,都在具体场景描写中刻画人物。
D.时隔多年,“我”对刘本省夸耀铁锨像太阳的顺口溜仍印象深刻,这一结尾通过情节突转表现了歌颂劳动者的主题。
3.本文在刻画刘本省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1)小说对源于真实农村生活的人、事进行艺术加工,塑造了刘本省这个典型形象,表达了对劳动者以及劳动的赞美。
  (2)因为作者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小说超越了真实的生活经验,把辛苦的农村生活和劳动场景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抒情性,引发读者的共鸣,实现小说真实和虚构的有机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叙述人称的表达作用与效果:(1)第一人称:一般优点是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不足是限制了人的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2)第二人称:一般优点是便于交流   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3)第三人称:一般优点是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小说是虚构的,可刘庆邦“叔辈的故事”系列中的人物却都是真实的。如何将真实的人和事经过艺术加工和艺术提炼变成小说。“刘本省头上戴的是高粱篾子编的帽壳,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脚上穿的是尖口鞋,跟普通农民似乎没什么两样”,刘本省就是农村中一个真实的存在,写身边人更具真实性,表达作者对劳动者以及劳动的赞美。“在没有撒粪之前,土地是黄色的。撒过粪之后呢,地上就有了一朵一朵的黑色。这样一来,他撒粪又像是撒花,金色的土地上很快开满了黑色的花”,可知小说超越了真实的生活经验,把辛苦的农村生活和劳动场景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我热情地向本省叔问好,称赞他的铁锨还是那么明亮,并背出了他的顺口溜: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可知第一人称叙事,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抒情性。

2.D【解析】D项,“这一结尾通过情节突转表现了歌颂劳动者的主题”错误,拔高主题,主要是为了说明本省叔一辈子都爱护劳动工具。
3.(1)认真细致。他干活前后始终保持铁锨一尘不染,保养闲置农具也是如此。
(2)热爱劳动。他是劳动能手,把劳动变成艺术;年近八旬依然坚持劳作。
(3)朴实善良。他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农民作风;爱护自然界的生灵,坚持不让自己的铁锨沾血。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在干活儿之前保持他的工具一尘不染,一锈不生,闪闪发光。在干完活儿之后,仍要保持他的工具发光闪闪”“他在西间屋的山墙上钉了一排木头橛子,把十八般农具都并排挂在橛子上。他不是把农具高高挂起就完了,而是经常性地对他的农具进行检视,如果发现哪样农具有生锈的迹象,他会立即把那样农具取下来,进行擦拭,直到擦出亮光为止”,可知本省叔认真细致;“他把铁锨贴着地皮铲进粪堆里去了,一铲就是满满一锨。他像在场院里打豆子、扬豆子时做的那样,把粪扬到空中,哗地扬成一个扇面,让粪均匀地落在地上”“我从北京回到老家,在村口遇见了干活儿归来的刘本省”,可知本省叔热爱劳动;“谁想沾血谁沾血,反正我的铁锨不能沾血,一沾血就再也洗不干净了”,可知本省叔朴实善良。

三、伊塔洛·卡尔维诺《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千,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  

树枝的形状是牙青、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有删改)

1. 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A. 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是“含泪的笑”。
B. 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
C. “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滑稽的画面既有对马可瓦多的同情,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
D.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3.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1. (1)荒诞:① 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②笔法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
(2)真实:① 塑造的人物真实 。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③ 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情况)真实 。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解析】作答时提出“荒诞”和“真实”的表现然后列举文中的具体例子分析即可,如情节荒诞,然后列举文中的具体内容,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其它同理。

2. A【解析】B项,“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不当,这样写是为了照应上文“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C项,“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不当。作品对马可瓦多是同情的态度,没有讽刺。D项,“表现了……轻松喜悦的心情”不当。“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表现的是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的“庆幸”心情,“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也不能表达“轻松喜悦的心情”。故本题选A项。   
3. ① 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② 开头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③ 结尾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④ 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找到句子,然后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从“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心理”“暗示人物的命运和文章的主旨”的角度作答,此题句子在文章的小说开头和结尾,开头“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写出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从结构看,“寒冷”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结尾“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 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从人物的角度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综合看;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首尾照应,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的主旨。

四、博尔赫斯《沙之书》

沙之书

(阿根廷)博尔赫斯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五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

“我卖《圣经》。”他对我说。

我不无卖弄地回说:“这间屋子里有好几部英文的《圣经》,包括最早的约翰·威克利夫版。我还有西普里亚诺·德瓦莱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从文学角度来说,是最差的,还有武尔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这里不缺《圣经》。”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我是在比卡内尔一带弄到的。”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 “圣书”,下面是   “孟买”。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我为了掩饰惶惑,问道:

