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输了就没热搜?我不服

毒Sir Sir电影 2021-09-16

不容易啊!


虽然前期各种幺蛾子,但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如约举行。


今年奥运会,要多冷清有多冷清。


往届的座无虚席,今届的空空如也。


尽管有机器人活跃气氛,线上观众屏幕连线,现场播放往届奥运赛场上的欢呼声......


但,还是少了线上线下全球狂欢的那份热闹。


△ 中新视频


现代奥运会有一百多年历史。


所以东京奥运这种冷清,算百年一遇?


不是。


很多年前,我们中国也经历过。


比这届更冷清。


比这届更孤独。


甚至还有屈辱、不公、污名……


在这所有的冷清与孤独中,站着一个人。


他曾经是英雄,如今被淡忘了,但不该被淡忘。


直到一部电影,让这个尘封的名字重新被擦亮——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The One Man Olympics



刘长春。


曾经的奥运第一人。


参加过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虽说奥运第一人,但将他搬上银幕为人熟知的契机,已经是很多年以后了。


2008年,适逢北京奥运会。


这种历史契机自然为国人所共感,在电影圈,也同样激发了人们的创作冲动。


其中一位,便是导演侯咏。


他想起了被淡忘的刘长春——他也许是最能代表中国人奥运精神的符号之一。


于是侯咏特地去洛杉矶,搜索刘长春当年的奥运影像资料,多次向他的家人、亲友打听生平。


更巧的是。


他居然找到了无论体魄和精神,都和刘长春很吻合的演员——


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李兆林。


△ 左为刘长春,右为扮演者李兆林


电影上映之时,中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汶川地震。


所以这部作品的问世,将一种来自奥运的鼓舞,带入了更深的社会层面。


片尾曲,当年很多人都听过。


成龙、孙燕姿、王力宏和韩红齐来献唱。



“站起来”三个字。

是一种骨子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要强。

字里行间,饱含着一种不服输。

你说不服输我也会,不,你未必真会。

因为那个年代,很多事不由得你“不服输”。


01
四面楚歌的中国

1932年的世界是啥样的?

按一位美国作家的说法,那年的夏天“山穷水尽”。

全球,都在经历一场经济大萧条。

历史书会告诉你,那是个“商品滞销宁可毁掉”的年代,电影则告诉你,那是个民不聊生、犯罪猖獗的时代。

△ 《金刚》开场就是经济大萧条的破败场景

西方各国均处于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中,恐惧余波未尽。

而中国?可以说雪上加霜吧。

国破家亡,民生凋敝,衰败的景象充斥在各个角落。

当时的民国政府,内忧外患,要应对列强应对战争,正举全国之力、物力、财力、人力输往脆弱的前线。

这个夏天,美国洛杉矶要举办奥运会了。

其他国家虽不景气,但哪怕削减预算,削减参赛选手,也还有人去。

中国人则想都不敢想。

比起国家的安定、民族的自强、人们的生计……

奥运,像一件小事、闲事、无用之事。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日本人想搞事情了。

“支那人”你们不参加是吗,那我们“满洲国”参加!

在东北老百姓里精选两个能跑的,送去美国参赛,拿不拿金牌都行。

别说,这骚操作确实狡猾——只要能在国际参加奥运会,就等于向世界宣布了伪满洲国的合法性。

被日本人选中的两人中,有一位正是刘长春。

他跑步速度之快,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你问他在哪接受的训练?

没教练,没场馆。

山里、路上、中国广阔而贫瘠的土地上,足够他跑来跑去。

打小他出身贫寒,光是每天上学的路就得跑个十几里,读小学时,他就可以50多秒跑完400米!

