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白氏长庆集》序

元稹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未几,入翰林掌制诏,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多以诗章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诗及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苛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于之为微之也。又云鸡林贯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予时刺会稽,因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诏长于实。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注】①鸡林:即新罗,朝鲜古国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B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C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D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籍:即六经,指儒家六部经典著作《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左传》。

B.甲科:甲是天干首位,用作第一的代称,唐代进士分甲乙两科,其中甲科为第一等。

C.翰林:即文翰之林,这里指为朝廷草拟诏制的机构翰林院,供职其中者称翰林学士。

D.邮候:邮是邮亭,指设在途中供信使和旅客歇宿的馆舍;候是斥堠,探望敌情的土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天赋文才,幼年即能识字,童年聪颖好学异于常人,少年时有志于诗赋写作,青年时应科举考试,连登甲科。

B.白居易初入仕途,意气风发,勇于向朝廷进言,臧否时政;另一方面也致力于诗歌创作,写出了众多吟风弄月的作品。

C.白居易的作品流传广远,影响很大,从京城到地方,男女老少贵贱穷达之人都喜爱他的诗歌,甚至外国人也欣赏喜爱。

D.白居易的诗文集《白氏长庆集》以编定于长庆年间而得名,集中收入了两千多篇不同体裁的作品,风格多样,各具特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

(2)至于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14虽然文末说“与子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但元白交谊于文中依然可见。依据文意,分条概述。(3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舅氏凤千公事略

(清)王拯

锡振七龄丧母,即依姊氏刘。姊为锡振言:“吾有舅,尝目疾。归山阴后,三十年不相闻。”及锡振归山阴谒墓时,始一得见,而舅氏将八十。

舅氏讳最翱,字凤千。公年及壮,目仅能通行路。娶舅母氏金。公尝言:“吾归,赘于金,一室外,无长物。”金故小富,舅母勤顺,昼夜纺织,而两兄友笃,能与公共财。夫妇懃懃,缩衣节食。数年,生我表兄乐周、乐畴,并一女。岁时渐居积。公平生俭素,粗衣恶食,里人讪焉。而事漱玉公,独丰于人,人又诧之。少小以目疾,未尝受书史,而行事中体。有事,一小舟赴田庄,或陆行日数十里,未尝乘舆。言动妪煦,乡人虽舆皂,亲之若父兄。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又乐施与,有急难者,必往告之。岁除之夕,尝使乐周兄弟携钱数万,抵暮出巡闾巷间,以散于人之困乏者。

丁未秋,锡振自粵旋京师,道归扫先茔并谒公。舟及门,公策杖出,手握余,泣失声,曰:“吾壹不知而母之犹有子若此也。吾亦不知之犹得见汝归,而与吾子孙见也。”锡振视公,酡颜,皓鬓眉,喜怳怳如梦寐。既而悄然以悲,复与公俱泣不能止。

乃不肖中疾,抵舅家甫两日,而病莫能兴。公每日谨视,出入抚摩之,伺其饮食、药饵。而不肖疾日笃,几死。当疾甚时,床席秽恶,有人弗能堪者,公居我屋后楼,使长孙粟俱。尝昧旦雨中闻屐声铿然,至楼下呼粟,问“叔夜来病若何,得眠否?市得某物,思食否?”锡振沉绵中闻之,愀怆独饮泣。

公卒咸丰二年壬子九月九日,寿八十有三。呜呼!不肖七龄,遂弗见母,又三十年而仅一见舅,徒以疾厄重忧之,而区区之报又弗及也。痛哉!

(选自《王拯集》,有删改)

【注】①王拯,初名锡振,字定甫。②漱玉公,袁凤千之父,王拯之外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B.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C.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D.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兄,对姑母、舅父或姨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岁大的人之称呼。

B.丁未,干支可用来纪年月日。丁未是纪年,下文的壬子是纪日。

C.不肖,原来的意思是无才无德,旧时读书人用作对自己的谦称。

D.咸丰,清朝皇帝的年号,正史中清朝同一位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年幼丧母,依附出嫁的姐姐,长大后专程回山阴拜见长辈,才得以与舅舅相见。

B.袁凤千说话做事平易谦和,同乡人即使是轿夫、皂吏,他也会像父兄一样亲近他们。

C.袁凤千与金家结亲时,较为贫寒,但得到了金家的友善对待,共享了金家部分家产。

D.作者病困袁家,舅舅与家人一道,不避风雨恶秽,日夜照料,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4分)