“是不是《圣经》的某种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

“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于最下层的种姓,谁踩着他的影子都认为是晦气。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他让我找找第一页。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

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

“这不可能。”

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

“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任何数项的出现。”

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我假装兴趣不大,问他说:

“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不,我卖给你。”他说着,开了一个高价。

我老实告诉他,我付不起这笔钱。想了几分钟之后,我有了办法。

“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

“好吧,就这么定了。”他对我说。

使我惊奇的是他不讨价还价。后来我才明白,他进我家门的时候就决心把书卖掉。他接过钱,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

那人离去时已是夜晚。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页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有删改)

1.作家对待虚构有3种态度:第一种是承认自己的小说是虚构的,是自己脑子里的产物;第二种是煞有介事,写得像真有其事,尽管内容是荒诞不经的,如博尔赫斯;第三种是既不承认自己小说是真实的,也不说是虚构的,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暧昧态度。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博尔赫斯对待虚构是第二种态度。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其中最高潮部分是:“我”想方设法从卖书人那里得到了那本“沙之书”。

B.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

C.文中“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地方是一片树林”,这句话的含义是: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

D.小说在结尾部分通过“我”将“沙之书”丢弃的举动,表现了渺小的人类在无限的事物面前无所适从甚至恐惧的心理。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前半部分介绍诸多《圣经》的版本,作用是让读者承认小说的真实性,又为下文用《圣经》来换取“沙之书”作伏笔。

B.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接触这本书的开始,就交代说自己并不懂书中的文字,避免了对该书具体内容作过多解释,突出了“沙之书”具象生动的特点。

C.小说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情节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

D.小说用一本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无限可能与无限延续的书,采用象征的手法,折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复杂性。

4.小说中的“我”对待“沙之书”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答案】

1.①书贩的长相:真实性在于身材很高,外表整洁,透出寒酸;灰色衣服,灰色箱子;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荒诞之处在于书贩的长相真实却面目模糊不清;
②“沙之书”的样式:就真实性而言,这本书的外观装帧和内部印刷与其他书没有太大的区别,“八开大小,布面精装”,“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等等;荒诞之处在于,异乎寻常的重量。页码很乱,封面和手之间总有好几页,好像从书里冒出来一样,找不到第一页。找最后一页照样失败,页码无穷无尽。一页上印着面具,角上的数字大到九次幂。
③读者心理:对于客观世界的事实,“沙之书”是虚构的,但面对“沙之书”的心理却是真实的,那便是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心理感受过程。
④人称使用:采用第一人称强调故事真实性并直接说明“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但“我”的内心担忧“担心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却很荒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

博尔赫斯对待虚构的态度是煞有介事,尽管内容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写得像真有其事“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比如在描写书贩的长相时“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他身材很高”“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斯堪的纳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这些外貌描写给人以真实感;但作者又说他“面目模糊不清”,这就荒诞不经了。

比如在写到“沙之书”的样式时“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沙之书”的外观装帧和内部印刷与其他书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是真实的;“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给人的感觉有是荒诞的。

从读者的心理来看,“沙之书”是无限的,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就客观世界而言,③读者心理:对于客观世界的事实,“沙之书”是虚构的;但是面对“沙之书”的心理——好奇、沉迷、烦恼、恐惧等却是真实的,是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真实的心理感受过程。

从人称的使用来看,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强调故事的真实性,并且肯定地说“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但是“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我”的内心担忧“担心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却很荒谬。

2.A【解析】A.“其中最高潮部分是:‘我’想方设法从卖书人那里得到了那本‘沙之书’”错误。小说的最高潮部分是“沙之书”使我备受折磨,烦恼不堪。

3.B【解析】B.“突出了‘沙之书’具象生动的特点”错误。突出了“沙之书”抽象的特点。

4.①首先充满好奇,想方设法要得到它;
②然后是沉迷钻研,迷失于书中无法自拔;
③紧接着领悟到“沙之书”的可怕,感到烦恼甚至恐惧;
④最终放弃、逃避,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概括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本题要求概括“我”对待“沙之书”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作答时注意根据文中反映“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概括。
由“‘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可知,那个《圣经》推销员对“沙之书”的介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方设法要得到它。

由“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可知,“我”得到“沙之书”后沉迷钻研,迷失于书中无法自拔。

由“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可知,“我”领悟到“沙之书”的可怕,感到烦恼甚至恐惧;