这已经不仅是小学组冠军了……连中学组的成绩都被他打破了。

别人的成绩是钱砸出来的。

但他的快,是实实在在穷出来的。

1931年东北大学运动会上,刘长春将同场竞技的日本选手直接甩在身后,这结果,让自尊心相当敏感的日本人倍感羞辱。


脑筋一转,日本人动了一个“收编”的损主意。

1932年5月,伪满洲国控制的《泰东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
满洲国已经决定派刘长春参加世界运动会,并已通过国际奥委会认可,并按要求准备递交满洲国国旗与国歌,以备届时应用。

这一场假装亲善的戏演得很到位,报纸上还刊登了刘长春与日本人握手的照片。

这当然不是刘长春本意,只能说日本人抓拍技术高。

一个猝不及防,刘长春就被人套路了。


这下惨了。

日方口中的“满洲国”英雄,迅速变成了同胞口中的“汉奸、走狗、卖国贼”。


刘长春的直接反应,就是赶快辟谣。

他找到了《体育周报》发表声明:
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觉得不够,又通过《大公报》表态:
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绝不代表伪满州国出席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日本人想,哟,小伙子硬气啊。

这么硬气,看来是不想在满洲国好好过了啊。

东北,已不是刘长春能待的地方。

事到如今,他只能往北平跑,他觉得有一个大人物,一定能救他,说不定还能帮助他,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


02
单刀赴会

谈及张学良,你能联想起什么?

张大帅儿子,曾经的东三省太子爷,赵四小姐,还是西安事变?

其实,他还是个体育迷

△ 左为张学良,右为扮演者胡军

1929年,张学良兼任了东北大学校长,之后就时常举办体育比赛。

在一场“中德日三国田径对抗赛”中,有一个中国学生让张校长刮目相看——他跑赢了日本选手,又以微弱劣势输给了德国选手(据说这两位并非泛泛,都是本国跑步名将)。

这个人,正是刘长春。

这次小型的为国争光,让张学良兴奋不已,他专门为刘长春聘请专业德国教练,不仅开始了正规训练,每月还给刘长春发30元大洋特别补助。

好景不长,张学良逐渐失去对东北的控制,东北成了“满洲国”,自然,东北大学也不再是大学,被改成了日本人的兵营。


家乡沦陷,国将不国。

此时,有人选择逃亡求存,有人选择参军上前线,而刘长春也有自己的战场:

奥运。

他要以他最大的长处和能力,为国出力。

可惜初到北平,仍然没人看好奥运。民国政府表面重视,一个拖字诀玩得溜。


可长途跋涉、铁了心要给国人争一口气的刘长春,没这么轻易打发。

是的,刘长春期待的大人物就是张学良。

别人帮不了自己,但他想,曾经器重自己的张校长,一定会支持自己。

又是一番寻找、等待。

终于,刘长春见到了张校长,也如愿拿到了一笔巨款(8000元大洋,折合约1500美元)。

他,终于要代表中国出征了。


不像现在,我们出征奥运会的方阵越来越雄壮。

当年,可只有刘长春一个人。

他赢,未必中国就赢;

可他输,可能就是中国人集体的输。

“东亚病夫”几个屈辱的字被喊了多年,刘长春能为同胞洗去污名吗?

在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出发前,整个上海都为之轰动。黄浦江畔新关码头,前来壮行的父老们,高声喊着励志的口号,挤得水泄不通。


上海一家报纸,还给刘长春赠了一幅关公像。

代表忠肝义胆,代表义薄云天,代表过关斩将……


不,啥都别说了。

刘老弟,你单刀赴会,全指望你了。



03
孤胆英雄

在海上漂了21天,终于......

刘长春赶在奥运开幕式前一天,到达了洛杉矶。

一下船,他以为会看见陌生的国土。

没料想,又被热情的中国人紧紧包围。


这些美国本地侨胞,简直是久旱逢甘雨,可能也是太久没人替他们争口气了。

刘长春一时激动,嘴巴大了点……

 “放心,我绝不辜负诸位期望!”

不怪刘长春吹牛,他这一次参赛实在牵连太多,日本人、中国人、国际印象…… 现在连国民政府都开始心热,期待他夺金了——

就算拿到个银牌铜牌,不也能拿去国际社会换筹码么。


所以,这是一次不能输的比赛。

可暗流涌动的“比赛”,在正式比赛之前已经开始——

入场仪式上,中国代表队的稀稀拉拉,让看台的观众为之咂舌。

这么少人也行?

但看起来个个气宇轩昂?

