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晓声|在流年碎影中回望 ,在烟火人间中驻足

梁晓声 十月文艺 2022-06-21
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大结局了。有多少人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追着看完的,扎心的台词、细节满满的画面、老戏骨们丰富又有层次的表演,让我们随着剧中人物的起起伏伏,又哭又笑。
 
《人世间》微博官方海报@人世间官微

本剧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有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然而更多人则像父辈那样继续生活。
 
有人评价:“这是一部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50年的百姓生活画卷,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遗憾。”


其实,作者梁晓声同样出身于贫苦的工人家庭,也曾经历上山下乡。他曾说:“读书是最对的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 正因他酷爱读书,擅长写作,后被推荐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深造,这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中国之往昔今朝,确实可用沧桑巨变加以形容。凡过来人,都应多讲讲……” 
 
梁晓声一路跌跌撞撞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经过的事,经过岁月,沉淀成为《人世间》。
 
“以心中微光照亮平凡人生,尝世间百味仍存热爱。”
 
梁晓声的《那些岁月……》收录了他近年创作的散文随笔。忆过往记录中国,用文字温暖人心。

关于读书 那些事


依我想来,人和书的关系,大抵可分为如下的四个阶段——童年时听故事的阶段,少年时看连环画的阶段,青年时读小说的阶段,中年时读书范围广泛的阶段。由此,以后成了一个终生具有读书习惯的人。


童年时居然不喜欢听故事的人不是没有,有也极少。不喜欢听故事的儿童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不幸是先天的智障儿童;另一类属于天才儿童,自幼表现出对某方面事情异常强烈的兴趣,如音乐、绘画、科学问题,所以连对故事都不感兴趣了。实际上,这样的儿童几乎没有,不喜欢听故事不符合儿童的天性。情况往往是这样——大人们主要是他们的家长们,一经发现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情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便着力于对他们进行专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期使他们在某方面成为日后的佼佼者。



目的能否达到呢?
应该说,能的。
毕加索和莫扎特都是如此培养成功的。
在中国古代,皇族的后裔基本是听不到故事的。一个孩子一旦被确立为第一皇权接班人,那么他就被专门的教育“管道”和方法所框入了。在那种“管道”里没有故事,只有大人们希望他们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但此种示范若成为一个国家学龄前教育的圭臬,对整个国家是不幸的。
《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是——宝玉因偷看闲书而误了“家学”作业,受到惩罚。可以想见,宝玉的童年是不大听得到什么故事的。他是贵族子弟,对他所进行的教育也是以贵族对后裔的教育为圭臬的。进而言之,一切希望自己的子弟有出息的贵族之家、商贾之家、书香之家乃至平民之家,都是那么对子弟进行教育的。教育目的也只有一个——使子弟们成为“服官政”的人。

87版《红楼梦》剧照
这种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符合皇权要求的“干部”,另一方面使国家产生了一批批能诗善赋,个个堪称语言大师的诗人,于是中国的诗词成果丰富。
而这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深刻反思——自然科学几乎停止了发展,现代哲学毫无建树,工业创造力远远落后于别国,使中国在近代的世界成了一个大而弱的国——人弱了。
所以,我们得到的具有教训性的答案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不喜欢听故事的儿童多了,肯定的,绝不是好事。值得重视的仅仅是,哪些故事才是大人应该多多讲给孩子们听的好故事。只要是应该讲给孩子们听的好故事,何必分外国的还是中国的?那些在此点上首先强调外国中国之分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十之八九是伪人。他们明里鼓噪只有中国文化才适合中国人,暗地里却千方百计地要将儿女送出国去。
不说他们了吧。
接着说人和书的关系——喜欢听故事的学龄前儿童识字以后,会本能地找书来看,于是人类的社会就产生了“小人书”。“小人书”是特中国的说法,外国的说法是童话书,意为用儿童话讲给儿童听的故事书。“小人书”也罢,“童话书”也罢,都是大人们的文化给予现象。大人们的给予,也是社会的给予,这是人类社会的特高级的现象。从本质上看,却并非唯人类才有的代际现象,在具有族群依属本能和社会性的动物之间,类似的代际责任表现得不亚于人类——如在象群、猩猩、狒狒、猴和非洲鬣狗的家族以及雁、天鹅、企鹅们的“社会”中,代际间的族群规矩和生存经验的“教育”之道,亦每令人类感动和叹服。只不过在人类看来,它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具有文化性。
但,具有文化性或不具有文化性,是人类的看法。在动物们那里,其实未必不是族群文化。
民国前的中国,有蒙学书,没有以插图为主的“小人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龙文鞭影》《幼学琼林》一类蒙学书,以文为主,故事基本是典故,侧重知识灌输和品德教化,忽视满足孩子们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及《山海经》中的某些内容,便是那时孩子们所能听到的故事了。《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狐狸列那》之类童话,在民国前的中国是不曾产生的。
“小人书”并不就是连环画的民间说法。在中国,“小人书”曾专指给小孩子看的书。民国前的中国虽已早有绘本小说,却还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连环画。其1930年前后才在上海逐渐出现。所以,上海,对此后的中国孩子们是有特殊贡献的。连环画产生后,“小人书”和连环画,开始混为一谈了。