                                     ▲                                       

⑵又三十年而仅一见舅,徒以疾厄重忧之,而区区之报又弗及也。(4分)

                                     ▲                                       

14.这篇文章除了表达对袁凤千活命之恩的感激之外,多方面地展示了袁凤千的高尚人品。请联系文本对袁凤千的为人作简要分析。(3分)

                                     ▲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惭,遽出就坦谢。复卒,诏姚南仲代之。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我留,恐及祸。”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盈珍果与南仲不相中,幕府多黜死者。

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裴均为仆射,将居谏议、常侍上,坦引故事及姚南仲旧比。均曰:南仲何人?”曰:“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均怒,遂罢为左庶子。

再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时,畜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坦遣吏验,未反,帝迟之,更遣中人刘泰昕往。坦曰:“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三奏,帝乃止。表韩重华为代北水运使,开废田,列壁二十,益兵三千人,岁收粟二十万石。

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为人所非。元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卢坦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

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B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C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

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D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衣,本意白色衣服,古时多为平民所穿,故可指平民;也可指官员受处分的身

份。

B度支,古代掌管财赋统计、支调的官职。隋时隶属民部,唐改民部为户部,下设

度支郎中。

C朔望,朔日与望日的合称,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日与十五日,而旧历每月三十日

称为“晦”。

D元和,文中指唐宪宗李纯的年号。《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与此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坦能耿介守正。在任郑滑节度使判官时,监军薛盈珍屡次干预军中政务,卢坦

总能据理力争;对大将之误,也能机智阻谏。

B卢坦有长远之见。李复死后,卢坦察觉代替李复的姚南仲将与自己不合,于是借

李复丧事之机,回到东都,做了寿安县令。

C卢坦敢直言进谏。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诏进奉而遭弹劾,皇帝

本想网开一面,卢坦进言不可因小信失大信。

D卢坦有仁善之心。对待士兵,卢坦每月定期派人慰问他们的父母亲人,并为他们

寻医问药,士兵感念卢坦,没有一个逃回家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4分)

(2)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4分)

14.根据文段,请简要说明卢坦被贬为左庶子的原因。(3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装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材料二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

(柳宗元《师友箴》,节选)

【注】指鲍叔牙。"",忠诚之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B.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C.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D.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者,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本文是指求学的人。

B.巫医即巫师和医师,古人多求救助于鬼神以治病,故巫医往往并提。

C.古文,指唐朝前的文章,这里主要指六朝以来的重文轻道的骈体文章。

D.六艺,指六种经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老师。

B.材料一第二段对比论证,通过"嗟乎""呜呼"的点染,再加之感叹、反问的语气,批判之意直接而鲜明,发人深思。

C.材料一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D.材料二强调了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友并称的思想,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分)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4分)

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择师的标准。(3分)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已类广白诗,自为。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歧、邠,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浔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浔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浔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

(选自《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有删改)

【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书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B.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C.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D.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制诰,为掌管起草诏令之意,后用作官衔名。制,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玺;诰,起初是用以指告诫之文,后用以封赠。“知府朱孝纯子颖”中“知府”,知,是掌管、主持之意。

B.“序”,文体名。同《琵琶行(并序)》《滕王阁序》中“序”。“后序”犹“跋”,刊于卷末的序文。《短歌行》中“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师说》中“说”,《赤壁赋》中“赋”,《登泰山记》《黄冈竹楼记》中“记”均表体裁。

C.天宝、乾元、宝应,同“元和十年”“乾隆三十九年”,都是年号纪年法。一个皇帝可以拥有多个年号。“壬戌之秋”“是月丁未”是干支记时法。“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晦”是农历的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即“五更”。

D.《旧史》,指《旧唐书》。“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指《诗》《书》《礼》《孝经》《易经》《春秋》,“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敏求只对李白的诗作进行了分类补注,没有考定诗作的先后次序。治学一向严谨的曾巩认为不妥,于是在得到诗集之后,又考订作品的先后次序重新加以编排。

B.李白因李璘的牵连被拘押,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李白罪过很轻,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荐李白,但皇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

C.曾巩概述了安史之乱时期李白的遭遇与其悲壮的晚年生活。表面上是不加感情的叙述,但从选词炼字上,自能折射出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心态。

D.曾巩在后序中先后两次提到了《新唐书》,第一次指出《新唐书》中有关李白记叙的几处失实,第二次指出《新唐书》对李白的相关评价没有写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浔阳狱。(3分)

