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6.4《三角形的中位线》知识点精讲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1.1 《等腰三角形》 知识精讲

1.2 《 直角三角形》 知识精讲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4《角平分线》 知识点精讲
 2.1《不等关系》 知识点精讲

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3《不等式的解集》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

2.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1 图形的平移

3.2《图形的旋转》

3.3《中心对称》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4.1《因式分解》

4.2 提公因式法

4.3《公式法》

5.1《认识分式》

5.2 分式的乘除法

5.3分式的加减法

5.4《分式方程》

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三角形的中位线知识点

、定理



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不与中位线接触),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逆定理


逆定理一:在三角形内,与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一半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逆定理二:在三角形内,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注意:在三角形内部,经过一边中点,且等于第三边一半的线段不一定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微课精讲)

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

中线、角平分线、高线

概念

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median)。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如图,AD是边BC上的中线,BE是边AC上的中线,CF是边AB上的中线

三条中线交于点O,点O称为△ABC的重心

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AD平分∠BAC,BE平分∠ABC,CF平分∠ACB,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点O称为△ABC的内心


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定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AD⊥BC,BE⊥AC,CF⊥AB

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点O

点O称为△ABC的垂心

以上是我们在初一时所学的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今天,我们将学习三角形中第四条重要的线段——中位线




(知识点精讲)

中位线

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如图,E、F分别是三角形AB、AC边上的中点,所以,EF是三角形BC边所对的中位线,则EF∥BC且EF=1/2BC

三角形的中位线衍生出很多重要的图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点四边形




(微课堂精讲)


中点四边形

任意画一个四边形,以四边形的中点为顶点组成一个新四边形,这个新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

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连接AC

因为E、F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EF平行且等于AC的一半

同理,GH平行且等于AC的一半

因此,EF∥HG,EF=HG

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矩形?正方形?


三角形中位线的解题策略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既有线段的位置关系,又有线段的数量关系,它是一个在三角形中遇到中点,必须联想到的重要定理之一。

²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²  注意事项:

①前提:三角形。

②具体条件:两条边的中点,且连接这两点,成一条线段。

③定理的结论:

位置上:与第三边是平行的,利用此定理可证明线段平行,从而可证明两角相等;

数量上: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利用此定理可证明两条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

应用举例

1、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边中点,就直接连接构成三角形的中位线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G分别是AD、BC、BD的中点,H是EF的中点,试说明线段GH与线段EF的位置关系;

【分析】在△ABC中,E、G分别是AD、BD的中点,可连接EG,则有AB=2EG;在△BCD中,G、F分别是BD、BC的中点,可连接GF,则有CD=2FG,而AB=CD,所以FG=EG,即△EFG是等腰三角形,又H是底边EF的中点,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可知GH⊥EF.

2、如果已知三角形一边中点,则可以取另一边的中点连接起来构成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2、如图1所示,在三角形ABC中,∠B=2∠C,AD是三角形的高,点M是边BC的中点,求证:AB=2DM。

【分析】看到结论的表达形式,我们就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我们就可以构造AB上的中位线,再证明这条中位线与DM是相等的。

方法一:取AC的中点E,连接DE,ME。所以∠B=∠EMC=2∠C=2∠EDC,所以,DM=ME=AB/2

方法二:取AB的中点E,连接DE,ME,所以∠B=∠EDB=2∠C=2∠EMD所以,DM=DE=AB/2

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找中点,应用中位线定理

3如图,自△ABC的顶点A,向∠B和∠C的平分线作垂线,重足分别为D、E。

求证:DE∥BC

【分析】欲证ED//BC我们可想到有关平行的判定,但要找到有关角的关系很难,这时只要通过延长AD、AE,交BC与CB的延长线于G与H,通过证明△ABD与△GBD全等易证D是AG中点,同理E为AH的中点,故,ED是△AEG的中位线,当然有DE∥BC。