从内容比例上讲,连环画的成人故事比儿童故事多得多。也可以说,连环画并不是专为儿童出版的书籍,但事实上获得了青少年的欢迎。胡适、陈独秀、钱玄同们,当年都很重视连环画对青少年们的文化影响,曾同心同德地为当地的青少年们选编适合于出版为连环画的中国故事。
一个孩子成了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其阅读兴趣会大大提升。于是,连环画成为他们与书籍产生亲密关系的媒介。他们会主动寻找连环画看。他们已不再仅仅是喜欢听故事的“小人儿”,也是喜欢“看故事”的未来的“读书种子”了。
少男少女喜欢看连环画的兴趣,往往会持续到十八岁以后。一过十八岁,便是青年了。青年们的阅读兴趣,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向成人书籍。首先吸引他们的,大抵是文学书籍——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因人而异地受到他们的关注。
除了有志于成为童话作家,若一个青年仍迷恋于阅读童话,难免会被视为异常。但,一个青年很可能在喜欢阅读文学书籍的同时,仍对连环画保持不减的喜欢程度。见到文字的文学性较高,绘画又很精美的连环画,每爱不释手。他们是文学书籍的忠实读者的同时,往往也会成为连环画的收藏者。这乃因为,他们对某部文学作品发生兴趣,起初是由于看了与那部文学作品同名的连环画,不但记住了作品之名,还牢牢记住了作家之名——比如我自己,是先看了《拜伦传》《雪莱传》这样的连环画后,才找来他们的诗集看的。也是看了连环画《卡尔·马克思》后,才对海涅的诗产生兴趣的。身为青年而爱好收藏连环画,从文化心理上分析,不无对连环画的感恩情愫。
《雪莱传》连环画
青年是人生较长的年龄阶段。往长了说,十八岁以后到四十岁以前,都可谓青年。在这二十多年里,不少人会因为当年对文学书籍的情有独钟,而成为作家、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或理论家。如果他们喜欢校园生活,也很可能会成为大学里的中文教授。
若他们在人生最宝贵的二十多年里,阅读兴趣发生了变化,由文学而转向了哲学、史学、政治学或其他人文社会学方面,往往会成为那些方面的学者。即使后来成了政治人士或走上了科研道路、艺术道路,二十多年里对读书这件事的热爱,肯定会使他们的事业和人生受益无穷。即使他或她终生平凡,那也会在做儿女,做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和朋友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起码,一个少年时期看过不少连环画,青年时期读过不少文学作品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能讲一些对儿童和少年的心智有益的故事给自己的儿女、孙儿女或外孙儿女听,而那不但会给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也是自己多么美好的天伦之乐呢!即使一个人四十岁以后,由于各种人生境况的压力,不再有机会读所谓“闲书”了,而他或她终于退休了,晚年生活相对稳定了,读书往往仍会成为重新“找回”的爱好之一。养生、健身、唱歌、听音乐、跳广场舞,旅游、练书法、学绘画,自然都是能使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的事,再加上喜欢读书这件事,晚年生活将会动静结合,更加充实。——梁晓声《那些岁月......》节选

相关图书



《那些岁月......》

梁晓声/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出版


梁晓声这一代人命运坎坷,少年时代中断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到广阔天地中锻炼的知识青年,亲身经历了上山下乡、知青返城以及以后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感受到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作为一个思想敏锐、认识深刻、思想独到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就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发表了很多或者振聋发聩或者感慨万千或者指点迷津的一家之言,颇有影响。这部集子里的散文立足当下,抚今追昔,从百姓身边的衣食住行,包括恋爱、婚姻、住房、读书、评奖等各个方面娓娓道来,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常常令人会心一笑,又启人思绪,让读者思考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轨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徐玮一| 往期精选 |
徐则臣的艺术清单
一个中国诗人眼中的世界
《我心飞扬》| 向世界讲好中国人的体育故事
《叶广芩文集》丨那些明明灭灭的故事,曾隐于历史的深处.......
《傻子乌尼戈消失了》|99年出生的渡澜和她的第一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