(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3分)(姚鼐《登泰山记》)

14.本文第一段交代写序原因,请对其它三段的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奔,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慄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①海马,前文僧人曾建议:“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10.关于下列文言现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臾成五采”的“采”和“君子生非异也”的“生”都属于通假现象。

B.“多平方,少圜”的“平方”和“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都是古今异义。

C.“急”为多义实词,“冲突急走”和“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急”词义有差别。

D.“余不能冠”的“冠”和“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惊”都是使动用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B.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C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D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晦,月尽也,指每月最后一天。古人以月相确定日期,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十五为“既望”。

B.岱,“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故泰山亦称“岱宗”“岱岳”等,杜甫有诗云“岱宗夫如何”。

C.食顷,意思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多形容时间很短,与“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须臾”义同。

D.羽化,传说成仙之人有飞升能力,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即如《赤壁赋》中“羽化而登仙”所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分)

(2)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4分)

14.姚鼐和袁枚登山所见景物有哪些相似的特点?请用三个形容词加以概括。(3分)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检测一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7分)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贞观初,迁著作郎。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縡、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选自《旧唐书·姚思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B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C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D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簿:古代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

B太宗:我国古代帝王庙号,开国皇帝的庙号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多为“太宗”。

C男:我国周代爵位大致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男”属于爵位中最低的一等。

D谥: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和平民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具有褒贬评价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思廉讲求孝道。他先后遭遇父亲与继母去世,父亲去世后退职奔丧,继母去世后还在其坟墓旁造房子服丧,身体因而更加羸弱瘦削。

B姚思廉十分忠勇。义军攻占代王杨侑的殿堂,作为其侍读的姚思廉不但没有逃离,反而斥责唐军的无礼行为,大家都十分敬服他的话。

C姚思廉学识渊博。他年少时跟随其父学习汉史,能继承家业,勤学寡欲,从来没有谈到家里的财产;后来续成父书,完成其父的遗愿。

D姚思廉深受信任。太宗当政时期,让姚思廉上奏国家政策上的过失及官员的隐私;对他的劝谏不但不治罪,反而是耐心地加以解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者咸叹曰:“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4分)

(2)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4分)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白氏长庆集》序

元稹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未几,入翰林掌制诏,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多以诗章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诗及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苛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于之为微之也。又云鸡林贯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予时刺会稽,因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诏长于实。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注】①鸡林:即新罗,朝鲜古国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B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C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D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日/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籍:即六经,指儒家六部经典著作《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左传》。

B.甲科:甲是天干首位,用作第一的代称,唐代进士分甲乙两科,其中甲科为第一等。

C.翰林:即文翰之林,这里指为朝廷草拟诏制的机构翰林院,供职其中者称翰林学士。

D.邮候:邮是邮亭,指设在途中供信使和旅客歇宿的馆舍;候是斥堠,探望敌情的土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天赋文才,幼年即能识字,童年聪颖好学异于常人,少年时有志于诗赋写作,青年时应科举考试,连登甲科。

B.白居易初入仕途,意气风发,勇于向朝廷进言,臧否时政;另一方面也致力于诗歌创作,写出了众多吟风弄月的作品。

C.白居易的作品流传广远,影响很大,从京城到地方,男女老少贵贱穷达之人都喜爱他的诗歌,甚至外国人也欣赏喜爱。

D.白居易的诗文集《白氏长庆集》以编定于长庆年间而得名,集中收入了两千多篇不同体裁的作品,风格多样,各具特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

(2)至于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14虽然文末说“与子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但元白交谊于文中依然可见。依据文意,分条概述。(3分)

10.B   11.A   12.B

13.(1)礼部侍郎高郢才开始用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白居易一下子就考中(被选拔为)第一等

(2)至于抄写或刻印(白诗),在集市上叫卖,有人还拿着它去换酒茶,这种情况到处都有。(4分)

14.①一处任职,诗文往来。②身处两地,寄赠频繁。③相互影响,共创新体。④亲为编集,高度评价。(3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舅氏凤千公事略