【小结】由此题我们可以知道证明直线或线段平行除了平行判定等,还可以用中位线定理来证明直线或线段平行。

4如图3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D是三角形ABC中∠BAC的角平分线,BD⊥AD,点D是垂足,点E是边BC的中点,如果AB=6,AC=14,则DE的长为          。


【分析】因为,点E是BC的中点,如果点D也是某一边的中点,我们就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来求得DE的长度。循着这条思路,我们不妨延长BD,交AC于点F,只要证明点D是BF的中点就可以了。


小试牛刀

一、直接使用中位线

1.如图,点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EFGHEFGH

3.已知△ABC和△DBE中,ABCBDBEB,∠ABC=∠EBD=α.

1)如图1,点ABD在一条直线上,α=60°AECDF

求证:①AECD;②∠AFC60°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MNO分别为CEADAC的中点.

①求证:OMON;②求∠MON的度数.

3)如图3,点ABD不在一条直线上,MNO分别为CEADAC的中点,直接写出∠MON的度数.



二、倍长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

版块二:已知一中点,常倍长线段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

1.如图,ABBCDCDE,∠ABC=∠CDE=90°,DBC在一条直线上,FAE的中点.

(1)求证:BFCE

(2)若AB=2,DE=5,求BF的长.

3.已知点M为△ABC的边BC的中点,AB=12,AC=18,BDADD,连DM

1)如图1,若AD为∠BAC的平分线,求MD的长;

2)如图2,若AD为∠BAC的外角平分线,求MD的长.


三、取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

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10,CD=8,∠ABD=30°,BDC=120°,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EF的长.




典型题的多种证明方法

知识点回顾:


三角形中位线定义: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段,叫做三角形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题:
如图,在△ABC中,AB=AC,延长AB到D,使BD=AB,
E为AB的中点,求证CD=2CE。
【分析】题中有两个中点,B为AD中点,E为AB中点,且求证中有2倍关系,很容易想到用中位线定理解决。


1、利用全等三角形

(1)利用B点构造中位线。
如图1,取CD中点F,连接BF。
可得BF是△ADC的中位线,BF//AC,BF=1/2AC;
∵E为AB中点,AB=AC,可得BE=BF;
∵∠3=∠2,∠1=∠2,
∴∠3=∠1
∴△BEC≌△BFC(SAS)
∴CF=CE

∵CD=2CF,∴CD=2CE




(2)利用E点(倍长中线法)

如图2,延长CE至点F,使EF=CE,连接BF;
根据倍长中线原理,可知△BEF≌△AEC(SAS);
在证明△BFC≌BDC(SAS)[过程略],可得到DC=CF,
进而得到CD=2CE;

[具体证明过程简略]




2.利用轴对称性质

(1)利用B点构造中位线。
如图3,取AC的中点F,连接BF
可得BF为△ACD的中位线,有BF=1/2CD;
由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可得:CE=BF;
∴CD=2CE




(2)利用CE构造中位线。

如图4,延长AC到F,使得CF=AC,连接BF;
可得CE为△ABF的中位线,BF=2CE;
也可得到:AF=AD,△ADF为等腰三角形,
由轴对称可得BF=CD;
∴CD=2CE




3.利用三角形相似

∵E是AB中点,可设:AE=BE=x,
∵AB=AC,BD=AB,则有AC=2x,AD=4x,
∴AE/AC=AC/AD=1/2
又∵∠A=∠A,
∴△AEC∽△ACD,
∴CE/CD=1/2

∴CD=2CE




4.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以B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C=a,△ABC顶点的高长度为B,则可得到C(a,0)、A(,b),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到E(),
D与A关于原点对称,可得到D(-,-b),
再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CD=2CE


【总结】
同一道题,思路不同,所运用的知识点不同,最终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总结,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平时解题中多问一些“为什么”,多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方法,久而久之,对数学思维和解题思路会有很大的帮助。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