他们不知道,就连这么少的队伍,也是“造假”的——

前方,刘长春高举国旗,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官方代表沈嗣良,走在最后面的四位,一个是教练,另外三个根本不是运动员……是由旅美华人和留学生临时拼凑壮声势的。

这个有4万万人口的国家,是本次奥运会上最小的团队。

这个团队参加的项目也只有一个,短跑。

△ 历史照片,举国旗者为刘长春

第二天,100米短跑比赛开始。

枪声一响,刘长春逐日追风。


一开始他一路领先,但后期体力不支……他缺少持久爆发力,舟车劳顿与经验不足,让他没发挥出十足水平。


冲刺阶段,刘长春被后面的对手一一甩开。


就像那时被西方列强远远甩开的中国。


比赛兹事体大,看看它输的结果吧……

媒体开始大肆做文章,赛局被报纸无限放大,居然成了中日开战、中国必败的预兆。


其实,后面还有比赛啊。

100米输了,还有200米和400米,刘长春也会参加啊。

可孱弱的民国政府已经等不及想撤退,他们拍电报过来建议……要不,咱弃个权?

对要强的刘长春而言,不战而败,是他最不能接受的。

因为这一份要强不仅属于他自己——中国也许一时落后,但中国不会放弃前行。

停下来才是输,输给自己才是输。

你看,这部电影没有鼓吹“胜者为王”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是在此之上,扣回了奥林匹克“突破自身边界”的价值观。

甚至你会隐隐觉得,这都不止是体育精神,也是国家精神。


1932年,中国睡狮尚未完全苏醒,但一份骨子里的要强,却已经绵延五千年,从未间断。

你问最后的比赛,刘长春赢了吗?

赢,不是“要强”的直接结果,它还要加上努力、储备实力和不断试错。

他依然没赢。

电影的结尾,定格于他奔跑的画面。

因为比起输赢,这个“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的追逐姿态更重要。


所以。

放弃和要强有什么不同?

放弃是一个句号,但要强才是“未完待续”。

只要足够要强,命运总会配合地回到当年的位置。

1984年,同样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

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


同样巧合的是:

在刘长春去世的1983年,也是另一位奥运金牌得主刘翔出生之年。

他的特长,也是跑步。

再过几年,他会给全世界刷新人类速度的新纪录。


所以你看。

要强是未完待续,而且有时它不是一个人的未完待续,而是血脉、民族的精神延续。

这一精神,总会支撑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次受挫后的重振旗鼓。

过去需要,此刻依旧需要。

而前段时间一部短片《住在心里的英雄》,仍然在试着续写这种要强。


它将运动项目和中国古代神话英雄结合。

你戳开看看,是不是很像国产的玄幻超英短片?

△ 视频来源:蒙牛

其实它记录的,都是与你我相似的普通人。

别看他们是跳水、举重、跑步、射箭、击剑、撑杆跳的好手。

但私下里,他们也会有各自的怀疑。

恐惧时常泛起,受过的创伤难以痊愈,力有不逮的成绩,还有被迫孤注一掷的最后反击......

你会看到他们有着常人的恐惧犹豫。

也会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不敢直视比赛结局。


但这,都是必经的过程。

心怀畏惧的勇士,才能看得清现实,才更有勇气要强。

《住在心里的英雄》很想告诉你,英雄就住在你心里,住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我们要做的只是唤醒。

你看举重运动员。

请相信,ta的心里住着千斤压不倒、顶天立地的盘古。


跑步选手。

心里也说不定住着眼里有光、跨山跃海的夸父。


跳水选手。

劈波斩浪、上天入海的哪吒,正等着被你唤醒。


击剑选手。

“谁说女子不如男”,你心里藏着敢于亮剑打破成见的花木兰。


射箭选手。

心里难道没住着气定神闲、箭无虚发的后羿?


跳高选手。

心里一定有一位,想要大声告诉全世界“命运的高度没有局限”的齐天大圣。


每个中国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英雄。

新的时代,总会有新的难关,我们不断要突破它们,证明自己,有时也不可避免感到焦虑和挫败,感觉看不到出路,感觉怎样都难赢……

但想想刘长春,你知道放弃不是结果。

想想心中的英雄,它总会给要强的你,指明胜利的方向。

再说一次,放弃和要强有什么不同?

放弃是一个句号。

但要强才是“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这是捐款,还是求放过

退出娱乐圈,他怕了吗

年度最烂国剧恶心了谁

15天了,他不下架我不死心

也许,吴亦凡垮掉才是开始

我真怀念08的张艺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