(清)王拯

锡振七龄丧母,即依姊氏刘。姊为锡振言:“吾有舅,尝目疾。归山阴后,三十年不相闻。”及锡振归山阴谒墓时,始一得见,而舅氏将八十。

舅氏讳最翱,字凤千。公年及壮,目仅能通行路。娶舅母氏金。公尝言:“吾归,赘于金,一室外,无长物。”金故小富,舅母勤顺,昼夜纺织,而两兄友笃,能与公共财。夫妇懃懃,缩衣节食。数年,生我表兄乐周、乐畴,并一女。岁时渐居积。公平生俭素,粗衣恶食,里人讪焉。而事漱玉公,独丰于人,人又诧之。少小以目疾,未尝受书史,而行事中体。有事,一小舟赴田庄,或陆行日数十里,未尝乘舆。言动妪煦,乡人虽舆皂,亲之若父兄。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又乐施与,有急难者,必往告之。岁除之夕,尝使乐周兄弟携钱数万,抵暮出巡闾巷间,以散于人之困乏者。

丁未秋,锡振自粵旋京师,道归扫先茔并谒公。舟及门,公策杖出,手握余,泣失声,曰:“吾壹不知而母之犹有子若此也。吾亦不知之犹得见汝归,而与吾子孙见也。”锡振视公,酡颜,皓鬓眉,喜怳怳如梦寐。既而悄然以悲,复与公俱泣不能止。

乃不肖中疾,抵舅家甫两日,而病莫能兴。公每日谨视,出入抚摩之,伺其饮食、药饵。而不肖疾日笃,几死。当疾甚时,床席秽恶,有人弗能堪者,公居我屋后楼,使长孙粟俱。尝昧旦雨中闻屐声铿然,至楼下呼粟,问“叔夜来病若何,得眠否?市得某物,思食否?”锡振沉绵中闻之,愀怆独饮泣。

公卒咸丰二年壬子九月九日,寿八十有三。呜呼!不肖七龄,遂弗见母,又三十年而仅一见舅,徒以疾厄重忧之,而区区之报又弗及也。痛哉!

(选自《王拯集》,有删改)

【注】①王拯,初名锡振,字定甫。②漱玉公,袁凤千之父,王拯之外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B.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C.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D.顾操履方/严戚族/畏惮或有过/行惧人以闻/闻必诃责/不稍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兄,对姑母、舅父或姨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岁大的人之称呼。

B.丁未,干支可用来纪年月日。丁未是纪年,下文的壬子是纪日。

C.不肖,原来的意思是无才无德,旧时读书人用作对自己的谦称。

D.咸丰,清朝皇帝的年号,正史中清朝同一位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年幼丧母,依附出嫁的姐姐,长大后专程回山阴拜见长辈,才得以与舅舅相见。

B.袁凤千说话做事平易谦和,同乡人即使是轿夫、皂吏,他也会像父兄一样亲近他们。

C.袁凤千与金家结亲时,较为贫寒,但得到了金家的友善对待,共享了金家部分家产。

D.作者病困袁家,舅舅与家人一道,不避风雨恶秽,日夜照料,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4分)

                                     ▲                                       

⑵又三十年而仅一见舅,徒以疾厄重忧之,而区区之报又弗及也。(4分)

                                     ▲                                       

14.这篇文章除了表达对袁凤千活命之恩的感激之外,多方面地展示了袁凤千的高尚人品。请联系文本对袁凤千的为人作简要分析。(3分)

                                     ▲                                       

10.C

11.B(壬子是纪日,错)

12.A(专程回山阴拜见长辈,错)

13.⑴如今,我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臣,神遇,官知,行,各1分)

⑵又过了三十年才只见了舅舅一次,平白地因生病而让他忧心忡忡,可是我连一点点报答也没有来得及。(徒,疾厄,重忧之,区区之报,各1分)

14.(1)为人方正:对待人平易亲和,对过错诃责不贷。

(2)重视亲情:厚养老人,照顾外甥。

(3)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周急济贫。

(4)勤俭持家:生活节约,勤劳致富。

(每点1分;其他说法,合理的给分。)

参考译文:

我七岁时母亲去世,就投奔了姐姐刘家。姐姐对我说:“我有个舅舅,曾经患有眼病。回归山阴后,三十年听不到消息了。”等我回山阴拜祭祖坟时,才得以与之一见,而舅舅已年近八十了。