由“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可知,“我”最终放弃、逃避,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五、王筠《冰雕连》

冰雕连①

风停雪住,曙光再次降临在北朝鲜的长津湖。

苍白无力的日头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后,里兹伯格②的部队开始往黄草岭1081高地运动。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视野之中是一片阴森森的银白。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大地上一片安详。

里兹伯格团长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种安详过于反常,中国人的无声无息也叫他摸不着头脑。以基本的常识而言,中国人不可能不向1081高地这个最后的关隘派出阻击部队,他心里想也许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里兹伯格命令他的陆战队员加倍小心,占领山头上的阵地。

美国人终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有百十号人,都据枪而待,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队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

阵地上的中国人好像都睡着了,听任美国人来到身旁而无动于衷,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神态安详。里兹伯格听到陆战队的报告以后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为同一幕景象所震撼。这就是与他们鏖战了二十多天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这是些什么人啊?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这样非同寻常的意志力?里兹伯格摇了摇头,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人,但是他知道他们都是些无畏的勇士,是真正的军人。

里兹伯格微微并拢的手指在钢盔的边沿上碰了碰,对着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人行了个庄重的军礼——美国海军陆战部队的军礼。

里兹伯格对他的陆战队员们说:“让他们待在这里吧,不要打扰他们。”

陆战队排起了长长的队列,他们一路路一队队从1081高地的下面通过,每个人都把并拢的手指放在钢盔或是兜头大衣的帽檐上,向沉睡在山头上的中国人,向他们的对手致意。

吴铁锤一路紧赶,夕阳西下时赶到了黄草岭1081高地。

他没有想到这个高地是他这支部队最后的归宿,也没有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跟自己的老搭档欧阳云逸告别。

百十号冻僵的人都从堑壕里抬了出来,抬到了平缓的坡地上。他们的身体弯曲着,保持着据枪射击的姿势,弯也弯不平,扳也扳不直,枪支抱在他们的怀中,冻结在他们的手上,拽也拽不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结着寒霜,头发和眉毛胡子上密布着晶莹细小的冰粒,在夕阳昏黄余晖的照射下晶莹剔透。

吴铁锤看到了欧阳云逸,他好像完全睡着了,闭着眼睛,睡得很踏实、很安详。他的手上戴着蓝色的毛线手套,肩膀上背着他的帆布挎包,他的眼镜片冻裂了,眼镜架掉落在胸口上。吴铁锤把他的眼镜拿起来,解开欧阳云逸的挎包,用毛巾将冻裂的镜片擦了又擦,然后重新把它戴在了欧阳云逸的鼻梁上面。

吴铁锤看着面前睡熟的欧阳云逸,他还从来没有这样仔细看过他。白天黑天,晴天雨天,不论酷暑还是严寒,他跟这个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多少年了?好像还是抗战的时候,在苏北,在他的老家吴家集,这个人带着他参加了新四军的抗日支队,他们一起打鬼子,打走了日本鬼子,他们从苏北北上鲁南打国民党,他们打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许许多多的大仗,然后过长江,打上海,最后跨过鸭绿江来到这个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打美国鬼子陆战1师。这么多年了,他从没有想到过会同这个人分开,哪怕是在这个长津湖畔最残酷、最恶劣的环境中,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可是现在,这个他非常熟悉和非常敬重的人却在极度的严寒之中彻底睡了过去,他睡在自己的阵地上,没有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吴铁锤知道这个人再也不会醒来了。

【注释】①摘自王筠长篇小说《长津湖》,该书是第一部描写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文学作品。②里兹伯格,美军军官,真实人物。下文的我军指挥员吴铁锤与欧阳云逸为虚构人物。

1.有人评论《长津湖》“以‘非虚构’式的客观性完成极富现场感的历史真实”,请据节选部分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出了下文里兹伯格的猜测。