舅舅名叫最翱,字凤千。他直到成年时,眼睛也只能看见行走的路。娶了舅母金氏。舅舅曾说过:“我回来,与金家缔结姻缘的时候,除了一间房以外,没有像样的东西。”金家本是小康之家,舅母勤劳温顺,昼夜纺织,两位兄长友善忠厚,能与舅舅共享家财。舅舅夫妇十分勤劳,节衣缩食。几年后,生了我表兄乐周、乐畴和一个女儿。年月流逝,渐渐有了些积蓄。舅舅平生节俭朴素,粗衣陋食,同乡人讥笑他。可是侍奉我外公漱玉先生,独独比别人丰厚,同乡人又感到不解。舅舅从小因为眼病,没有读过书史,可是做事合乎规范。有事时,乘一只小船前往田庄,有时陆路行走每天几十里,不曾乘过车轿。舅舅说话做事十分谦和,同乡人即使是轿夫皂吏,他也像父兄一样亲近他们。然而,他品行方正严肃,亲戚族人都敬畏他。有人做了错事,害怕别人把事情告诉他,他听到了一定严厉斥责,一点也不宽容。舅舅乐于救济别人,别人有了急事难事,一定前去告诉他。除夕,曾经让乐周、乐畴兄弟带着几万钱,到了晚上就在巷间巡走,用来分给那些贫穷的人家。

丁未年秋天,我从广东回京师,途中回故里为先人扫墓,并拜见舅舅。船到门前,舅舅拄着拐杖迎出来,握住我的手,失声哭泣,说:“我竟然不知道你母亲还有这么个儿子。我也不知道还能见到你回到家乡,并且与我的子孙相见哪!”我看着舅舅,脸红红的,鬓发眉毛都白了,高高兴兴如入梦中,随即就悄然生悲,又与舅舅哭个不休。

我竟然病了,到舅舅家才两天,就病得不能起床了。舅舅每天悉心探望,进进出出,抚摩着我,伺候我的饮食和进药。而我的病一天天沉重,几乎死去。在病得厉害的时候,床席之上污物恶臭,有时让人受不了,舅舅住在我的后楼,让长孙袁粟陪着我。曾经在天将亮的时候,我在雨声中听到响亮的脚步声,到楼下喊着袁粟,问“你叔叔夜里病情怎么样,能睡下吗?买到某件东西了,他想吃吗?”我久病在床,昏昏沉沉中听到这样的话,伤心得一个人默默流泪。

舅舅于咸丰二年壬子九月九日离世,享年八十三。唉!我七岁的时候就不能再见到母亲了,此后三十年只见到舅舅一次,却平白地因为病难让他忧心忡忡,而我一点点报答也来不及做。真伤心啊!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惭,遽出就坦谢。复卒,诏姚南仲代之。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我留,恐及祸。”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盈珍果与南仲不相中,幕府多黜死者。

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裴均为仆射,将居谏议、常侍上,坦引故事及姚南仲旧比。均曰:南仲何人?”曰:“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均怒,遂罢为左庶子。

再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时,畜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坦遣吏验,未反,帝迟之,更遣中人刘泰昕往。坦曰:“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三奏,帝乃止。表韩重华为代北水运使,开废田,列壁二十,益兵三千人,岁收粟二十万石。

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为人所非。元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卢坦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

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B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C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

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D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衣,本意白色衣服,古时多为平民所穿,故可指平民;也可指官员受处分的身

份。

B度支,古代掌管财赋统计、支调的官职。隋时隶属民部,唐改民部为户部,下设

度支郎中。

C朔望,朔日与望日的合称,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日与十五日,而旧历每月三十日

称为“晦”。

D元和,文中指唐宪宗李纯的年号。《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与此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坦能耿介守正。在任郑滑节度使判官时,监军薛盈珍屡次干预军中政务,卢坦

总能据理力争;对大将之误,也能机智阻谏。

B卢坦有长远之见。李复死后,卢坦察觉代替李复的姚南仲将与自己不合,于是借

李复丧事之机,回到东都,做了寿安县令。

C卢坦敢直言进谏。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诏进奉而遭弹劾,皇帝

本想网开一面,卢坦进言不可因小信失大信。

D卢坦有仁善之心。对待士兵,卢坦每月定期派人慰问他们的父母亲人,并为他们

寻医问药,士兵感念卢坦,没有一个逃回家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4分)

(2)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4分)

14.根据文段,请简要说明卢坦被贬为左庶子的原因。(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

11.(3分)C (晦,指旧历每月月底,不一定是每月的三十日)

12.(3分)B (根据原文,应是卢坦察觉薛盈珍将与姚南仲不合,恐祸及自己,才借机回东都。)

13.(8分)(1)(4分)薛盈珍认为姚南仲本就只是一个读书人,(于是)轻视他,说:这个人是将帅之材吗?”(以:认为;易,轻视,是:这;两处判断句;各1分)

(2)(4分)卢坦与宰相李绛议论政事的意见大多相合,李绛依靠卢坦帮助自己,等到卢坦被贬出京城做官半年后,李绛被罢免官职。(协:合;藉:依靠,凭借;出:贬出京城做地方官,外放;被动句,各1分)

14.(3分)卢坦对裴均将位居谏议、常侍之上不满;卢坦讥讽裴均结交权幸,非守正之人;裴均发怒。得罪裴均1分;翻译句子得1分。

    评分建议: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监军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便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任同等官职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感谢。李复去世,朝廷下诏让姚南仲代替李复。薛盈珍认为姚南仲原本就是一个读书人,轻视他,说:“这个人是将帅之材吗?”卢坦私下对人说:“姚大夫外柔内刚,监军如果屡屡冒犯他,他一定不会接受。我如果留下来,恐怕会殃及灾祸。”于是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盈珍果然与姚南仲不和,幕府中有许多人被罢黜甚至处死。

起初,各个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宣示大的信义的就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而失去大信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圣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裴均任仆射一职,将位居谏议、常侍之上,卢坦援引旧例及姚南仲旧事与之相比。裴均问:“姚南仲是什么人?”卢坦说:“是坚守正义而不结交权贵的人。”裴均大怒,于是罢卢坦为左庶子。

两次任户部侍郎,主管度支事务。有人上告泗州刺史薛謇任代北水运使时,畜养不同寻常的马,而不把它们贡献给朝廷,朝廷将此事交付度支处理。卢坦派遣官吏前去查验,还未反回,皇帝认为太迟缓,又遣宦官刘泰昕前往。卢坦说:“事情已经交付有关部门,而又派遣宦官,难道有关部门不值得信任吗?” 多次上奏,皇帝才停止。卢坦上表奏请韩重华任代北水运使,开垦荒废田地,修筑营垒二十所,增加兵卒三千人,每年收获粟米二十万石。

起初,卢坦与宰相李绛议论政事意见往往相合,李绛依靠他帮助自己,等到卢坦被贬出京城做官半年后李绛被罢免官职。卢坦治理东川,免除了全部山泽盐井榷率的税收。吴少诚被诛杀后,朝廷下令派二千士兵屯驻安州,卢坦每逢初一和十五就派人问候他们的父母和妻子,探视疾病请医送药,所以士兵都很感激欣慰,没有人逃回去。卢坦只是请求征收官兵闰月的粮饷来资助行营,受到人们非议。元和十二年去世,年六十九,追赠礼部尚书。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装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材料二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

(柳宗元《师友箴》,节选)

【注】指鲍叔牙。"",忠诚之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B.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C.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D.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者,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本文是指求学的人。

B.巫医即巫师和医师,古人多求救助于鬼神以治病,故巫医往往并提。

C.古文,指唐朝前的文章,这里主要指六朝以来的重文轻道的骈体文章。

D.六艺,指六种经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老师。

B.材料一第二段对比论证,通过"嗟乎""呜呼"的点染,再加之感叹、反问的语气,批判之意直接而鲜明,发人深思。

C.材料一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D.材料二强调了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友并称的思想,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分)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4分)

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择师的标准。(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 3 分) C

11.( 3 分) C(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章,与骈文相对)

12.A(结合文本内容“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分析,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

13. ( 8 分)

( 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得分要点:众人,一般人; 耻,以……为耻; 学于师,状语后置,向老师学习; 语句流 畅。每点 1 分,满分 4 分)

(2)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

(得分要点: 挺,直;  ,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然,这样; 语句流畅; 每点 1 分,满分 4 分)

14. ( 3 分) ①“闻道”在前,“术业”有攻,无关年龄、地位; ②以“道”为标准, 能者为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重忠信,知耻辱。(每点 1 分)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已类广白诗,自为。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歧、邠,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浔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浔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浔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

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

(选自《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有删改)

【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书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B.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C.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D.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制诰,为掌管起草诏令之意,后用作官衔名。制,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玺;诰,起初是用以指告诫之文,后用以封赠。“知府朱孝纯子颖”中“知府”,知,是掌管、主持之意。

B.“序”,文体名。同《琵琶行(并序)》《滕王阁序》中“序”。“后序”犹“跋”,刊于卷末的序文。《短歌行》中“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师说》中“说”,《赤壁赋》中“赋”,《登泰山记》《黄冈竹楼记》中“记”均表体裁。