B.在面对冰雕连之时,小说对里兹伯格与吴铁锤都进行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

C.最后一段吴铁锤回忆他和欧阳云逸从抗战到解放战争经历过的历次战役,拓展了小说时空。

D.小说通过写冰雕连在冻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表现了我志愿军坚不可摧的意志。

3.小说从中美两国军人的视角对冰雕连进行了描写,二者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1.①“非虚构”式的客观性指小说具有纪实性。它背景存在(抗美援朝)、事件存在(冰雕连牺牲)、人物存在(里兹伯格)。②“极富现场感”中“极富”点明小说具有虚构性;“现场感”指小说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如冰雕连“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以视听结合使人身临其境。③“以‘非虚构’式的客观性完成极富现场感的历史真实”能使读者深度触摸历史,真切感受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①“非虚构”式的客观性指小说具有纪实性。它背景存在,“风停雪住,曙光再次降临在北朝鲜的长津湖”“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视野之中是一片阴森森的银白。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大地上一片安详”、事件存在,“阵地上的中国人好像都睡着了,听任美国人来到身旁而无动于衷,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神态安详。里兹伯格听到陆战队的报告以后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为同一幕景象所震撼。这就是与他们鏖战了二十多天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的冰雕连牺牲牺牲的官兵们、人物存在,苍白无力的日头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后,里兹伯格的部队开始往黄草岭1081高地运动,注释中说“里兹伯格,美军军官,真实人物”。

②“极富现场感”中“极富”点明小说具有虚构性,注释中说“我军指挥员吴铁锤与欧阳云逸为虚构人物”“摘自王筠长篇小说《长津湖》,该书是第一部描写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的文学作品”;“现场感”指小说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如冰雕连“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结着寒霜,头发和眉毛胡子上密布着晶莹细小的冰粒,在夕阳昏黄余晖的照射下晶莹剔透”,以视听结合使人身临其境,“百十号冻僵的人都从堑壕里抬了出来,抬到了平缓的坡地上。他们的身体弯曲着,保持着据枪射击的姿势,弯也弯不平,扳也扳不直,枪支抱在他们的怀中,冻结在他们的手上,拽也拽不下来”。③“以‘非虚构’式的客观性完成极富现场感的历史真实”能使读者深度触摸历史,真切感受历史,“好像还是抗战的时候,在苏北,在他的老家吴家集,这个人带着他参加了新四军的抗日支队,他们一起打鬼子,打走了日本鬼子,他们从苏北北上鲁南打国民党,他们打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许许多多的大仗,然后过长江,打上海,最后跨过鸭绿江来到这个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打美国鬼子陆战1师”。

2.B【解析】B.“肖像描写”错,无肖像描写。

3.①描写方法不同。美国军人视角是对冰雕连群体描写,中国军人视角是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相结合。②内容侧重点不同。美国军人视角侧重于他们的惊讶与一连串不可理解的疑问;中国军人视角侧重于对战友的深厚情谊。

作用:敌我两方所见同一场景,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全面对事件进行叙述;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人物形象塑造和描写方法及作用的能力。

①描写方法不同。

美国军人视角是对冰雕连群体描写,写敌人眼里的冰雕连群像,“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阵地上的中国人好像都睡着了,听任美国人来到身旁而无动于衷,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神态安详”。

中国军人视角是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相结合,先是群体“百十号冻僵的人都从堑壕里抬了出来,抬到了平缓的坡地上。他们的身体弯曲着,保持着据枪射击的姿势,弯也弯不平,扳也扳不直,枪支抱在他们的怀中,冻结在他们的手上,拽也拽不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结着寒霜,头发和眉毛胡子上密布着晶莹细小的冰粒,在夕阳昏黄余晖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后个体“吴铁锤看到了欧阳云逸,他好像完全睡着了,闭着眼睛,睡得很踏实、很安详”,出了神态还写了外貌,“他的手上戴着蓝色的毛线手套,肩膀上背着他的帆布挎包,他的眼镜片冻裂了,眼镜架掉落在胸口上”“吴铁锤看着面前睡熟的欧阳云逸,他还从来没有这样仔细看过他”。

②内容侧重点不同。

美国军人视角侧重于他们的惊讶,“美国人终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里兹伯格听到陆战队的报告以后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为同一幕景象所震撼”。

与一连串不可理解的疑问,“这就是与他们鏖战了二十多天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这是些什么人啊?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这样非同寻常的意志力?”

中国军人视角侧重于对战友的深厚情谊,“白天黑天,晴天雨天,不论酷暑还是严寒,他跟这个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多少年了?好像还是抗战的时候……他们一起打鬼子,打走了日本鬼子,他们从苏北北上鲁南打国民党,他们打了……许许多多的大仗……这么多年了,他从没有想到过会同这个人分开,哪怕是在这个长津湖畔最残酷、最恶劣的环境中,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可是现在,这个他非常熟悉和非常敬重的人却在极度的严寒之中彻底睡了过去,他睡在自己的阵地上,没有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

作用:从敌(里兹伯格)我(吴铁锤)两方所见同一场景,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全面、详细具体地对事件进行叙述;点面结合,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主题思想;战友的回忆使欧阳云逸这个人物形象更鲜明,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坚韧顽强同仇敌忾、誓死不屈的风险和牺牲精神。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