C.天宝、乾元、宝应,同“元和十年”“乾隆三十九年”,都是年号纪年法。一个皇帝可以拥有多个年号。“壬戌之秋”“是月丁未”是干支记时法。“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晦”是农历的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即“五更”。

D.《旧史》,指《旧唐书》。“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指《诗》《书》《礼》《孝经》《易经》《春秋》,“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敏求只对李白的诗作进行了分类补注,没有考定诗作的先后次序。治学一向严谨的曾巩认为不妥,于是在得到诗集之后,又考订作品的先后次序重新加以编排。

B.李白因李璘的牵连被拘押,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李白罪过很轻,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荐李白,但皇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

C.曾巩概述了安史之乱时期李白的遭遇与其悲壮的晚年生活。表面上是不加感情的叙述,但从选词炼字上,自能折射出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心态。

D.曾巩在后序中先后两次提到了《新唐书》,第一次指出《新唐书》中有关李白记叙的几处失实,第二次指出《新唐书》对李白的相关评价没有写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浔阳狱。(3分)

(2)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3分)(姚鼐《登泰山记》)

14.本文第一段交代写序原因,请对其它三段的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8分)

10.(3分)B(“然”在句中表示转折,“宏放”用来形容“志气”。)

11.(3分)D(《孝经》应为《乐》,《孝经》是十三经之一,不属于“六经”。)

12.(3分)B(“不报”指皇上没有回复,并非是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是后来的事。)

13.(6分)(1)(3分)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被打败),李白逃亡到宿松,因此获罪被关押在浔阳的监牢中。(评分点:“败”,被打败。“亡”,逃亡。“坐”,因此获罪。“系……狱”,被关押在监牢中。1句1分。)

(2)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或“像掷具一样”)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评分点:“稍”,逐渐。定语后置句、判断句。1点1分。)

14.(3分)①记述李白生平经历考证有关李白史实③评价李白诗歌。(每点1分。)

附【参考译文】

《李白诗集》二十卷,原为七百七十六篇,现在变成一千零一篇,还有杂著六十篇,是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所增补而成的。宋次道已经按照类别增补了李白的诗作,自己又写了序,但还没有考察依次编定李白诗作创作的先后年代。我得到宋氏这本书,于是考察各篇创作的先后顺序,并予以按次序编排。

李白大概是蜀郡人,最初隐居在岷山,出蜀后居住在襄阳、汉水一带,南下游历长江、淮水一带,到楚地观览云梦泽。在云梦县定居的许氏一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家,许氏把女儿嫁给李白为妻,于是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年。离开云梦,他又到了齐鲁地区,居住在徂徕山的竹溪。后来又到了吴地、京城长安等地,唐明皇听说过他的盛名,于是就召见他,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不久,因与唐明皇合不来就离开了朝廷。往北抵达赵、魏、燕、晋故地,往西到达歧地、邠地,历经商於来到洛阳,在梁地盘桓的时间最长。后来又到齐鲁地区,向南渡过淮水、泗水,又到达吴地,转而迁往金陵,又奔向秋浦、浔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第二年唐明皇身在蜀地,永王李璘管东南兵权,当时李白隐居在庐山,永王李璘威逼他到自己幕下。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李白就逃亡到宿松,获罪被关押在浔阳的监牢中。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考问李白,认为罪很轻,应当赦免,恰好赶上宋若思统领军队赶赴河南,于是就放了李白,让他为军事行动出力,并向唐肃宗献上奏章,推荐李白,认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但没有得到答复。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乾元元年,最终因为李璘事而受玷污,被长期流放夜郞,于是他渡过洞庭湖,穿过峡江,来到巫山,因为遇到大赦而得到释放。他就在岳阳、江夏休养,过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浔阳,经过金陵,在历阳、宣城之间徘徊不定。李白的同族人李阳冰作当涂县令,李白就去投奔他,后因病辞世。享年六十四岁,这时正是宝应元年。李白一生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从李白的诗作、文章的自叙中可以考查的。

范传正为李白写墓志铭,说李白“偶尔乘坐小船,一日疾驶上千里;有时遇到优美景致,整年也不离去”,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大致的情形。《旧唐书》记载李白是山东人,官任翰林待诏,又记载永王李璘指挥调度扬州时,李白在宣城前去拜见他,于是征召李白为幕府从事。而《新唐书》又记载李白被流放夜郞,回到浔阳,因事获罪而被关进监牢,宋若思又放了他,这些记载都与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大概是正史记载错误了。

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说“李白具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飘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为是真实的记录。但《新唐书》没写明这几句话,所以把它摘录出来,使观览李白诗作的人能得到更详细的了解。

 (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曾巩文集》,郭预衡、侯光复主编,陶文鹏选注,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奔,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慄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①海马,前文僧人曾建议:“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10.关于下列文言现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臾成五采”的“采”和“君子生非异也”的“生”都属于通假现象。

B.“多平方,少圜”的“平方”和“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都是古今异义。

C.“急”为多义实词,“冲突急走”和“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急”词义有差别。

D.“余不能冠”的“冠”和“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惊”都是使动用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B.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C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D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晦,月尽也,指每月最后一天。古人以月相确定日期,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十五为“既望”。

B.岱,“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故泰山亦称“岱宗”“岱岳”等,杜甫有诗云“岱宗夫如何”。

C.食顷,意思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多形容时间很短,与“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须臾”义同。

D.羽化,传说成仙之人有飞升能力,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即如《赤壁赋》中“羽化而登仙”所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分)

(2)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4分)

14.姚鼐和袁枚登山所见景物有哪些相似的特点?请用三个形容词加以概括。(3分)

 

10.D(“冠”为名词作动词)

11.C

12.A(“既望”指农历十六)

13.(1)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

杂,都像弯腰鞠躬一样。(每句 1 分)

(2)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

的分别,完全不是一类的。(“苦日炙”“为荫遮”“迥非一族”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14.奇异、险峻、壮观(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大风扬起积雪扑

打在脸上。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立着

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

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

弯腰鞠躬一样。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

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

那些偏僻不在路边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

少,多是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

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平齐。

材料二:

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

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地把武器库中的兵器仪仗散落地上。大概一顿饭的工夫,有像一匹

白绢的云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和尚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

化的白银、散开的丝棉团,过了许久,浑然凝成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

脂油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着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

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分别,

完全不是一类的。傍晚时分到西海门去看落日。山上草比人高,路又断了,叫来几十个工役

把杂草割掉,然后再前进。东边山峰像屏风一样排列,西边山峰拔地而起,中间模模糊糊有

几十座山峰,好像天台山的琼岛。红日快要落山,有一座山峰像用头顶着太阳,好像要吞下

去,又像是捧着。我不能戴帽子,怕风将它掀掉;不能穿袜子,怕被水汽打湿;不敢拄拐杖,

因为动不动就陷进软沙里;不敢抬头,怕山石崩塌压下。左顾右昐,前后探视,恨不得化成

千万个身体,每一座山峰都走到。当“海马”背着我时,敏捷得像猿猴,向前直冲,千万山

峰也学着人在奔跑,样子像潮水奔涌。低头看深谷、怪峰,在脚底下等待着。如果一失足,

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心惊胆战也无济于事。如果叫“海马”走慢一点,

自己觉得也太胆小了。没有办法,只好把性命交付他了,任凭他走到哪里,觉得身体已经飘

飘成仙了。《淮南子》有“胆气就是云”的说法,确实是这样。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检测一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7分)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贞观初,迁著作郎。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縡、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选自《旧唐书·姚思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B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C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D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簿:古代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

B太宗:我国古代帝王庙号,开国皇帝的庙号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多为“太宗”。

C男:我国周代爵位大致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男”属于爵位中最低的一等。

D谥: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和平民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具有褒贬评价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思廉讲求孝道。他先后遭遇父亲与继母去世,父亲去世后退职奔丧,继母去世后还在其坟墓旁造房子服丧,身体因而更加羸弱瘦削。

B姚思廉十分忠勇。义军攻占代王杨侑的殿堂,作为其侍读的姚思廉不但没有逃离,反而斥责唐军的无礼行为,大家都十分敬服他的话。

C姚思廉学识渊博。他年少时跟随其父学习汉史,能继承家业,勤学寡欲,从来没有谈到家里的财产;后来续成父书,完成其父的遗愿。

D姚思廉深受信任。太宗当政时期,让姚思廉上奏国家政策上的过失及官员的隐私;对他的劝谏不但不治罪,反而是耐心地加以解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者咸叹曰:“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4分)

(2)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4分)

10.B

11.D

12.D

13(1)观看的人都赞叹说:“(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有勇气,这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吧!”

(2)魏征虽然裁定总论,但它们的编辑修改,都是姚思廉的功劳,赏赐(给姚思廉)五百段彩绢。

 

 

文章转载自: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